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研文章──《创造文明的环境》课堂教学叙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5 15: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交流  珍惜纸片,创造文明
──《创造文明的环境》课堂教学叙事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菩提路小学 邹 丹
主要内容:教育无处不在。抓住有利机会,采取多种手段的教育方式,其效果远超单纯的说教。在品德教学中,抓住学生身边出现的意外状况,适时开展实践活动,就能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实施机会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品德与社会现实的结合。被撕破的纸张,这本是一件学生校园生活小事,却不是教师事先能预演的。这一真实的事例和情感碰撞虽不是偶然,但也难得!抓住这样的契机,变堵为引,给予孩子充分反思自己行为、自我教育的机会,变灌输为感悟,才能促进道德的内化。

关键字:纸片;机会教育;反思;实效性

品德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交融、智慧碰撞的地方,是孩子们张扬个性、释放童真的乐园。我认为教师如果能少些理性,多些情趣;少些限制,多些引导,一定可以实现“教育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目标。

为此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的品德能否通过一切契机,使教育深入孩子的心灵,从而真正实现“教育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促使孩子健康成长”这一目标?通常,教师对一些突发事件利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处理完也就完了,没有进一步地思考,并采取一定措施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教育,从而丧失了许多良好的教育机会。特别是德育方面,更需要教师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教育。教育无处不在,抓住一切机会教育学生,其效果比单纯的说教更好。经过反复实践总结,我发现作为品德教师,不但要善于发现机会,更要善于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悟,从而接受教育。

去年在执教《创造文明的环境》这一课的时候,我很庆幸我把握住了教育契机,让孩子们从心灵上真正获得认知,并学会成长。

《创造文明的环境》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课程四年级下册单元六主题三的课题三。课题下就有这样一个要求:“文明的社会靠每个人去建设,文明的生活靠每个人去创造,文明的秩序靠大家共同维护。让我们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而在课文中,有各种各样为了拥有健康文明环境,孩子们能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举例,以及一些不同场合的情景现象,需要孩子们抒发感受。最后还有一个《生活体验小报告》的设置。

这个课题光看内容是很容易掌握的,但要把目标落到实处,却存在较大困难。要从小树立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尊重他人等要求,班主任在班里早已三令五申。但我们不难发现,单纯说教并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在设计课的时候,我反复考量:我应该如何把握本课的教学?如何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促使孩子产生心灵的碰撞,从而达成目标呢?

那天美术课,学生需要使用彩色纸。才下课,罗棋就跑来告状:很多孩子没有带色纸,问最乐于助人的倩凝借,却因为争先恐后而把人家倩凝的一本完整的色纸本撕烂了,只剩下最残缺的几张留在本子上。大家都不要那几张,留给倩凝,因此把倩凝弄哭了。

我还没踏进教室的门槛,就听见教室里闹哄哄的,大家都在说自己做的手工多棒。却没有人去留意倩凝脸上复杂失落的表情,和那被撕破的正悲伤地躺在倩凝手上的色纸本。这样的情景分明告诉我:我们的孩子并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激,文明又从何谈起呢?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孩子们这时不正需要引导吗?这一意外是实现机会教育的好机会,而我从来就不愿意错过机会教育,所以我明白了我要如何上这节品德课了。

看到我,孩子们安静下来了。于是我请他们仔细观察倩凝的表情。看得出孩子们的表情是震惊的。孩子们终于看到了倩凝委屈、难过又带有气愤的神情。这时候,有的孩子脸微红,有的孩子微低头,有的孩子抿嘴唇……看得出来他们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而非毫不在乎。

我请倩凝说出她的心情,原来这色纸本是倩凝常年出外工作的爸爸送给倩凝的,做为她在全国舞蹈大赛中获奖的礼物,十分珍贵。看到同学们有困难,她很乐意帮忙,但她万万没有想到结果是这样。话还没说完,她哭了出来。这让其他孩子看傻了眼。

我说:“同学们,你们把信纸撕破了,把倩凝弄哭了,信纸一定也在哭,它会哭什么?”

孩子们畅所欲言,从中不难看出大家都意识到了撕破纸造成的后果,但并不够,我又追问:“既然已经破了,干脆把它扔掉吧!”当大部分孩子都沉默的时候,还有一把爱惜纸张的声音发自孩子的内心,并大声地说了出来:“老师,这样做不对。它虽然烂了,但还有用啊,还可以用来做草稿。”“对,就这样扔了也太浪费了,如果每次纸破了就扔掉,那我们怎么环保?”……慢慢的,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看法。于是我又点点头:“那要怎么利用它呢?”

孩子们纷纷献计献策,例如粘起来重新使用、做成装饰品、做草稿纸。真好,孩子们已经悟到轻易丢弃任何一张破碎的纸都是可惜的。孩子们都细心地提出自己的建议,人人参与其中,感受着挽救碎纸的快乐,弥补之前错误的做法。

除了让孩子懂得珍惜纸张,我还要让他们有更深层次的收获,明白借东西的礼仪,学会尊重他人,让“文明”进驻孩子的心扉。

于是问道:“倩凝,如果重新选择,你还愿意出借吗?”我在孩子们的心湖投下一颗石子。倩凝轻声回答:“我想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班上每个同学都是我的朋友,我帮助了他,我感到很快乐,所以我还是会借。”看见同学们很受感动的表情,我想请他们说说心里话。

也许是倩凝的胸襟让大家为之动容,好几个参与了抢夺彩色纸的孩子都一一向倩凝真诚地道了歉。瞧,这些表现不仅是他们的自我教育,对其他孩子也是一次道德的洗礼。我认为,讲文明,就必须让孩子们懂得每个人在公共场所中,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仅要想到自己,也要想到他人。如果每个同学都能够想到他人,努力去建设文明和谐的班级环境,那么,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就会使大家感到舒适、愉快,班级才会变得更加和谐而文明。

而此时,我决定把课堂导回《创造文明的环境》中去,于是轻柔地说:“对呀,孩子们,获得别人的帮助是幸福的。我们不仅要珍惜纸片,还要时刻建设创造文明的生活。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创造文明环境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小组内已经讨论开了。

同学们的亲身体验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了什么是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它给我们每个人的身心带来了怎样的快乐和享受。文明和谐的社会、文明和谐的生活、文明和谐的秩序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而这种文明的环境要靠我们每个人去创造。

我不仅想让孩子们感受到获得尊重的幸福,也想让他们体会文明环境,文明生活带给人的身心愉悦的感受。于是,一个个师生合作的情境又上演了。有参与清除街头小广告的行动,有遵守公共秩序的讨论,有请班上“垃圾虫”讲卫生的倡议,有公交车上助人为乐的情景创设。课后的《生活体验小报告》中,不出我意料的,大部分孩子都写上了这次纸张的事件。

至此,我的课堂目标也算完成了,“文明”的种子已经成功落户于孩子们的心灵里。孩子们知道文明和谐环境靠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并能为维护健康文明和谐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课后,回味着课堂里学生心灵中激荡起的阵阵涟漪,我被孩子的真诚和善良所感动了,看到下课后一个个创造文明环境的身影,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希望每一位同学,能真的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公共场所中做一个文明、有教养的小公民。

而在反思这节课的得失的时候,我很庆幸,我并没有措施这次意外,并利用这次机会,让孩子通过心灵冲撞,真切体会到何谓“文明”。

被撕破的纸张,这本是一件学生校园生活中经常会有的小事。却不是教师事先能预演的。一次意外背后的故事,也真实地在学生面前铺开。这一真实的事例和情感碰撞不是偶然,但也难得!抓住这样的契机,变堵为引,给予孩子充分反思自己行为、自我教育的机会,从而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他们参与事件,体验他人的情感,在无意中得到情感熏陶,并有所感悟,发自内心的顿悟道理,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正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说的:“变灌输为感悟,才能促进道德的内化。”

在孩子的生活中,会出现一些教学设计之外的状况,也许有的教师碍于师道尊严,用强行镇压的方式制止孩子们不理想的行为和言语,但这并不是长远之计,弊端并未消除,还会再次显现。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待意外状况,变堵为疏,效果会截然不同。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只有在孩子身边发生的事,才是孩子的体验。我认为教师应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引导孩子在思想上发生转变。 “让孩子们站出来做点事”。实践是孩子们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对错误的行为进行矫正的过程。教师引导孩子从身边小事做起,创设各种情境体会文明生活,这样不但让孩子有反思的空间,而且利于优秀的品德影响了孩子的内心。

我认为在品德教学中,抓住学生身边出现的意外状况,适时开展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品德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使之更为有针对性。我为自己尊重了学生情感的机智应变而高兴,正因为恰当地保护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我和学生都收获了更深刻的情感,让我们在课堂中一起成长。

参考资料:

1.秦榆:《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年.

2.张雪松:《淘气孩子成长60妙招》.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年.

3.周娴华,周达章:《走进学生的心灵──班主任工作案例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4.吴永军,王一军:《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诊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5.高峡:《伴你教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05: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