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对话教学中,达到了课堂教学的形象化、趣味化,有效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突出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三.利用多媒体移植情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无可避免地会受到母语的干扰,出现开口难应用能力差的问题。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营造用英语交流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在具体的会话教学中,不妨先播放示范的音像资料,或以特定的音乐为背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为进一步的模仿和应用做好铺垫。
教3B《A day on the farm》的对话时,播放 《Old MacDonald has a farm 》这首歌的MV,视频上的cow ,duck sheep, pig, horse等动物,以及动物的叫Quack,Moo,Oink,Neigh,为在农场的一天做好了铺垫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的情境,往往受时空限制无法全部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运用录音、录像、投影幻灯等电教化手段来移植情境,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例如,在课堂上难以再现台风的情景,可让学生听课件中的录音,体会台风来临的情景,再学习有关天气的对话内容, 学生会很感兴趣。又如,学习“Is it a / an ...? Yes, it is. / No, it isn’t.”如果让学生拿着某种东西对话就显得呆板了, 而且机械操练让学生毫无兴趣可言。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多媒体课件, 如一个精美的礼物盒,当打开盒子时,会露出物品的一部分,问学生:What’s this? Is it a / an ...? 如果猜对了,界面就会出现一个美丽的物品, 否则会继续呈现物品的局部并让学生继续猜。这样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活用对话交流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句式,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过的内容。
四.借助多媒体多维操练,巩固知识培养语感
一种语言要想学习好,听说是基础,也是关键。要提高听说能力,首要的就是听到这种语言的纯正发音。在语音训练阶段,我要求学生首先听清楚,听准确,正确感知标准的发音,特别是对话是由好多单词组合而成,要想把句子读,说起来好听,必须要想好办法。为此,我在课堂上多借助于录音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创设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感受这种语言。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模仿。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留下准确清晰的印象,同时也纠正了学生发音上的偏差,为其流利地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通过“模仿秀”的游戏,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和影像,要求学生对感知到的信息,模仿说出相应的语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的兴奋点,诱发“说”的欲望。
如在学习牛津英语6B M3U3 Healthy eating 的Listen and say部分时,先播放一段人体所需食物金字塔,画面上有 rice, noodles, bread, fruit, vegetables, milk,eggs,chicken, fat, sugar等,接着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就画面内容自编对话,自由问答,然后请几组学生展示对话,之后教师给予补充。最后播放对话内容让学生跟读、模仿,纠正发音。
这种用多媒体创设的真实情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英语,学习英语。学生观看后,兴奋盎然,跃跃欲试,争着模仿对话,很快就学会了这则对话。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消掉课件中对话的声音,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给课件配音。学生们分组给课件配音,进行得投入,表演得很得体,进而利用听到、学到的知识去探索、表演。有的还运用旧知识拓展了对话内容,有的将生活中的英语也带进了对话中,既巩固了知识,又挺高了学生的视听说能力,可谓“一举三得”。对话内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这种生活化的英语让学生沉醉其中,回味无穷。可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可使学生在听说、读看,四方面得到高效的综合训练,最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展对话内容,让学生学会合作,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在遵循 “ 源于教材,尊重教材” 理念的同时,还应关注如何拓展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丰富语言材料,站在更高点运用教材上的知识,将学习到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将课堂中的对话内容延伸至实际生活。
(一)在情景对话的操练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2至4人组成的小组,大家共同来完成一个主题。例如,我在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 7 It’s late中,课前我将我的的六幅照片利用PowerPoint系统软件全部制成动画图像,有目的地出现字样:
Am 6:00 get up;
Am 7:30 go to school;
Am 8:00 have a lesson;
Pm 4:30 clean the classroom;
Pm 5:00 go home;
Pm 9:00 go to b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