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8-26 22:20
标题: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突出的优势,已逐步成为现代教育教学课堂上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因此,如何能扬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有效教学,便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为背景,就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探讨,研究其有效教学的策略,以期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的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数学一门以问题为核心的学科,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数学的学习往往需要学生的抽象思维、具象思维、逻辑思维的一起调用,现代信息技术生动形象、丰富准确、信息量大,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本质,使学生在探究、发现、获取、验证的探究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维认知,从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因此,信息技术已悄然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而高效的教学手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的要求【1】。在这种形势,如何能在数学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便成为一项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便是笔者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计算机以及与其相关的通讯技术手段,具体包括印刷材料、媒体、录音带、录像带等多种信息化资源,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等特点。【2】信息技术快捷、准确、信息涵盖量大,它能实现对资源的及时获取、分析、共享和传播。因此,将其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将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如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寻求最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当前教育大环境的形势所需。而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的整合,为教育带来了一场新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教学作用。
(一)有利于改善学习氛围
数学是一门以问题为核心的学科,抽象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感到枯燥,而信息技术弥补了这个缺憾。信息技术的最大特点是画面感和动态感很强,它能将教学内容生动地投射出来,这样有利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勾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善枯燥、烦闷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实现有效教学。
(二)有利于优化教学教材
小学数学教育是否能够取得突破性的成效关键在于小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能否成功解决。【3】在我们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对这些重难点进行必要的点播和讲解,但抽象的理论往往使学生很难一下子明白,从而出现教学停滞不前或不了了之的现象。而信息技术可以把原本比较生硬的教学内容更直观化、形象化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改变了数学教材的原始状态,使得重难点一目了然,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有利于改进教学手段
教学要实现有效性,就得及时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反馈和教学评价,以便于及时找出不足和问题,从而调整教学步伐,改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有助于小学生及第三方及时准确地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作出评价和反馈,从而帮助教学发现不足,改进教学手段,实现更好地教学。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它为当代的小学数学课堂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最优教学呢?下面,笔者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趣味性——“最近发展”,激活学生求知欲望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8-26 22:20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从事所有事物的源动力,它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课标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开展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因此,教师应着眼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根据小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其感兴趣的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求知欲。
以《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为例,我在教学这节内容时,为了调动起学生对于圆的学习的兴趣,我将教学内容制作成了CAI课件。首先为学生们播放了CAI课件,显示的画面是一只小猴子坐在一架牛车上,随后把轮子换成了三角形和正方形,小猴虽满头大汗的鞭打着牛,但牛车却依然不动,看到这个滑稽的场面,学生们都捧腹大笑起来。紧接着又把轮子换成了椭圆形,这时小猴子依然吃力地挥动着鞭子鞭打牛,车子能缓慢移动了,但牛车每前进一步,小猴子就会在车上颠簸一下,看到这里,学生们都笑得前仰后合。我趁势提问:“我们所见过的轮子都是圆的,但是为什么换成其他形状车子就无法正常行驶了呢?”孩子们的兴趣一下被调动了起来,我顺势导入新课的学习。
结合学生的认知,采用有趣的情境导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启发性——突破难点,增进学生知识理解
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数学对于抽象思维的要求很多,因此,对于困难问题的分析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如果没有有效的教学手段,学生就会无法理解数学,很容易造成学习障碍。据此,教师需要利用到信息技术的形象性,将需要教学的重难点知识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实现教学内容的动静结合,化抽象为具体,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以《分数的加法》一课的教学为例,这节课有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教学难点就是异分母分数加法。很多学生对分数单位不相同的分数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难以理解,由此造成了学习障碍。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在教学时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的展示。首先出示两个大小相同的圆,并在图中把分别表示出 和 ,然后把它们合并起来。我问道:“谁能告诉老师 + 是多少?”学生们通过观察图示,否定了 ,但对于正确答案却很疑惑。为此,我因势利导,分别把两个圆中的 和 移开,然后把两个圆平均分成6份,并分别用阴影表示其中的 和 ,此时再将两个圆合并,让学生观察阴影部分,思考 + 是多少?通过这种直观的演示,学生们很快得出了 。
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演示,使得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很轻易地便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拓展性——启迪思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当今世界不仅需要技术型人才,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数学以问题为核心,以思维训练为目标,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我们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使教学实践得以创新,充分体现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双边活动,引领学生观察、联想、发现。【5】通过科学的启发,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时候,我进行了开放性的教学设计。我让学生们自主操作学具,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结果学生们各有各的想法,都有各自对于知识的个性化理解。于是,我搜集了学生们不同的想法,并用多媒体向全班进行展示,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推导平行四边形公式可以采用的不同方法,从而获得新的启示,以此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四)实践性——主体参与,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小学数学的学习,归根到底是让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6】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紧密,因此,除了数学知识的掌握以外,教师还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条件,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索,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时,我首先提问:“同学们,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买过菜吗?”学生们各说各的,一下来了兴致。我随即播放了一段市民赶集买菜的视频,并向学生讲解了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在基本的知识教学完成之后,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模拟了一个“虚拟市场”,指导学生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有的扮演商贩,有的扮演买东西的人,有的扮演市民,进行交易游戏。在这个虚拟游戏中,使用的货币都是100以内的。结果孩子们都热火朝天地参与到游戏中。
灵活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模拟现实场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体验中,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避免了学生成为“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同时也很好地提高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克服课堂教学难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是现代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教学作用,巧用信息技术,将其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信息技术充分彰显数学学科的魅力,从而为数学课堂插上科技的翅膀,点燃学生思维的“引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