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 元 测 评
一、1.澎湃 亘 哺 碍 qiè ào xiāo chì
2.答案:C 解析:A项中“果”应为“裹”,“儒”应为“孺”;B项中“徙”应为“徒”;D项中“爱”应为“蔼”,“己”应为“已”,“瑕”应为“暇”。
3.答案 解析:针对在李公朴、闻一多追悼会上的发言环境,确定第一空与“悲愤”有关,最后两空要与“心未死”“和平可期”形成对偶。
4.D
5.答案:B 解析:“家喻户晓”通常是褒义词,用来表现正面人物或正面形象,此处用“家喻户晓”不合语境。
6.答案 解析:司马光是北宋人。
7.周瑜 鲁肃 吕蒙 陆逊
8.答案1)你如今当权管事,不能不学习!(2)只是应当博览群书,知道过去的历史罢了。 解析:注意把“当涂”“掌事”“涉猎”“往事”翻译准确。
二、(一)9.答案:写了《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解析:概括选段部分交代的闻一多先生做的三件事,即写了三部书。
10.答案:第(1)句是文言说法,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第(2)句是比喻的说法,指闻一多先生在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重点词语内涵的能力。第(1)句需要结合人物、背景进行分析。第(2)句从修辞角度,结合人物、背景展开分析。
11.答案:外貌描写:炯炯目光、目不窥园。细节描写: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作用:使闻一多先生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具体再现,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具体可感。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人物描写知识,需要通过梳理选文,从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等角度提炼句子,联系上下文语境分析描写的作用。
12.答案:在文中起过渡作用,从“仅”字可以看出来。 解析:本题需要把段落放到全文的范围内去分析。在全文中,选段的最后一段起了总结上文的作用,它与另外一句关于“革命家”方面的总结,构成呼应之势,有力地开启了下文。“仅”字是其标志。
(二)13.(1)清除(消灭) (2)足够 (3)箱子
14.答案:C 解析:A项中,“或”译为“有时”;B项中,“或”译为“有时”;C项中,“或”译为“有的人”;D项中,“或”译为“或许,也许”。“或问刘子曰”一句中的“或”是“有的人”的意思。所以应选C项。
15.答案1)只是偷盗是有根源(原因)的,如果能够阻断他们产生偷盗的根源,还担心会有盗贼吗?” (2)就会攻打城镇、侵犯百姓成为盗贼(强盗)啊。
16.答案:①衣食不足。②政赋不均。③教化不修。 解析:从文中“盗之源”的三个方面概括即可。
三、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