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2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安塞腰鼓讲学稿导学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01:2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安塞腰鼓讲学稿导学案

十七、《安塞腰鼓》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安塞腰鼓诞生于黄土高原,是一种独特而优秀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在古代它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凯旋的欢迎曲,如今它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它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扫除生字障碍。
(1)注音
晦暗(      )  羁绊(     )   蓦然(     )  冗杂(     )  亢奋(    )   
戛然而止(     )    恬静(     ) 瞳仁(     )  磅礴(     )
(2)解释
晦暗:         
羁绊:         
蓦然:         
冗杂:      
亢奋:   
戛然而止:         
叹为观止:
3.《安塞腰鼓》这篇文章 粗犷、豪迈、激昂 ,我们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读了本文,你喜欢哪些句子,划出来。

二、课堂研讨
1、检查预习。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朗读指导: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接下来就是要读准节奏。要读准节奏,必须注意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还要分析课文的句式特点。句式特点存在着明显的文体差异,如散文、古体诗、词、赋、现代诗等皆有着明显的节奏特点。同时,在同一种文体中,不同的文章其节奏也有较大的差异,尤其是散文。本文以短句为主, 因而节奏较快。读准节奏以后还要注意音的轻重,这样才会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
(2)自由朗读,比赛朗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知内容: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请用“                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以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容。


(5)明结构: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多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且每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 请看是哪一句话?分别是哪个角度?




2、精读文章,品味语言
    寻美点。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找美点比赛。用“      美,你看(听)….”的句式或用“        好,好在        ”这一句式进行评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01:29:32 | 只看该作者

3、美读训练,明确主题
(1)可以模仿合唱的形式。1—4自然段和28—30自然段由女生读。5—27自然段主体部分老师朗读。其中,抒发赞美之情,音调最高亢的13、17、22、24自然段,由男生读。
(2)写出文中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话?


(3)本文所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4、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成诵。
三、课堂总结
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 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这篇文章是一首生命的和力量的赞歌。腰鼓自身,就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彻底的表现生命的阳刚之美,作者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笔力歌颂。既有对陕北高原土地和土地上生命的赞美,又有对我们这个从沉睡中觉醒、迈着雄健的步伐,不断走向繁荣的伟大祖国的礼赞!  

四、教学后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4: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