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命题、定理、证明》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初稿:王新华(安徽省巢湖市散兵中心学校) 修改:张永超(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室) 审校:夏晓华(安徽省庐江县第三中学)
1.教材分析 本小节教科书通过列举学过的一些对某一件事情作出判断的语句引入新课内容,所举的例子包括了命题叙述的几种不同情况:“如果…,那么…”形式;条件、结论明显的简化叙述;条件、结论不明显的简化叙述等.让学生从这些学过的语句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进而给出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结构. 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今后学习推理论证的必备知识之一.如何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呢?教科书对此分情况进行了说明.对于“如果…,那么…”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对于题设和结论不明显的命题,可以通过将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来分析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由于命题有真、假之分,所以教科书最后给出真命题和假命题的定义.学生已经熟悉很多真命题,对假命题比较生疏,所以教科书专门列举了一些假命题的例子.教学时要注意结合真、假命题的例子对照讲解,让学生理解真、假命题的区别.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找出命题的题设与结论,教学难点是找出题设和结论不明显命题的题设与结论. 2.重难点突破 (1)找出命题的题设与结论 突破建议: ①熟悉命题的叙述方式.根据情况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ⅰ)命题是用“如果…,那么…”形式叙述的.比如,“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这个命题中,“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 ⅱ)没有写出“如果…,那么…”形式的命题,如“等角的补角相等”这样的命题,它的题设和结论不明显,为了分清它的题设和结论,首先要明确它是由两个部分(题设和结论)组成的;其次要分析这个命题是什么已知事项推出了什么结论;最后将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因为“等角的补角相等”是研究两个相等的角,它们的补角具有相等这一性质,因此,将其改写为“如果…,那么…”形式是:“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的补角也相等”. ⅲ)对于“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这个命题,“如果”前面这句话“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实际上是命题的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和“如果”后接的部分一并是题设,“这两条直线平行”是结论.这类命题,只要画出图形,“题设”和“结论”就可以用符号语言简明地表示出来: 如图,题设:∠1=∠2,结论: ∥ . ②多做练习,必要时要结合图形来区分;常做练习,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体会. 例1.写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2)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内错角相等; (3)如果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那么结果仍是等式; (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5)同旁内角互补. 解析:本题考查命题的意义及结构.第(1)、(2)、(3)三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比较明显,第(4)、(5)两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不明显,需要仔细分析,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再找出题设和结论. (1)题设:两个角相等,结论:它们是对顶角; (2)题设: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结论:内错角相等; (3)题设: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论:结果仍是等式; (4)先将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即“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为0”,则题设是: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结论是:这两个数的和为0; (5)先将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即“如果两个角是同旁内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则题设是:两个角是同旁内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 例2.一位同学将“对顶角相等”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写成“如果对顶角,那么相等”,来找命题的题设和结论,这种改法正确吗?若不正确,请你写出正确的改法. 解析:本题考查命题的结构与题设、结论的辨认.需要注意的是,在用“如果…,那么…”的形式改写一个命题时,“如果”后面应是一个句子,而“对顶角”是一个词语,改写题设时有时需要补充一些词语,使之成为一个句子,如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同样地,“那么”后面也不能只写一个词语“相等”,而应写成一个句子“这两个角相等”,所以“对顶角相等”应改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这样改写后,很容易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本题的答案是: 这种改法不正确,正确的改法应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