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5第二课时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1:4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说教材
这是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围绕房间及房间中的家具陈设这一主题,运用There be句型简单介绍房间里的物品,如:There is a big closet . There are two end tables .
My own room这一堂课是对话课,对话课是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环节。对话课的作用首先是为第三堂课提供话题和语境。由于整个单元都是围绕一个话题操练特定的功能项目,对话课又具有为今后的学习扫清语言和文化障碍的作用。
本堂课的重点在于能让学生熟练运用句型There be描述房间里的物品.难点在于能使学生正确使用句式的单、复数形式及其长句的表达方法。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英语描述一个房间及里面的物品,能够相互交流。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Let’s try部分,利用听力活动进一步熟悉新词和引入新句型。 Let’s talk部分,呈现新句型,提供小图进行替换练习,鼓励学生灵活运用。
2 能力目标:能够听懂、会说本课对话并能做替换练习;能够听、说、认读句型There is a …/There are …并能在情境中正确运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英语表达物品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其与他人合作学习的品质。 4 德育目标:通过描述房间,展示房间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做家务的良好习惯。
二、说教法
   为了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图片和多媒体课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迎合小学生的特点,注重学科的整合,让他们边画边学,不断操练重点句子,达到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愉快的气氛中激发兴趣,掌握知识。在操练阶段,我运用观察法,多媒体辅助法等,在学生中开展小组合作,任务型活动,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说学法
   学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总结。以新课标要求为目标,本着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理念,这节课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观察了之后表达。第二采用情景教学法,设置各种不同的情景,如让学生在在教室里或者在教师出示的图片里找到你想要表达的事物,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激发了学生想说的愿望。同时我采用小组活动学习法,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学生互相交流、切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及交流的意义,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品质。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新课导入(Warm-up /Revision):
1)Teacher says “Yesterday we learned some words about the furniture of room .Let’s revise them .Which words can you find in the picture ?”and the teacher put the word card on the blackboard . 通过让学生在图片中找一找学过的单词,重点复习了上一堂课有关房间家具的词汇如curtain,closet ,mirror ,end table ,trash bin,air-conditioner,为教学新课做好铺垫,教师把漂亮的单词卡片贴在黑板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做Let’s try练习:
首先让学生说说两幅图的不同,引导学生用句型I can see a …in picture 1/picture 2.接着学生打开课本第59页,教师放录音,学生听音、选择,做Listen and circle的练习。这一部分是利用听力活动进一步让学生巩固新词和为引入新句型做铺垫。
第二步新课讲解(Presentation):
1)教学句型There is …
a 课件出示教师的一间房间,其中摆有mirror ,closet ,air-conditioner ,end tables ,curtains ,lights等物品。让学生说一说在房间里都看见了什么I can see…,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引出句型:There is a big closet .在这一部分中从旧句型I can see …导入到新句型There is a …的学习,比较自然,学生容易接受。
b 操练新句型。利用课件上的图片,学生进行造句练习,操练物品由少至多,教师引导学生注意a ,an ,and 的正确使用。在这一部分中,新句型呈现后,引导学生自己表达,把教师的语言输入转为学生的语言输出,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
2)教学句型There are…
a 课件上的图片发生变化,教师指着房间继续问What can you see in my room now?教师有意用鼠标指向end table .Students say ”There is an end table .”(课件变动:不断多出end tables )Teacher says NO .1 ,2 ,there are two end tables .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主动说出There are six lights .在这部一部分中,从单数句型There is a …到复数句型There are …,比较恰当,学生容易理解。
b 操练新句型.用课件出示end tables ,lights ,curtains 等物品,学生操练There are句型.
c 用课件出示Sarah’s room, 图片中包含a mirror ,a trash bin 和two end tables等 ,学生进行There is ,There are 的综合练说。教师引导学生加上new,yellow ,two  等修饰语。 在这一部分中,单复数的综合操练,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三部练习(Practise):
练习一:让学生在教室内或是书包里找到想要表达的物品,运用There be 句型给同学们呈现出来。这一部分对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大,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做到学以致用。
练习二:Talk and draw  教师问学生有没有自己的房间,有些学生回答YES,有些学生回答NO.这时教师让两名学生一组,一名学生想象自己未来的房间,另一名学生根据他所描述的画出相应的房间,最后看描述与绘画的结果是否一致。通过这个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句型,而且还给有绘画才能的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体现了学科整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倡自主合作式的学习,营造了一个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
练习三:教师让已经有自己房间的同学拿出房间的照片介绍给全班的同学,选出哪一个是最受学生们喜欢的房间。在这一部分要注意引导学生要讲究房间整洁、干净。此活动是对本课主要句型的综合运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第四部分巩固、小结并布置作业
1)让学生带着问题“What’s Sarah’s room like?”观看Let’s talk 的flah动画,并且回答问题。通过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录音,训练学生的听力。
2)归纳总结(conclusion):让学生主动说出这一堂课学到了什么。归纳总结简单明了,让学生自主发挥,自我求知,促进学生思维的活泼和才能的发挥,使得记忆更加深刻,知识更加牢固。
3)家庭作业(Homework):给每个房间的物品贴上英语标签,并向家人描述房间里的物品。巩固所学语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教学活动向课外延伸,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说五、评价
在这节课上,我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出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提供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我设置了尽量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组织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并创设出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发展合作精神。在这一课时的设计上我突出了一个“实”字,即是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利用单词卡片复习家具的单词到以图片呈现引入新授课的句型,再到以自己的家创设情景突破重难点,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与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活动。
六、说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我是在导入与新课呈现,练习三个环节中进行的。包括课题与新授句子,以及上堂课的单词和学生的图片一起完成板书,把整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再次呈现,既丰富多彩又大方得体,较好地体现了课堂的整体性,使学生的作品能在黑板上呈现,给予学生鼓励。  
英语教学应提倡“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学和用是一个整体。这节课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我所设计的每一个教学游戏活动始终将学生置于一种自主、和谐、轻松的自然学习氛围中,从而使学生在不断地习得和使用语言中将语言知识内化,为学生自我求知、自我获取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才能的发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1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8 17: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