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摘要】
文本细读是一种根本性的阅读。它从阅读教学出发,为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服务。它可以张开学生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唤醒学生生命意识。通过反复诵读,咀嚼品味,比较欣赏,情境还原等方法把文本细读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对改变当前功利的、浮躁的语文教学状况,让阅读教学能够真正回归到本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文本细读 本质
目前,在应试教育还占主导的背景之下,阅读教学成为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似乎越来越突出。快餐式的阅读消费,让读者在“大众文化”的狂潮前面迷失了自我;程序式的阅读教学又使我们陷入思维概念化和机械化泥潭;为文字而文字,为考试而阅读的阅读教学更是使我们远离人文,失落了感情。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阅读教学虽然出现了一丝转机,但过多地关注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上的热闹,忽略了对文本的真正的阅读,浅表化、粗略化现象比比皆是。阅读教学依然是那样浮躁和急功近利。“花时最多,收效不高”的不争现实依然非常严峻。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就是仔细领会言语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与肌理,质疑隐藏在作品中的缝隙,感悟其中的意义,进入言语的灵魂世界,为学生更多感悟的提供可能性。因此,文本细读是一种根本性的阅读,它对改变当前功利的、浮躁的语文教学状况,让阅读教学能够真正回归到本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细读,张开学生想象的翅膀
想像能力是人们不可缺少的智力,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它能打破时空界限,跨越千古历史和万里地域,让思维飞翔到广远的时空和广阔的审美空间。
文本,就是作者把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和体验通过一整套语言文字符号传达出来。而阅读过程就是借助对文本语言的触摸把这种认识和体验转化为读者自己心中的认识和体验的过程。然而,由于语言的局限性,作者在表达的过程中,需表达的内容和与心中要表达的内容总是存在着一定距离,正是这种距离,留下了许多的空白,这为我们阅读教学带来了广阔的想像空间。文本细读不仅仅是引领学生把作者用文字所表现的“境”再现为自己脑海中的“境”,进而体会作者的胸中之“意”;同时,利用文本的“空白”,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对此作出解释,填补空白,从而使它成为一个可供人欣赏的丰满的审美对象。在细读中张开学生想像的翅膀,向文本的更深处漫溯,以此来丰富对文本的阅读体验,使想像的过程成为体验生命,感受生命的过程。
(二)细读,让思维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发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启发学生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思维力,无疑是我们阅读教学的主旋律。阅读不仅在于对文本理解、接受,而且还在于对文本的质疑、挑战、批判,以至于对文本的再创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多方面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等各种品质。
我们知道,任何文本,尤其是语文教材,每篇作品都会给学生留下许多二度创作的空间,或者说是与人们生活的联系点。只有细读,才能发现文本深处的关键点,才能引导学生去争鸣、去挑战、去创造。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潜能得到激活和发展,思维火花在阅读撞击中变得更加灿烂。
(三)细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阅读教学不仅是人的认识活动,而且也是人的情感活动。在阅读的文本世界里,“情”是流淌在心灵上的音乐;“爱”是开放在生命土地里的花朵。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血写成的,用情感浇铸的,那里有历史激荡的风云,有光明与黑暗的争斗,有成功欢乐的笑魇,有失败痛苦的叹息;有阳光、春花的娇人,有风暴、阴云的肆虐……总之,这里有着人类最丰富的情感的宝藏。只有细读,才能引领学生去拥抱自然,掬一捧清泉而痛饮,濯一次山溪而嬉戏;去交往伟人,聆听智慧的声音,感悟睿智的光芒;去作一次探求真理的跋涉,感动我的梦想,感动我的追求;去作一次心灵的旅游,寻觅那心中的期盼,那生命的渴望。学生的情感在细读中丰富起来。
(四)细读,唤醒学生生命意识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曾说:“在某种意义上,言语活动决定了我们所有其他的活动。”可以说,言语活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直接的体现。
阅读教学作为言语的活动的一种形式,应该有生命活动的投入。而文本细读的指向就是语言,确立语言本位意识,把理解语言作为人第二生命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把语言的赏析与生命意识的唤醒高度融合起来,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文本中的语言不再是干瘪的符号,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一种生命体验,情感唤起,理性思考的过程。在赏读这些精美语言的实践中,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律动,灵魂的唤醒,美感的唤起,心智的激发,从而使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得以提高,使健康个性得以发展,健使全人格得以形成。
在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将文本细读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呢?如何进行文本细读教学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阅读教学来谈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在反复诵读中入情入境。
诵读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也是培养语感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区别的标志就是书声朗朗。吕叔湘先生一直强调阅读教学“要从根本处做起”。依我看,这个“根本”就是“诵读”。只有读,才能在“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用不尽。”而真正的诵读则是对语言文字的直接触摸,通过反复触摸,走进了文本的语境,直抵作者的心灵。特别是我们的汉语,更是“具有特殊的灵活性和诗性特质”,词汇、句子本身具有节奏、旋律、色彩、结构等诸多审美因素,更需要诵读,因此文本细读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反反复复的读,形式多样的读,让学生沉浸在声音的世界里,直接感受语言的形式美和文章的情感美。
如学习朱自清的《春》,如果仅仅只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结构美”、“绘画美”,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体会到大量叠词、儿化音运用、短句和长句、整句和散句的交错,所构成的轻松明快、亲切柔和的节奏和韵律,把对文章“音乐美”的欣赏落到实处。如读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句中运用了三个叠词,我们可以变换着不同的语调、语速让学生读,还可以把叠词“偷偷”改成“偷着”,“嫩嫩的、绿绿的”改成“嫩绿的”对比着进行读。这样学生就能够真切感受到:叠词不仅能够加强语言描绘的形象性,使表达更生动,更能够舒缓语言节奏,增添语言柔和的音乐美。因此,课堂上反复诵读、灵活诵读,就能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真切触摸到作者的情感和灵魂。
(二) 在咀嚼品味中探幽发微
文本细读,必然指向言语本身。任何语言都只是一种表象的存在,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的思想和情感都隐藏在语言这一面纱之后。作家海明威在总结自己创作经验的时候,就曾经提出过著名的“冰山原则”,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而水面下的“八分之七”应该留给读者去感受。如果只是浮光掠影式的阅读,我们感知的往往只是水面上的“八分之一”,而水下的“八分之七”永远也不能发现。文本细读教学就是要对语言文字反复的咀嚼,品出这“八分之七”的“味”来,此“味”乃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情味、意味、理味、趣味、韵味。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语言中的关键处、矛盾处、悖情理处、有意味处和貌似无疑处激疑设问,引导学生对这些关键点进行品味、感悟和体验,从而“曲径通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
读杨绛的散文文章就像聆听一位历经沧桑而从容淡定的老人,娓娓叙述着人世百态。在教学《老王》时,文中有许多的地方具有深刻的暗示性,值得我们去细细地咀嚼,好好地品味。如在体会老王“不幸”时,有这样一处“有悖情理”的细节:“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杨绛问他“那里是不是他的家”,按常理应该回答“是”或“不是”。但他却答非所问,说“住那儿好多年了”,很显然这“有悖情理”。如果抓住这一点设问激疑,点燃学生的思维之火,就不难体会到“老王”只是把那塌败的小屋当作栖身之所,并没有当成“家”。因为“家”是充满温馨的港湾,而老王在这里有的只是形单影只的孤独和疾病缠身的凄苦。
(三)在比较欣赏中领悟个性
作家是依靠语言展现自己创作个性的。文学语言的个性化,是文学风格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作家潜心追求的目标之一。他们在创作时,凭借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对字词句进行独出心裁的选择和组合,以传达出自己独特的发现和感悟。因此,在细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词语、句式、语气、修辞,甚至标点符号等,采用选置换、删除、添补、调整等手段,进行对比辨析,从而体会作品遣词造句的准确、巧妙、传神等,使学生获得阅读的审美发现和审美愉悦。
如韩愈的《马说》是一篇借千里马的遭遇,揭露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的杂文。文中既有讽刺,又有批判;既有惋惜,又有愤慨。因此,在教学时,我以诵读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把握停顿、抓关键词“不”、句末叹词“也”读出语气,读出情感。整堂课在琅琅书声中领略到文章的精妙,感悟到作者的才思气质。
再如如笔者教学《老王》,“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 ’,‘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把它改换成直接叙述的形式:“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老王思想观念没有跟上形势,等他想明白了,组织却拒绝了他,因此最终成了单干户。”这样对比辨析,学生就容易体会到间接引用老王的话,能够更加真切而又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那就是对当时社会未能对一个凄苦的残疾人尽到责任和义务的讽刺和鞭挞。
(四)在情境还原中感受魅力
学生阅读实际就是一种“唤起、唤醒”的过程,作者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唤起、唤醒读者相关的情感体验。因此,在细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作品中的人、事、物、景,通过情境还原的方法,联想出相关的人、事、物、景,以便准确把握意象,丰富阅读的体验,感受文本独特的魅力。
1.还原生活情境
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从课文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以此感受文本的独特魅力。如欣赏朱自清《春》一文的“春草图”时,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联想自己在春天、在草地上的相关体验,学生自然会兴致高涨,能更好地感受春之美以及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2.还原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通过资料的引用作适当的延伸,借助语言文字的信息还原历史语境,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广远的时空。《陈涉世家》是节选自史学巨著《史记·陈涉世家》的前半部分,司马迁用“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笔法如实地描述了两千多年前爆发的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教学时把它放在当时特定历史语境中认识那段历史、那些人物以及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史学观,真正的让经典走进学生的心灵,为学生成长“打下精神的底子”。
3.还原文化语境。
文本是文化的载体,它往往是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得以呈现,而这些意象沉淀着一个民族长期来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因此,细读教学就是通过这些意象符号去感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如笔者在教学《惠子相梁》中“鹓雏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吃、非醴泉不饮”时,引入“梧桐”、“ 练实”、“醴泉”相关古诗文,理解这些意象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体会作者借这些美好的东西来衬托凤凰是高贵、贤德而又不同凡俗的高洁品质。
孙绍振教授曾说,不管在大学还是中学,文本细读都是一个重点,一个难点,也是一个薄弱环节。但对于每个语文教师来说,文本细读是一道无法绕过的坎,只有细读文本才能感受文本深处的美丽,发现文本的生命之美,也只有进行细读教学才能引导学生进入有效地阅读,让阅读教学的本质得以真正的回归。
【参考书目】
1.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2.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6
3.刘卫锋.文本细读方法散论[J],2008.3
4.王崧舟.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J] .(文本细读专辑),2008.7-8
5.肖川. 名师备课经验(语文)[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