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优质课《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15:1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通过听《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玻璃瓶、一次性塑料杯若干、沙子、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宝贝(出示箱子)谁来猜猜,里面会装些什么宝贝呢?(生猜3—4个)

     (1) 看来让大家猜,是有些困难,还是让老师取出来给大家看看吧!(出示玻璃瓶、报纸、装有沙子、豆的杯子)现在大家知道老师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了吧!

     (2) 哇!你真厉害哦,真有件这样的东西。他们能发出声音吗?(能)

     2. 在老师看来,能发出声音的这些东西都是宝贝。不信,大家仔细听:

(师吹出空玻璃瓶,发出呼呼的风声)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这声音像什么?(生说)

     3. 你能像老师这样,吹出呼呼的风声吗?好,你上来试一试(演奏)。风呼呼的吹着,不一会就下起了蒙蒙细雨,象沙沙的雨声吗?谁也来演奏一下这沙沙的雨声?(生演奏)听那,雨是越下越大了,也请一位同学来演奏(生演奏)。雨落在树叶上,发出了哗啦啦的声音,拿起你们手中的书,摇起来,听听象不象哗啦啦的树叶声(生感受)。突然,一阵春——哦?该敲打什么来表现春雷呢?(生说,师评价)那我们就用这些声音来表演一段“春雨雷电”的交响乐吧!(分角色演奏)

     4.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到出都是这样的宝贝,用他们可以来表演很多声音故事,怎样,神奇吧!

二、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

    1.整体感知

       那现在我们来聆听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雷鸣电闪波尔卡》管弦乐吧,听一听音乐大师是怎么来表现“雷鸣电闪”的?当你在乐曲中听到“雷鸣电闪”时,赶快捂起你的耳朵!

       这是一个夏日的清晨,草地上,一群欢乐的人们正在庆祝丰收,载歌载舞。听,天气好象发生了变化——雨是越下越大,可人们的兴致却是越来越高,他们仍然继续欢歌,继续舞蹈。

    2.认识打击乐器

       乐曲中的“雷鸣电闪”的地方还真多,那作曲家是用什么打击乐器来表现的呢?

       介绍定音鼓和钹

     3.片段欣赏

        那我们再来欣赏其中两个片段,感受定音鼓和钹在其中的作用。

        在片段一中你好象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生说)

       (雷声隆隆、倾盆大雨的景象)

        片段二中,给你什么感受呢?

4.小结:

乐曲逼真的表现了电光闪闪,雷声隆隆的景象,但人们仍然 兴高采烈、纵情起舞。再来欣赏下,用语言来描述一下你的感受,当然可以随着音乐通过动作来表现。

        那我想,现在大家可以完成书上的表格了!

三、实践创作

    1. 我们感受了大师所创作的“雷鸣电闪”,现在我们也来创作,用这些宝贝来表现下面的四个主题。

      (1、 雷雨;2、清晨;3、课间十分钟;4、厨房交响曲)

    2.请小组长将宝贝拿回去,要迅速的选择一个主题,充分发挥这些宝贝的作用,来表现你所选题的声音。想一想,这些声音可以用哪些宝贝来表现。

评价:你知道他们表演的是什么吗?

     3. 在这个主题中,这个声音是通过……来表现的!真棒!观察的真仔细!

这些宝贝在你的手里真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四、欣赏“第六(田园)交响曲第四乐章,这首乐曲又是什么器乐演奏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15:18:42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雷鸣电闪波尔卡》的教学设计是依据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教会儿童学习,教会儿童欣赏、教会儿童创造”这一教育理论。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听、想、创造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能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处处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探索。

在教学一开始,教师设计的听音游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愿望,在此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创造想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11: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