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4-5-31 17:45:48
|
只看该作者
六、做一名合格的村党支部书记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前面,我们对新时期村党支部书记的主要职责进行了简单的了解,由此可见,新形势下村党支部书记面临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完成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村党支部书记本身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具体讲就要具备以下五种基本素质:
1、要讲政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讲政治听起来对于农村党支部书记好象大了一点,其实并不为过。讲政治包括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敏锐性等。也是每一个党员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村党支部书记要心里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就要不怕吃苦,不怕吃亏,勇于牺牲个人的利益。
2、要懂经济,具有带头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村党支部的根本任务。所以要当一名合格的村党支部书记就必须不断增强调整结构、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我们要求支部书记要有“双重身份”,能够行使“两种职能”。“双重身份”就是村党支部书记既是这个村党的工作负责人,又是这个村的产业带头人;行使“两种职能”就是行使领导管理村务的职能和指导产业经营运作的职能。村党支部书记还要立足本村优势,瞄准市场需求,找准全村发展经济的突破口和启动点,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大力发展“拳头”产品,努力形成规模效益,引导村民选准发展路子,找准致富项目。
3、要掌握基本的政策和法律知识。举例
4、要熟悉党务,善于抓农村党建工作。熟悉党的基本知识,会做党的工作,是党支部书记必须具备的素质。
5、要统揽全局,具有构建和谐乡村的组织领导能力。一是要有果断的决策能力。二是要有统筹兼顾的指挥能力。村里的工作千头万绪,村党支部书记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一方面,必须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就总体而言,发展农村经济,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抓住了这个中心,就抓住了农村工作的“牛鼻子”。经济搞上去了,群众富裕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三是要有维护稳定的能力。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农村基层干部,整天与农民群众打交道,经常会遇到各种民事纠纷、经济纠纷等问题,能否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这是正确处理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处理问题要以政策为准绳,不能凭个人的经验和好恶,还要防止个别问题群体化,简单问题复杂化,经济问题政治化;要有敏感性,善于发现带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并及早处理,避免矛盾的激化和扩大;对群众反映强烈和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要多做解释、疏导工作,决不能推托、回避,更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激化矛盾,实在解决不了的,要及时向上级汇报,共同解决。
七、做一名合格的村党支部书记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处理好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村党支部书记在调度各方时,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问题。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2、处理好自己与群众的关系。“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是检验我们农村党支部书记是否合格的最终标准。如果一个村干部不为村民利益着想,不为群众解决急事、难事、大事,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干群关系就会紧张,甚至恶化。因此,村党支部书记必须正确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切实转变作风,同群众打成一片。在群众越是有困难的时候,支部书记越要迎难而上,始终站在群众的前列,忘我工作,用自己的表率作用感召群众,带领群众共同战胜困难。
3、处理好村干部之间的关系。一是要热情支持其他村干部的工作。支部书记要积极支持每个村干部大胆地完成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当村干部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支部书记要主动关心,具体帮助,协助解决;当村干部在工作中发生摩擦时,支部书记要主动协调,增强团结;对有意见和不同看法的同志,支部书记要主动谈心,交换看法,消除隔阂。二是要心胸开阔。支部书记作为一个村级班子的“班长”,要有包容之心,对自己要 严格,对同志要宽容。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失误,支部书记不能上推下卸,要勇于承担责任。三是善于听取意见。遇到重大问题,及时与其他村干部商量,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集思广益,为形成正确的决定提供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好村干部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每个村干部动脑筋思考问题,关心整个村上的工作, 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4、处理好上下级的关系。村党支部书记既要全面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议、指示,又要摸透本村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意见要求,并将两者结合起来,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对上级负责与向群众负责统一起来,使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坚持原则,坚持对上负责,不能借口本村情况特殊,抵制上级精神,搞本位主义和小团体主义。其次,方法上要有灵活性和创造性,坚持对下负责。不能机械地执行上级指示精神,照本宣科,应付汇报,而不考虑本村的实际情况,不研究贯彻执行的具体措施。当上情和下情发生矛盾时,如上级组织的决定不符合本村的实际,支部书记要敢于实事求是地向上级反映。这也就是说,村党支部书记要善于抓两头,一方面要同上级组织保持一致,一方面要同群众保持一致。如果不同群众保持一致,你的工作就没办法开展;如果不同上级组织保持一致,你的工作就会偏离方向。
5、处理好党支部与农村新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诞生了一批新经济组织,比如乡镇企业、合作社协会、红白理事会等,这些新经济组织中集中了一批优秀的农村人才,在促进农村快速发展方面起了巨大作用。村党支部书记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扩大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重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产业联合体等新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措施,切实加强党对新经济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不断推动新经济组织发展壮大。
群众工作是党的的根本工作,是党的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也是执政的根本问题和基础,胡锦涛:“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村党支部书记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桥梁和纽带的核心人物,新时期当好合格村支书必须提升八种能力:引领发展能力、组织宣传能力、服务群众能力、化解矛盾能力、团结群众能力、媒体应对能力、维护稳定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才能走出老办法不管用,新办发不会用,硬办法不管用,软办法不顶用困局,才能用新举措应对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点子解决新矛盾,尽心尽力做好群众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当好合格的村支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