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新课标初中《历史与社会》《农耕文明的繁盛》同步测试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4-5-12 16:36
标题: 新课标初中《历史与社会》《农耕文明的繁盛》同步测试
教学参考  《农耕文明的繁盛》同步测试
浙江省苍南县龙港六中 陈民藩
一、选择题



1.《苏州府风俗考》中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此则材料反映了明代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使用机器生产



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C.行业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D.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解析】D 本题为史料辨析题,根据史料“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是指机工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这就是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的关系式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



2.“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是指



A.唐宋时期   B.明清时期 C.秦汉时期   D.元明时期



【解析】明朝至清朝前期,由于统治者不断调整措施,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取得巨大进步,超过了以往,达到了农耕文明的鼎盛时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情况。正确答案应为B



3.明清时期,“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说明了



A.松江地区棉纺织业比较发达



B.景德镇的制瓷业繁荣



C.松江地区丝织业比较发达



D.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解析】早在元朝松江就已经成为“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业中心。明清时期棉纺织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精美的松江布有很高的声誉。这句谚语主要是反映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比较发达。故此题正确答案应为A



4.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这一历史情景最早应出现在



A. 元朝后期                   B.明朝前期



C.明朝中期                    D.清朝前期



【解析】此题中的关键词是“雇佣”,材料中体现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就曾出现了这种生产关系的萌芽。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5.明朝中后期,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商品经济发达的



A.江南地区 B.广州 C.北京   D.中原地区



【解析】由于手工业的发展,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十分发达,故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因此,本题正确答案应为A



6.明清时期,商业活动十分频繁,商业贸易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



①农产品和手工制品大量投放市场,商品经济活跃



② 北京、南京等传统大城市日益繁荣,大批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商人、手工业者成为市镇人口的主体



③商业的地位和作用超过了农业,占据主体地位



④商人数量不断增长,出现了商帮,如晋商、徽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式选择题,只要排除一个即可。明清时期虽然农耕文明达到了鼎盛,但这一时期,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仍然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有题肢③是错误的。故此题答案应为B



7.明代万历年间,福建人陈振龙从菲律宾引进的原产南美洲的高产农作物是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甘薯



【解析】玉米和甘薯的故乡都在美洲,但不同的是甘薯是经菲律宾引入。故正确答案应为D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4-5-12 16:36
二、材料题

施复夫妇二人是苏州盛泽镇上的小户人家,养有一子,拥有一台织机,还养了几筐蚕,自己缫丝、织绸,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到十年,他们就添置了三四十台织机,成了大机户,雇人织绸,他们采用计时或计件方式向机工付酬。他们织出的绸缎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争相购买。
──冯梦龙《醒世恒言》

(1)施复夫妇的丝织生产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2)从这则故事中,你能推断出哪些结论?

答案:

(1)生产目的由自给自足变为生产商品,用于市场交换;劳动方式由自己劳动变为雇佣劳动;生产规模由小变大

(2)江南地区出现了新的手工工场形式;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存在雇佣关系。在江南地区出现的“机工”(资本家)和“机户”(工人)就已经存在着雇佣关系。从施复一家的经营规模变化可推测出当时江南地区商品经济是十分繁荣的。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