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园小班新生家长培训发言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4 09:5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尊敬的家长朋友:
   下面我将和大家一起交流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新生如何度好入园关;第二是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进行同步教育。

一、新生如何度好入园关
(一) 孩子入园前准备

    1.心理准备
(1)创设入园情境。
    父母要做个有心人,提前把幼儿园的有趣之处描述给孩子听,令孩子产生“向往”幼儿园的感觉。比如,上幼儿园可以认识新朋友,可以跟老师学本领,有许多的玩具,参加种种有趣的活动等等。全家人高兴地谈论上幼儿园的事,并模仿游戏、上课的情景。家长可以在家中布置一个类似活动室一角的环境,与孩子轮流扮老师和幼儿,这样能让孩子尽快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及生活,而不会产生强烈的抗拒。
(2)带孩子参观幼儿园。
    家长可以抽时间带孩子到幼儿园参观,使孩子逐渐有“幼儿园”的概念。去看看班级活动室、室内小床、洗手间等,带孩子到院子里看看花草、大型玩具等,使孩子对幼儿园有直观的美好感受。让孩子到大型玩具上玩耍,告诉孩子“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上幼儿园后天天都可以来玩”,“以后要做幼儿园的好孩子”等,这样孩子正式入园时,就会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感。
(3)积极的语言暗示
    有的家长在送孩子入园前,经常会在孩子耳边吹这样的风或无意中这样说,“你再不乖,过两天就送你去幼儿园”。“这两天让孩子多玩玩吧,过几天到幼儿园就不能玩了”,类似这样的语言对孩子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在孩子意识中会认为幼儿园就是惩罚自己的地方,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在入园前就产生抵触情绪。而积极的心理暗示是相当重要的,比如有的家长告诉孩子:“孩子这几天真乖,我们过两天到幼儿园去”,或者告诉孩子“幼儿园里也有许多跟你一样乖的好孩子,我们去找他们玩好不好啊?”这一类的话。
    2.语言准备
(1)有话就要说
    孩子的一个表情或动作能让家长明白他的需要,但可能难以被刚刚认识他的老师和小朋友们理解,因此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建立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愿望的习惯。让孩子学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使孩子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我饿了,我热了,我想喝水,我不舒服,我尿裤子了,我要小(大)便等,并大胆地告诉老师。在口渴时会向成人要水喝,或自己主动去喝水。身体不舒服时会说出或用手指出具体的地方(例如:头痛、肚子痛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利于老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比如,有的孩子闹肚子,想大便时,要及时告诉老师,万一大便弄在裤子里了,也要告诉老师,让老师帮助换裤子。
(2)有话好好说
    因为父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个模仿对象,所以父母的语言水平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口语发展,要相信孩子具有惊人的语言接受能力。为了收到较好的效果,首先家长教会孩子学说普通话,发音尽量准确,要尽量清楚、家长会运用标准普通话,从现在开始用普听话交流,避免入园后孩子“天南海北”腔;其次语言要规范,用词尽量恰当,表达尽量有条理,还要尽量生动形象,应避免对孩子用“娃娃腔”,如“吃饭饭、坐凳登、拍球球”等。再次父母对孩子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说话时,理智、语气温和,少来粗话劣语。
  (3)熟记个人资料
    家长教孩子知道自己的学名,教幼儿会说自己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等。
    3.交往准备
  (1)学会交往常识:教孩子学会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如:“早上好”、“再见”等。教孩子学会不独霸玩具,不抢别人玩具、自己整理玩具。在交往中引导孩子从“自我中心”的“壳”中解脱出来,了解自己与同伴的差距,学习同伴的长处,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体验交往的乐趣。
  (2)请进来:常请小伙伴们到家里来做客,让孩子当小主人,招待好客人们,同时要鼓励孩子与同伴分享食物和玩具。
(3)放出去:多带孩子串门,让孩子和左邻右舍年龄相近的孩子多相处,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将来上幼儿园时,习惯与同伴一起活动。同时多让孩子到家庭附近的社区或是公园玩耍,常带孩子到户外运动、游戏,这对孩子早期熟悉不同的环境和克服对陌生人的害怕大有好处
    4.学习兴趣准备
    孩子并不是天生就喜欢读书、画画、写字的,因此家长要注意有目的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平时父母和孩子相处谈话时,可以以生动的方式,经常给孩子讲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也可通过让孩子安静的画画、阅读、看电视等训练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要随意终止孩子的活动,否则影响注意力,不一定非要坚持很长时间,可以从五分钟开始,一点一点延长,依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小班幼儿课堂不超过15分钟。另外注重随即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孩子对大自然有着天生的亲切感,家长可利用带孩子到公园、过马路、到郊区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或带孩子去旅游,这样能增强孩子的求知欲,且可以开阔视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5.生活准备
(1)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①教孩子学习自己吃饭。
    孩子不能独立吃饭并不是孩子本身的问题,而往往是家长没有放手让孩子去尝试造成的。家长应在一旁引导,教孩子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一口饭,一口菜,细嚼慢咽等,并及时给孩子鼓励;孩子吃得好时要及时奖励或肯定;如果吃饭过慢,可以用竞赛的方式逐步限定他吃饭的时间,还可以一次少盛一点饭,吃完了再添,这样让孩子在吃完后享受一种成就感。 开学3至4周开始日托,午餐午休。
    ②教孩子学习穿脱衣服。
    家长首先要给孩子提供方便穿脱的衣服、裤子和鞋,不要仅仅考虑美观等因素,不要给男孩穿前门襟装拉链的裤子,以免夹伤生殖器;衣服或裤子上最好有放手帕的口袋。其次教认识自己的衣服、鞋帽等等(四岁的小班孩子就开始在学习辨认鞋子的左右脚了,你可以教孩子说左脚是爸爸,右脚是妈妈,爸爸妈妈相亲相爱,所以爸爸妈妈要头对着头。)2-3岁的孩子有时会表现出想自己穿衣服的愿望,家长要及时抓住机会,以游戏的方式(如火车钻山洞)教孩子穿袖子,扣扣子等。
    ③教孩子学习入厕、洗手等
    让孩子学会简单的生活技能与做力所能及的事,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重要基础,如训练孩子学会自己上厕所,孩子在家里上厕所一般是坐式,而幼儿园一般男孩站着小便,女孩蹲着入厕,孩子对此不习惯,所以入园后入厕的问题最多。家长首先要解除孩子的心理紧张,告诉孩子在幼儿园里蹲厕比坐厕要干净、方便,扶着小把杆很安全,此外,平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大小便规律,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另外,要培养孩饭前便后自己洗手的好习惯。教会孩子用杯子喝水,洗手擦嘴,孩子掌握一些独立生活的本领后,会更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增强自信心
(2)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
    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他们适应有规律的生活,将孩子的生物钟尽量调整与幼儿园一致。家长在看小册子了解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然后告诉孩子每个时间段要干什么。如:每天的作息时间要有规律,早晨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吃饭,这些事情应该自己完成。幼儿园作息制度中的午睡,是保证孩子有充足睡眠,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措施之一。每天保证10小时睡眠,如早睡早起,适当加大上午活动量等。看电视要有节制,到了睡觉的时间要按时睡觉,逐步放手让孩子自己睡小床,并坚持执行,养成孩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这样孩子比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7-24 09:58:41 | 只看该作者
(3)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的建立与孩子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家长是孩子模仿的第一个对象,因此家长的行为非常重要。 比如:孩子进餐时要求不看电视、不看书,家长必须身先力行;孩子玩过玩具后有主动送回原处的意识和行为,平时家长做好表率,家长物品固定位置存放,避免衣物鞋子等用品脱哪扔哪,无条理。
    6.入园物品准备
    ①为孩子准备一两套内衣、裤带到幼儿园,因为孩子年龄小,换了环境容易紧张而尿裤子、例举故意尿裤子现象。
    ②鞋子:为孩子挑选舒适合脚的鞋子,底软、跟脚、轻便,尽量不带长条鞋带,不安全,因为幼儿园户外活动较多。教孩子分清左右。
    ③照片:8张幼儿2寸照片,用于幼儿辨别茶杯、毛巾、小床、幼儿绘画作品或其它活动。教室里贴有自己的照片,会给孩子们一种班级小主人的感觉。端端正正的近期免冠照片。
  (二)帮助孩子渡过入园“焦虑期”
    1.送孩子态度坚决    
    当老师接过孩子以后,父母最好马上离开,不要在幼儿园逗留,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听到孩子哭闹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看,或中途来看望,怀着不被孩子发现的侥幸, 这样只会强化孩子的哭闹行为,也是不可取的.会导致平静的孩子又哭开了,何必呢?请相信,老师肯定会尽职尽责地带好每一位孩子。父母们,请克制自己的感情,送孩子入园时态度要坚决。请记住:你心软的表现只会导致孩子变本加厉地哭闹。
    2.积极的语言引导
    首先,要让孩子充分了解幼儿园不仅有游戏还有其他活动,但活动时间有一定限制。其次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评老师,家长对老师的评价会影响到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也影响到老师的教育效果。家长应尽可能的建立积极的“亲师关系”,加强与教师的信息联系和交流。
    3.多了解孩子
    孩子上幼儿园后,一天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中度过的,家长应及时了解孩子在园情况,以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教育。可以向老师询问,也可以通过与孩子谈话进行。孩子初入园时,家长也可以稍提早些到幼儿园接孩子,看看孩子的活动情况,就会更了解孩子。更好地照顾孩子。当家长向老师询问时,问题应提得具体,不要泛泛地问“他表现怎样?”可针对孩子的情况问“他现在愿意和小朋友们玩吗?”发脾气了没有?他吃饭怎样?”

    4.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在幼儿园水喝得不够、饭吃得不饱,接孩子的时候又是饮料又是零食,贿赂孩这些做法有可能引发下面的问题:孩子对爸妈准备的饮料、零食等充满期待,在幼儿园里不好好吃饭、不好好喝水,这样可能加重对幼儿园的不适应,会使孩子养成乱提无理要求的坏习惯。因此,家庭要保持平时的生活习惯,既有利于孩子的健康,也会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上了幼儿园和平时一样正常,间接地帮助孩子快速适应。周末、假期过后,孩子很容易出现新的不适应,所以孩子在家里度周末或假期时,家长不要为了弥补而带孩子疯玩,要以休息为主。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也不要因假期而随意改变。

    5.尽量早点接孩子
孩子第一次离开家人,独自一人来到陌生的集体中,而且一呆就是一整天,特别希望家长早点来接,否则,孩子会产生孤独、失落、甚至有被人遗忘的感觉,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更怕上幼儿园。为了减少刚入园时的恐惧心理,在第一个星期可以稍微早点接孩子,至于上下午几点接孩子,届时班级每天会在教室门口出黑板通知,家长要及时关注。可答应孩子下午提前来接他,开始时可早点来接,以后逐渐推迟。回家路上,最好用关爱的语言与孩子交流,询问他在幼儿园进行了哪些有趣的活动,分享他的快乐,使他从内心感受到被关注。

    6. 坚持入园
    家长不能因为“舍不得”、“不忍心”就允许孩子在家里休息几天再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孩子一说生病就不送,还会强化孩子以同样的反应来逃避上幼儿园。全家统一口径,尤其要提前告诉祖辈不要以谎称“明天不上幼儿园”来安慰孩子。     
二、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进行同步教育
    幼儿园与家庭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家长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幼儿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同步教育呢?
    1.树立正确教育观
相当一部分家长将早期教育片面理解为早期知识教育,重知识、技能,轻能力发展,认为幼儿园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是根据孩子掌握的知识量来衡量,只关心孩子的所学知识的多少,却从不过问孩子的行为表现,例如,只要孩子能做算术运算、能够背诵尽可能多的词汇,就认为是成功的教育。迫于教育市场竞争的原因,家长的要求和期望很容易形成对幼儿园教师的压力。有些幼儿园在这种压力之下,为了满足家长的期望,也只好放弃幼儿教育应有的理念,千方百计让幼儿学习、记忆各种各样的知识,包括算数运算、书写、背英文单词等。这种做法,将幼儿园教育的性质等同于小学教育,把心智的启发、兴趣的培养蜕变成知识学习甚至灌输,这与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性质是相违背的。
    2.日托模式,三位教师两教一保。
    3.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实施语言、科学、健康、社会、艺术等领域教学活动,挖掘每个幼儿的潜力,鼓励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发展。
    4.作息时间科学、规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3小时游戏、2小时户外活动、1小时体育锻炼)
                                                   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2 23: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