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经典教育故事两篇
“放羊”,一个中国现代版的教育故事
一个外地人看见农村的一个正在放羊的小孩,问他“你的理想是什么?”
小孩回答说:“放羊!”
“羊儿喂大了干什么?”
“卖钱!”
“有了卖羊儿的钱干什么?”
“娶老婆!”
“娶老婆干什么?”
“生小孩!”
“生小孩来干什么?”
“放羊!”
原来我在书上读过这个故事,好象说的出处是贵州。前不久在云南听司机重复讲述过这个故事,他说的出处则是云南。看来大家都认同这个故事,也就是这个故事在今日的中国农村大地上(其实不仅仅是农村,城里家庭教育也有不少类似的现象,只是城里孩子的回答不再是“放羊”,而是其它了)具有相对的普遍性。它的“问题”在于:孩子只知道放羊,重复着千百年来他的前辈和身边的人的生活轨迹,从放羊到放羊。之所以流传着这个故事,是人们深切地感到农村教育的落后,孩子们不了解外面的世界,缺乏理想与抱负。
一个教师面对这样的放羊倌该如何教育呢?如果仅仅是哀叹一番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或者痛切地批评一番孩子也不一定有更好的效果。解决孩子们的问题,只能从孩子的角度思考,站在他的角度进行思维扩展。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并与孩子沟通:
“如果你喂50只羊儿就可以解决自己的基本生活,喂100只羊儿就可以盖房,喂200只羊儿就可以结婚生子,那么为什么不可以思想喂500只羊儿、1000只羊儿,当一个放羊倌的将军呢?”《“
“砌墙”,一个西方传统版的教育故事
有三个工人在砌墙,一个人经过此地,就问甲工人:“你在干什么?”
甲工人说:“我在砌墙啊!”
过路人又问乙工人:“你在干什么?”
乙工人说:“我在盖房子啊!”
问至丙时,丙很愉快地回答道:“我正在盖一间教堂,这间教堂将成为村内人聚会的场所:所以我要仔细努力地完成它。”
若干年后,甲、乙还是一个砌墙的普通工人,而丙最后成为了一个优秀、知名的建筑师。
三个人的起点都是一样的:砌墙,盖房子。但三个人的归宿不一样,原因是甲和乙都没有更多的想法,重复做一个砌房子的工人,而丙有自己的思想,他倾注了自己的意识,他关注了砌房子的目标,变砌“墙”为盖“一间教堂”,其成长基因发生了与甲、乙不同的变化。所以人的成功与否、平凡与否,都由自己对事情的态度所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