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构建农村初中语文有效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11:37: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构建农村初中语文有效课堂
琼海市烟塘中学    吴乾煌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尽力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各种学习、活动情境,引导他们认真观察、思考、操作、讨论,更多的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愿学、乐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   情境创设   学生   学习兴趣   有效

新课程改革已推行了多年,但新课程理念在许多农村学校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在绝大多数学校,做教师的依旧是一本教案、几支粉笔,做学生的依旧是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依旧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填鸭式,满堂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折断了学生想象的翅膀,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到头来,教师忙得焦头烂额,学生累得苦不堪言,教学活动收效甚微。因此,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建农村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怎样才能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教学情景简单谈几点:
一、创设导语情景   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教育家也主张这个“乐学原则”。 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十分肯定的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经深有感触地总结说:“优秀的教师无不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入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他们的巨大的潜能,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可见,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是语文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导入新课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
在讲授《春》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放飞季节的候鸟,春悄然栖息在蝴蝶的翅膀,春草、春花、春风和春雨,展示了美丽和活力,驱走了残冬的寒意,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我们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伴着桔红色的希冀,点燃五彩斑斓的人生,那么,春天真的这么美吗?我们今天来看一下朱自清笔下的《春》。”当然在说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加入自己适当的语调、优美的语音和深厚的感情,来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强烈的共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11:37:09 | 只看该作者

比如:在讲余光中的《乡愁》这一课时,设置这样的导语:思乡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有道是“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人亲”,思乡之情一直在人们心头盘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写出了漂泊他乡的游子们的无尽乡愁,响彻古今。乡愁就像一首饱含深情的老歌,愈唱愈难忘,那旋律一直在人们脑际回荡。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余光中的《乡愁》,让我们认真品味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浓郁的思乡之情。这导语能容易就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很快就融入了课文的学习中,融入了浓郁的思乡情中。
    导语引古博今,讲得生动活泼,热烈精彩,妙趣横生,学生听得神思飞越,如痴如醉,欲罢不能,那么课堂上出现的将是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活泼热烈的教学场景。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巧妙的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益处的,往往能明显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创设媒体情景   渲染学习气氛
   农村学校条件落后,地处偏僻,信息闭塞,但通过“教育均衡发展”,基本上拥有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设备,我们绝不能让其当摆设、装门面,而是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做到物尽其用,而且“好钢用在刀刃上”。
学生的兴趣源自于具体情境,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使学生觉得“学而有味”,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创设语文情景,画面、音乐对渲染情境,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是一种重要手段。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都是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如果能把画面、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感官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教《钱塘湖春行》时,先让学生凝神听课文录音,再放一段春意盎然的视频——那如茵的绿草,荡漾的碧波,烂漫的春花,莺歌燕舞,马啼轻快,处处流露着早春的信息,再加上优美的旋律,即使是基础差的学生也能从中感受到春意绵绵;领悟力强的学生则会如痴如醉。在此基础上领会诗意,背诵全诗就轻松自如了。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领悟的兴趣和快感,也陶冶了他们的审美情操。
又如在教《我的叔叔于勒》时,为了突菲利普夫好贪婪无耻、见利忘义的性格特点,我将菲利普夫妇躲避于勒的场景用多媒体播放,让学生体会莫泊桑在反面人物身上深刻揭露假恶丑,实际上就是在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进而提高鉴别能力。又借助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教育,借助课文优美的语言把蕴含的意蕴挖掘出来,激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其思想上得到启迪情感上得到满足,从而产生美的体验。
总之,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创设出浓郁的媒体情景,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训练智能。
    三、创设竞争情景  挖掘学生潜力
    开展适度的竞争性学习,激发和满足学生的争强好胜心,使其获得成就感,使活动变得富有刺激性、挑战性,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我在任课班级坚持实行“语文学习小组竞赛”活动,将学生划分成六个“语文学习小组”,每小组设组长一人,依据学习成绩不定期地轮换。把学生的读书、古诗词背诵、课前讲故事、作业质量、单元考试成绩等都纳入学习小组的竞赛内容,每月一小结,每学期一总结。此举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的成绩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我们还可以举办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这些活动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举办些游园活动,演讲、歌咏比赛,讲故事等。这样可促使学生重温课文内容,巩固了所学课文的内容。对于《花木兰》的学习,我是让“学习小组”的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学生感到好玩,因而非常乐于参加。在学生的活动中,我也很好地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因此,提供给学生一些显示才能的机会和场地,这样就会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用心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想象和思维,促使智力和语文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
(2)《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点浅见》 载自21世纪教育网
(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载自 和讯博客
(4) 魏  霜《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5) 程明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4 18: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