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00字300字400字500字600字
三国演义我看了有2,3遍,但每回都有新的收获,笔记下
20、关云长挂印封金(第二十七回)
(白马之战中刘备得到关羽下落。不久,关羽也得知刘备在袁绍处,并收到刘备亲笔信)关羽得到刘备消息后,向曹操告辞。曹操回避不见,张辽也托病不见。关羽就写信送到相府,然后把历次所收受的金银都封存起来,把汉寿亭侯的大印悬挂在大堂上,带着旧部将,护送着二嫂,向着官道进发,去投奔刘备了。
21、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第二十八回)
羽得知刘备下落后,决然挂印封金,寻刘而去。曹操见无力挽留,索性为其送行。因没有曹操的关文,各守将均不放行。于是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千里走单骑,勇闯东岭、洛阳等五座关口,斩了孔秀、韩福、秦琪等六员守将,夺下渡船,过了黄河。
22、官渡之战(第三十~三十一回)
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向曹操献计劫袁绍的屯粮重地乌巢。曹操连夜奔袭袁绍的屯粮重地乌巢,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留主力进攻官渡。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官渡之战曹操胜出,并为统一中国北方奠定了基础。
23、刘皇叔马跃檀溪(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遂与弟蔡瑁密谋杀刘备,以刘表的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伊籍将蔡之害计密报刘备,并引其速逃,蔡瑁随后追至檀溪,刘备纵马下溪,马前蹄忽陷,刘备挥鞭急呼,马忽然纵身而起跃过檀溪,刘备脱险。
24、三顾茅庐(第三十七回)
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小僮说诸葛亮刚外出远游。第二次刘备只见到诸葛均,就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第三次恰好诸葛亮在午睡,刘备一直等到他睡醒更衣后才得以相见。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敞开肺腑,促膝长谈,最终答应出山共图大业。
25、火烧博望坡(第三十九回)
孔明建议刘备趁刘表病危,取荆州为安身之地以拒操,刘备不肯而屯兵新野,曹操命大将夏侯敦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孔明假借刘备剑印,调兵遣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坡的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敦果然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成,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26、火烧新野(第四十回)
曹操亲督大军南下平江南,玄德采用了孔明的计策,弃新野前往樊城,孔明以青红旗军来设疑兵打退曹军将领许褚。曹仁作为先锋进驻新野,城中空无一人,曹仁未知是孔明之计。半夜时城中火起,曹军急夺东门而逃,又连遭赵云截杀、关羽放白河之水淹溺和张飞伏兵引军拦路,曹军大败。
27、刘玄德携民渡江(第四十一回)
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备听取孔明之计,弃樊城取襄阳。于是,派人整顿船只,在城中声扬操兵已至,樊城不可久守,愿跟随渡江者可一同过江。新野、樊城之民都愿跟随玄德。刘备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浩浩荡荡而又悲恸欲绝地渡到南岸。如此撤退,显然有违 “兵贵神速”的军事原则,却使刘备赢得了民心。
28、赵子龙单骑救主(第四十一回)
新野一战,曹操被玄德打败,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刘备的人马走到当阳县被曹兵截住,混乱中走散了甘、糜夫人母子。赵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他们,他七进七出,力战众将,势不可当。正在山上观战的曹操见赵云勇猛无比,传令一定要活捉。他利用这个机会冲出包围,救出阿斗。
29、张飞大闹长坂桥(第四十二回)
曹军追赵云至长坂桥,见张飞立桥上,后有烟雾疑是伏兵而不敢近前。张飞(睁圆环眼),厉声大喝,(声如巨雷,)曹军股栗;曹操想起关羽曾说张飞勇武无敌,便下令不可轻敌。张飞睁目又喝,曹操颇有退心;张飞挺矛再喝,夏侯杰惊毙。操回马而走。
30、诸葛亮舌战群儒(第四十三回)
为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随鲁肃来到江东。在东吴的朝堂上,诸葛亮沉着冷静,通过分析天下形势,分析敌我军事实力,以雄辩的口才舌战群儒,有力批驳了东吴儒生的“降曹”论,东吴群儒皆失色无语。面对孙权的疑虑,诸葛亮频用激将法,终使其茅塞顿开,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统一战线。
31、群英会蒋干中计(第四十五回)
赤壁之战前,蒋干自告奋勇,充当曹操说客,企图劝说周瑜投降。而当时,周瑜正担心新降曹操的蔡瑁和张允帮助曹操训练好水军,于是就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接待蒋干。并佯醉与蒋干同床酣睡,诱导蒋干盗走事先伪造的张、蔡二人的“投降书”。急于立功的蒋干和生性多疑的曹操果然中计,蔡瑁和张允被杀,周瑜反间计大获成功。
32、草船借箭(第四十六回)
孙刘联合抗曹,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以联军用箭为名,要诸葛亮十天内赶造十万支箭,想以此除去诸葛亮。诸葛亮却立下军令状,三天完成任务。诸葛亮在鲁肃的配合下,利用大雾天气的掩护,以草船靠近曹军水寨,擂鼓呐喊,骗得曹军乱箭齐发,天明后清点草船上的箭,总数已超十万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