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自然界的水循环”听课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4-7-16 21:26
标题: “自然界的水循环”听课有感
资料 12月5日,是淮南一中地35届教学开放日。受师傅刘登宇老师委托,我代表淮南二中地理教研组,向淮南一中的老师、同行们观摩取经。
由于是下午第一节课,二中山南新校区又距离一中较远,我打的过去的时候已经开始上课了。授课的老师好像有四十多岁(不知是否由于谢顶显得年龄较大),名单上给出的教师姓名为殷述新老师。

新课导入环节,殷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井水不犯河水”,抛出问题:这一句话对不对?引发学生的讨论和质疑。然后殷老师板图示意来说明自然界的水体是相互联系的,(并自己喝了一口农夫山泉矿泉水,转变为生物水,辅以幽默的调侃调节课堂气氛,效果很好)紧接着殷老师又打开多媒体,展示教材图3.2,辅以教材上的两个思考题,说明各种水体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并强调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水源补给判断主要看水位的高低。

接下来,殷老师又抛出一个问题,自然界的水按照空间分布可以分为哪几类型?学生回答后殷老师又接着问:大气水、海洋水、陆地水三者的关系是什么?并用酒精灯上放着一个盛水的大烧杯(海洋水),里面再放一个装满泥土的小烧杯(陆地水),然后盖上玻璃,点燃酒精灯让同学们观察三种水体的转化关系。从而引出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并板画。



然后殷老师以此图为范,对水循环的类型进行了分类和解读,展示了水循环的动画示意,并以2007年江苏高考题为例,做了训练反馈。(时间已经过了30分钟)

对于水循环意义的说明,殷老师主要从三方面展开: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促进物质迁移、塑造地形;水体更新。然后殷老师又以都江堰和洞庭湖湖面的变化为例,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树立遵循自然规律理念,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最后,殷老师做了简单的总结,训练反馈最后由于没有时间只仓促地展示了一下答案,进行了简单的说明。

课后,在淮南市教研员朱进老师的协调和组织下,来自全市各学校的老师做了点评。我的发言是这样:

感谢淮南一中给予我这样一个观摩和学习的机会。从整体上看,殷老师这一节课紧扣课程标准,教材处理恰当,目标的达成和落实具体有效,尤其是情感价值的提升,自然生成。教学环节流畅自然、知识的内在关联紧实、有序,逻辑性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热情很高涨;教师驾驭和调控课堂的能力高超、熟练、尽显老道。总之这是一节内容饱满、情感丰富、扎实有效的地理课堂,让我受益匪浅。从细节来看,我个人认为,有几处殷老师要是能点出来,可能效果更好一些。

一是利用大气水、海洋水和陆地水之间的水体交换来说明水循环的环节时,殷老师没有点到水汽输送这一重要环节,这恰又是人类活动相对难以影响或改造的环节,虽然有动画演示却也没有强调,这会误导学生认为水循环只有上述三个环节。

二是新课导入的问题,殷老师在分析完相互联系的水体知识点后,没有及时的呼应“井水不犯河水”这一问题,学生的争论或疑惑没有解决。

三是讲述海陆间水循环时,教材上的水汽输送箭头是单向的(由海洋输往陆地),有没有问题?为什么只画单箭头示意呢?出于培养学生质疑和思辨精神的需要,这些问题应该简单的点一下。

四是描述和分析水循环意义之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和促进物质迁移时,稍显单薄。水循环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热量(能量)的调节除了通过水的相态之间的变化实现外,重要的还有通过水的运动实现热量或能量转化、输送;同样,水循环促进物质迁移,迁移的物质主体不能说是泥沙,而是“水体”本身,伴随的则是泥沙、有机质、矿物元素和营养盐类。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粗陋不当之处还望各位专家及殷老师雅正,谢谢。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