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71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小学六年语文下册全册作文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20:1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2-23 20:15 编辑

《口语交际·习作一》

主备教师:刘小玲

学习目标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课前准备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现在已是12.3岁的少年,从你们呱呱坠地到现在,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许许多多个“第一次”,例如,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单独睡觉,第一次得奖……这许许多多个“第一次”, 就像一个个脚印,记录下我们成长的经历。今天,我们来一起说说自己的“第一次”好吗?
   2.学生朗读要求。
   3.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第一次”,师及时板书,以拓展学生的思路。
  二、创设情境,唤醒记忆
   1.提出问题:在这么多的“第一次”中,你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是哪一个呢?为什么这个“第一次”你忘不了呢?
   2.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进行口语交际。
    (1)明确说话要求
      ①交流时要说清楚“第一次”的经过。
      ②要说出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或得到的启示。
      ③也可以说说现在对当时“第一次”的看法。
    (2)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准备。
  三、课内交流,取长补短
    1.小组交流:组内的同学依次讲述自己的“第一次”,每个组员讲完后,其他组员及时评价,可以质疑,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各组选派一两个同学在全班交流,每交流完一个,师生及时评议、质疑。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
  四、拓展延伸,课外交际
    1.课后,与其他同学或者你的伙伴交流自己的“第一次”。
    2.放学回家,把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可以是自己说的,也可以是同学、伙伴说的)讲给父母听,也可以请他们讲讲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难忘的“第一次”,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细细感受和品味,我们同样也会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
   2.指生朗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可以记写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要写清楚经过和启示。
    (2)可以学习《手指》一文的写法,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3)可以描写一幅漫画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这幅,也可以是自己带来的),要写清楚图意和自己的想法。
  二、自选内容,分组交流
   1.学生各自选择自己习作的内容,思考写什么,怎么写?
   2.根据所选择的习作内容把学生分组,组内交流习作内容,其他组员及时质疑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三、全班交流,拓宽思路
   1.每一个内容选择2.3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尽可能把内容说具体。
   2.师生评议:评议要点(1)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抓住了重点。(2)表述是否具体、流畅。(3)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
  四、再次明确习作要求,学生习作
   1.再次明确写作每一个内容的具体要求。
   2.写作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生各自习作。
   4.修改草稿。自己或同学互相修改写作草稿。
   5.誊写习作,努力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第三课时 写作讲评
  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1.总结本次习作总体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明显的同学。
   2.提出评议重点:(1)是不是把事情的经过,事物的特点,漫画的图意写具体了。
            (2)是不是真实的写出了自己的启示、感悟和想法。
  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2.赏析两篇学生的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三、小组交流,互议互评
   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2.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老师和同学对修改提出的意见。
  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1.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一件平凡的小事常常使我们因有所感悟,受到启发而难以忘怀。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就一定会有许多感动、启示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2.把自己的习作重新修改一遍后,誊抄后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的作文是《难忘的第一次》,我感觉题目不是很难,因此,上课简单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难忘的第一次,就开始说作文了。经过一个寒假,学生的能力没什么变化,让我很满意。

      我认为做得好的方面有:

    一、选材独特广泛

      在学生充分介绍自己经历的难忘的一件事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告诉他们在成长的经历中,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自己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选材时要选自己最难忘的,一定是自己的亲身感受。学生通过回忆,互相交流了各自不同的第一次,写作时选材很独特,很广泛。

     二、 描写真实感人

在习作指导时,我注重指导学生要写出真情实感。如刘博林写的是发生在小时候除夕夜发生的故事,自己本来不喜欢吃饺子,但是妈妈说在饺子里放了钱,谁吃到钱谁在今后的一年里有好运,所以自己就拼命吃,结果撑得肚皮都圆了,妈妈才说忘了忘饺子里放钱了。我觉得自己上当了。字里行间流露出童真童趣,能唤起读者的共鸣。还有的学生写了自己学会了一项新本领,学会了一项新技能,还有的同学写自己第一次当家,第一次撒谎等。其实,作文的过程是学生学习做人的一种历练,是他们心智的反映,是人格的体现,是他们内部深藏着的情感的冲动。他们在作文中表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能够在作文过程中不断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的精神航向。习作中要有学生真实的生活,让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去审视生活,去体验生活的滋味,抒发自己的情感。

不足的之处是:拓展题材的指导用得多了,对写作氛围的渲染少了。因为选材时间过长,致使无法对学生谋篇布局进行细致指导。大部分学生的激情调动起来了,灵感被激发了,但还有几位学生没有大胆发言,因而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 这节课虽已结束,但它留给我的思考却有很多:在教学的过程中,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管遇到多么简单的问题,永远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踏踏实实,做好本职,真心对待学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1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20:11:01 | 只看该作者
《口语交际·习作二》

                                     主备教师:刘伟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同学们随同作者一起走遍大江南北,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但单元为我们呈现的只是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你所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吧。
  二、分组交流
   1.出示交流主题:节日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根据学生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五个组,进行交流。
     交流提示如下:
    ①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料从哪得来的?
    ②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认真倾听组员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及时询问。
   2.根据组员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介绍材料,特别是注意把没讲清楚的地方讲清楚。
  三、全班交流
   1.根据交流主题,每组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听后组织评议。可从以下几方面评议:
     ①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
     ②内容是否具体充实;
     ③表达是否流畅;
     ④语言是否简洁。
  四、激发情感,由说到写。
   1.听了同学的介绍,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2.是啊,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啊!透过这绚丽多彩的民俗,我们感受到的是泱泱华夏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快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

                      第二课时 习作
  一、编写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提示:
     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③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④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二、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三、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修改过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佳文点播台
   1.根据学生习作情况选择其中较好的8—10篇,将习作题目和作者罗列出来,供学生自由点播。
   2.由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习作的优点。
   3.师生互动评议。
  二、病文会诊室
   1.根据本次习作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选择病文例子供同学阅读,找出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2.集体修改,体会修改方法。
  三、自主空间
    根据老师的批语,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汇编民俗作品集
   1.为自己的习作配画,全班汇总。
   2.根据全班的习作题目,讨论作品集的分类内容和编排顺序。
   3.讨论作品集的题目。

教学反思:本次习作是写《民俗民风》,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感到很愧疚。首先,我们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积累。平时我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阅读课文的教学上,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大多在做课本上作业,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并不多。老师要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要简简单单学语文,留一些时间给学生去阅读。其次,作为教师我没有在指导学生写作方法的灵活多样上下工夫。最后一点,就是学生习作的批改。学生的每篇作文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认真的批改,但发给学生后,有的学生只看个等级或批语,对老师的批改,甚至勾画出的错别字看也不看。老师感到自己的辛苦白费,所以,我想今后还要在如何评价学生作文方面做进一步的尝试。只要是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我们就应该采用。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地作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20:11:25 | 只看该作者
《口语交际.习作三》——《我的理想》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侯曙光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中要讲真话、吐真情、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态度自然大方,还要耐心倾听、进行评价。

2、使学生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并树立良好的理想观。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教学重点】

在口语交际中继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并使学生理解“理想”的含义与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确并树立崇高的理想,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收集一些名人从小就树立起崇高理想的事例。

2、收集有关理想方面的名人名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交流名人名言。(课前我布置大家收集有关理想的名人名言,我们来分享一下彼此的所获吧。)

2、什么是理想呢?(你们善于收集、乐于表达、专于倾听,真棒!高老师还让同学们创编一句自己的名言,回答什么是理想这个问题。谁来发布自己的名言!)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说得真好!老师坚信十几二十年后,你们所说的一定会有被收入名人名言录里的。是啊,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追求,是人生奋斗的目标、导航的灯塔!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口语交际课一起来畅谈自己的理想。(板书课题)

2、课件出示:《怀揣梦想启航》片段,你的理想和他们一样吗?如果不同,你的理想又是什么呢?

3、闭目静思,畅想理想。请闭上眼睛,静思“长大后,我要成为一名……”,请睁开你明亮的双眸,坚定的把你的的理想喊出来吧!

指名说、同桌再说、大声对自己说。

二、畅谈理想,明确目标
  1、谈名人的理想。

(1)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课件)

这是郝副营长的的理想。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件出示)

88年前13岁的周恩来”—语惊人,掌声四起。我们不会忘记周恩来为实现他的理想而刻苦读书的历历往事:
    图书馆,他专心致志,如饥似渴;旅行途中,他争分夺秒,不知疲倦;
    “大江歌罢掉头东”,他东渡日本,为的是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他远涉重洋,赴法勤工俭学,为的正是中华之崛起……
    读书,他不满足于学校,他投身社会,深入群众,向工人学习;
    读书,他不满足于国内,他放眼世界,投身巴黎公社,洋为中用……
    读书,周恩来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为以后的革命工作打下了竖实的基础,也让他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更坚定了他的共产主义信念。

“志当存高远。”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有了恒久的精神动力。名人的理想是那么的崇高,那种奋斗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2、小组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赶快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学习伙伴吧,温馨提醒:尽量把意思表达清楚,做到有中心、有条理。【1】自己的理想是什么?【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3】为实现这一理想,我现在该怎么做同时,倾听的同学要专注,及时提出问题,让你的伙伴说好他的理想。

3、你们滔滔不绝,畅谈理想,感染了老师,我也想谈谈我的理想,可以吗?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我最大的理想就是事业有成,桃李满天下。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得意门生七十二人,是事业有成的典范。近代、现代也有不少赫赫有名的教育家,像蔡培元、李大钊、陶行知、叶圣陶、吕叔湘等。当代的自然也不少,像我们的武校长就是其中的一位。作为一个普通教师的我,我热爱自己从事的教育职业,热爱我的学生,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我付出,我充实,我工作,我快乐。就这样一干就是22个春秋,我教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如今,我教过的学生早已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我也因此独享桃李满天的喜悦。这就是我为之奋斗了二十二年的理想,它不伟大也讳言崇高,但这却是我这个普通的人民教师朴实的理想,它陪伴我走过了二十几年风风雨雨,还必将陪伴我继续走下去,直到我离开三尺讲台的那一天!

4、你受到什么启发了?有什么建议送给老师吗?

(1)讲真话、表真情。

(2)有中心、有条理。

(3)态度自然、大方。

(4)语气、语调适当。

三、分组交流,推选代表。
  1、接下来我们搞个演讲赛,评选“小小演讲家”。有信心当选吗?那就先在小组里交流,对照以上目标评选出组内“小小演讲家”参加全班竞选。温馨提醒:说者(1)讲真话、表真情。(2)有中心、有条理。(3)态度自然、大方。(4)语气、语调适当。听者:(1)认真倾听给予回应。(2)积极思考提出建议。  

2、小组交流评议推荐选手。

四、多层互动,抒发激情
  1、看到了我们每个小组都在紧张的备战,为自己的选手出谋划策,比赛马上开始,注意:本组其他同学为拉拉队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选手加油助威,其他小组分别推选一名评委参加评议。哪个小组的“小小演讲家”愿意参赛。
  2、学生演讲,多层互动。
   (1)甲生讲。评委们,你们觉得这位选手和他的拉拉队员表现如何?请直接对他们说。

(2)谁愿意挑战甲。

(3)评选冠军。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良机只有一次,一但坐失,就再也得不到了。比赛到此结束,还想讲?那就请你们好好把握下次机会!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该评这次比赛的冠军了,每组根据选手的表现,讨论一下你们准备推荐谁为比赛冠军,并说说推荐的理由。推荐的时候同组的可以补充,其他组的可以提问问题或者提出不同意见,也可以进行反驳。

五、记者采访,强化主题。
  1、经过大家的评选,xx荣获冠军,大家掌声祝贺!谁来当小记者,采访一下今天的冠军?

2、小记者,别忘了采访其他选手啊!

3、教师总结:从刚才同学们热情洋溢的演讲中,以及鸡蛋里挑骨头的评议中,老师感到十分欣慰。老师从你们的精彩的演讲中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未来的科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体育健儿、生产标兵........ (教师播放幻灯片,显示《理想之歌》,要求全班同学一起读。)同学们,有人说理想是玉,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玉,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平凡的人因为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就是一个不凡的人。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硕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绿荫。

        请乘理想之马,回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读完了这首《理想之歌》,相信同学们一定对“理想”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孩子们!请乘理想之马,回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的目标是将口语交际与习作指导紧密结合在一起,创设宽松自由的口语交际环境,通过师生互相倾诉自己的理想以及理想背后的故事,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教学时,我首先是用一个故事感染激发学生,让他们明白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理想是崇高的;然后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我该怎么去做?就这样,我从聊天似的谈话入手,打开学生的思路,为后面的习作奠定基础。上完“口语交际”课后,我自认为效果很好。可是,看完学生的习作之后,我才发现有部分同学对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没有具体去写,只是泛泛而谈,文章重点就不够突出。究其原因,我发现学生对自己的理想了解甚少——有的学生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但是他对医生这个行业的职业道德和技术水平了解非常少,对一些医学知识几乎不了解,所以写起来只是泛泛而谈,没有深度。因此,我在习作讲评时鼓励学生多看各种有益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20:11:41 | 只看该作者
《口语交际.习作四》——《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张智慧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3.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1.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板书:学会生存)
  2.“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倡的一个概念。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说:人们再不能一劳永逸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说说由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
  二、畅所欲言聊话题
  1.教师读一则报道《14岁少女勇斗歹徒惹争议:该不该见义勇为?》(正方:称赞她是“小英雄”,社会呼吁见义勇为,有助于弘扬社会风气;反方:“鸡蛋不要碰石头”,在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还不具备与违法犯罪分子或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作直接面对面抗衡的能力,而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徒劳的甚至付出生命。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尊重生命这一主题,鼓动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是与法律明显相悖。)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2.出示: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教育局主持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正式出台,“敢于斗争”在新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被删掉,“见义勇为”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消失。“主动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等有效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内容则首次出现。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视生命,就要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
  3.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自己遇到、听到或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讲了什么,你从中了解到哪些自我的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见解。然后共同讨论: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小组总结后推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自我保护”座谈会
  1.请各组代表到主席台就座;推荐一名主持人与老师共同主持。
  2.确定座谈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必须将发布的内容或事情讲清楚。
  (2)在发言过程中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3)在座的各位同学可以和发言人共同讨论同一个自我保护故事或方法进行提问。同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各位代表分别发言,每次发言完毕,主持人组织发言人与同学们共同讨论话题,或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4.评选“最佳发言人”和“最佳自我保护办法”,并说明评选理由。
  5.引导大家总结,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如何应对?
  (1)在家中的自我保护:防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同时打开门窗,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家里或近处有电话,应迅速拔119报警;防水-知道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一旦发生跑水情况,先把总开关关闭。如果拧不动,要赶快请邻居帮忙。迅速拨打维修电话。防煤气-要知道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和使用炉火和煤气灶的方法。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防盗-一人在家,把屋门、防盗门从里反锁上,钥匙放在固定位置等。
  (2)在外边的自我保护:上学下学尽量走大路,少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如遇坏人打劫,尽快避开,跑向人多的地方,同时大声呼救;如发现火灾,有人溺水等要大声喊人,不要自己去救火,不会游泳,不会救护,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不进网吧,不与网络聊天中认识的陌生人见面或留下联系方式等。
  四、总结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未成年人因为天灾或人祸而提前结束春天般的生命。在灾难面前,生命都会显得无比脆弱。但是,很多灾难的背后,我们又会痛切地感觉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多点求生意识、求生技能,也许,很多人还是可以逃出死亡。让我们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吧!
  资料袋:
  2004年12月26日,11岁的英国少女蒂莉·史密斯跟爸爸妈妈已经在泰国度假胜地—攀牙湾游玩时,发现远处海水突然不平静起来时,她马上觉得非常不安。蒂莉注意到,远处的海水开始出现泡沫,水流的速度也在加快,且急速后退,这让她立即联想到老师在地理课上讲述的有关海啸将发生的知识。蒂莉歇斯底里地狂呼“不好了,要发生海啸了!”父亲带妻子女儿返回旅馆,并将此警告带给100多位游客和旅馆的工作人员。就在人们逃离海滩没几分钟,巨浪袭来,人们却全都获救了。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听到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还有令人敬佩的坚强、镇定与乐观,使危难化险为夷。有些故事让我们听起来惊心动魄,有些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你最想写的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上自己或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非浅。
  2.谁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故事?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上写出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
  3.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4.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惊险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能够写得很精彩。
  三、回顾写作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
  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将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
  2.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
  三、指导学生自由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评改作文
  1.自我修改:写完后,自己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注意字、词、句和标点等,同时对自己不满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边重新写。
  2.同学互改:与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交换,互相用修改符号改一改细节地方,对文章整体可以在后面写一写修改建议或简单的评价。二、全班评议
  1.教师选择自己在巡视中发现的典型作文或由学生推荐,作为讲评作文。可以请学生把整篇作文读完,也可以读到关键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同学们评议。
  2.评议的重点
  (1)事情是否完整,有条理,记叙得是否具体生动。
  (2)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是否恰当。
  (3)哪些部分写得最精彩。
  3.接受同学们的合理化建议,再次修改完善习作。
教学反思:

    我的教学思路是以课文为载体,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抓感受最深的部分来谈感受,结合小练笔做好铺陈,为写好《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做准备。第四单元的教学主题是了解两篇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接触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前两篇课文教学从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这一线索入手,分析出导致主人公过着生不如死痛苦生活的原因是当时罪恶的社会制度,进而归纳中心思想。课后结合小练笔,学生们写了自己的感想,来加深对作品更进一步的认识。从学生完成练笔的情况来看,觉得学生对《凡卡》一文的体会更深刻些。比起这两课的教学,《凡卡》设计的读书次数较多,如反映凡卡悲惨处境的三个自然段(8,9,15),重点分析(第8自然段)体现凡卡痛苦生活的方面:挨打,被捉弄,挨饿,挨冻,后指导学生反复揣摩,朗读,竟有学生在朗读时声音发颤,情绪低落,学生已进入角色,读出文字所蕴涵的感情了。再有写凡卡回忆(插叙部分)和爷爷在乡下的两个片段,学生是很高兴读这两部分的,因为凡卡和爷爷在一起的日子很幸福,可见孩子们的童心。接着,让学生揣摩作者以诉苦为主,为什么又安排有乐呢?学生立刻体会出这是种对比手法,更能反衬出凡卡现在过着痛苦的生活。教学任务轻松的完成了,我想这就应了教育专家倡导的语文教学要重读,读出情、读出境、读出意、读出韵。让学生的智慧在读中迸放火花,让学生的感情在读中喷射一理念。后趁热打铁,指导写读后感。写读后感,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读后感,以感受为主,可以叙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一种是边读边感,也叫夹叙夹议的写法,可以说明道理,简述观点,表白看法,以议论为主。学生通常采用的是第一种方法。写自己的感受部分大都是和凡卡比童年,都能真情表达出对凡卡的同情,珍惜现在的生活。自我觉得达到练笔效果(差生明显写得篇幅长了些)。

后两篇因是长篇小说,课堂上学生概括了主要内容,复述课本中列举的精彩情节,我便放手让学生上网或从书中读原著,就某个精彩情节对主人公进行评论。学生没有了束缚,津津乐道的谈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课堂上出现了少有的活跃气氛。提起写《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感兴趣的学生都是有感而发,不愁没内容发挥,加之练笔时又指导过读后感的写法,所以为数不多的几篇都能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感想深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20:11:56 | 只看该作者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于娟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激情导入,创设交际的情境
在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牛顿、参与“神五”研制的科研人员等一代又一代古今中外的科学家的努力下,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网络拉近了人们交流的时空距离;克隆技术使人类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繁衍新的生命……但是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也为我们的生存带来了新的问题:环境污染、交通负担过重、土地严重沙化、网络严重影响了一部分青少年的生活……
2.发表观点,激发交流愿望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你想说些什么?(引导鼓励学生说明自己的观点,并说出理由)
二、启迪思维,开展辩论
1.有的同学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也有的同学认为“科技发展弊大”,我们将就这个问题进行辩论。(根据学生的观点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推选辩论主持人。如果学生较多可以分为两组或三组进行)
2.在辩论中怎样才能说服别人,使自己的观点有立足之地呢?
①认真搜集说明自己观点的具体事例和材料
②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根据其发言据理进行反驳。
③预测对方会从哪些方面提出相反的意见,己方该怎样反驳。
④注意围绕自己的观点举出恰当的事例,条理清楚地进行表达。
⑤组内团结协作,从不同的侧面丰富资料。
2.自己准备相关的资料
3.小组内讨论交流,进行资料整合和组内分工。
4.学生就自己的观点双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的进行指导、点拨(注意学生是否围绕自己的观点举出恰当的例子,表达的条理是否清楚。)
三、教师总结,深化认识
教师总结: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和人类的进步,为人类的生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在我们惊叹科技的伟大与神奇、享受科技为我们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从点滴做起,尽量减少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带来的副作用。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成长是我们生命的永恒的主题,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汇成了我们丰富的生活轨迹,带给了我们快乐、醉人、难忘、忧伤等不同的生活体验,这些体验令我们的童年散发着迷人的气息,今天让我们将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流于笔端,共同分享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学生读书,明确习作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
三、调动储备,精心选材
1.读了作文提示,相信你的头脑中一定会浮现出生活中的一幕幕情景,请选择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的和同桌交流交流吧。
2.你与同桌交流的同时是不是又想起另外的一些事情呢?赶紧拿起笔来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吧。
三、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修改习作,评价赏析
1.学生自改  
请将你的习作朗读两至三遍,对照习作要求自己进行修改。
2.小组内同学互评互改
①画出值得欣赏的地方,并说说好在哪里。
②对文章中的哪些地方还有好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来。
3.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润色作文。
4.精彩赏析  
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说说好在哪里(着重注意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能够打动别人)。
五、誊抄作文,汇编成册
1.赏析后再次修改作文,誊抄作文
2.汇编成册
①将自己满意的习作整理起来,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分类或按时间)
②写“编者的话”,并按次序编写目录
③装订成册,拟订书名,加入个性化设计。
六、展示作品,互相学习
同学们的习作册犹如一朵朵浪花,记录了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充满着朴素稚拙的纯真童趣,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起来品味……

教学反思:

    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贫乏,造成他们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说起”。即使自己经历过的事,由于写作无章法,也不能酣畅淋漓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作为语文教师一方面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让他们有话可说,一方面也要在写作章法上指导学生,毕竟我们的学生是要经历“小升初”、“中考”、“高考”这样的考验。通过近来作文教学及反思,我认为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学能力的要求,要改变教育模式,改进教育方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要尽快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跨越,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3-14 19:12:11 | 只看该作者
教材挖掘到位,目标明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2-17 10:51:52 | 只看该作者
反思很到位的,值得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3: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