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自私怎么办?家长老师应该如何改正这个缺点
孩子自私、小气的毛病不管是怎样形成的,都是可以改正的,关键是父母要用心,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改正这些缺点,弥补不足。自私和小气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自己的东西不肯让别人动一下,害怕别人借去不还。
有一次我们在测验时,孩子的铅笔忽然断了笔芯,身边恰恰没有卷笔刀,他急得团团转。结果还是旁边的小朋友把卷笔刀借给他用,这才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这件事给他影响不小。我们借这件小事启发他,我说:"你看看,你如果不帮助小朋友,下次再也没有人帮你了,与别人分享,就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 。"孩子会记住你的这句话,同时他的心理也会慢慢发生了变化。从此以后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在生活中的一些细小事情当中发现孩子已不像以前那么自私了,有什么玩具也能和伙伴一起交换着玩了
或者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他自私,你也自私一下。让他知道,人人都像他那样,会是什么结果。比如,不与人分享吃的东西,下次你买了吃的东西,也不给他吃看他怎么办,趁机教育他,他是可以明白的。次数多了,自然就学会分享了。
在入园前,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困惑, 宝宝快上幼儿园了,平时在家里从来不知道照顾别人,爷爷奶奶太宠爱他了,太自私了,这样上幼儿园该如何与同伴相处呢?家长朋友,我首先说到的是:请您以身作则,没其它直径,赶快帮他改正过来,三岁定八十。
贝克汉姆:从“赌局”中领悟父亲的良苦用心。有谁统计过,贝克汉姆在球场上到底吸引过多少人的目光?每当这位世界顶级球星的身影出现在球场,无数的尖叫声立刻响遍全场,相机快门也闪个不停。小贝从3岁就开始踢球,尽管那时还是“玩”球多于“练”球,但父亲一直苦心培训他,顽皮的他渐渐奠定了对足球事业的热爱。
上小学时,小贝跟父亲之间甚至还约定了一个常规“赌局”:如果小贝能站在禁区边不助跑射门,每次把球踢中门柱,就能从父亲那儿赚到50个便士。总是赢到零花钱的小贝很开心,直到长大成人后他才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所以做父母的要“狠心”点去做,只有心狠一点。要是时间宽裕,采用潜移默化,小孩是大人的镜子,应该多让小孩慢慢和别的小孩多多接触,去去亲子乐园。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表现出宽容,这样,小孩慢慢会学过去的。还有,要是有人来自己家做客,事先要告诉自己的朋友不要对小孩客气,否则最好不要在家里会见客人或者亲友。至于爷爷奶奶,自己宠没关系,要是损害别人宠爱自己的孩子就不可以,一定要及时严惩。对别人,宁肯教训自己的孩子,也不能错怪别人的孩子。
自私的孩子常常令父母手足无措,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从小学会带着热情去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时让他体会真正的快乐,从而感受到人生的意义。为此,首先要求父母做到以下两点:1、温和处理孩子的自私、攻击行为攻击性强的孩子常常抢夺别人的东西,这时应当剥夺他由不良行为获得的“战利品”。身为父母应该立即清楚、明白地告诉他,周围人的不满,使孩子明白自己这么做是不对的,而且后果也不好。“冷处理”比较适用,进行高度的塑造,由此使孩子逐渐减少不良行为、增强友好行为。严重侵犯行为发生时,应当立即制止,同时表示自己的失望和生气。可以采用不理不睬、暂时让他感到不再爱他,直到他愿意承认错误并道歉的方式进行惩罚。在惩罚过程中,一定要给孩子讲明“为什么”和“以后该怎么做”。2、引导孩子学习关心和帮助他人,平时让孩子学会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告诉他哪些行为、表情,是寻求帮助的信号,教孩子首先清楚他人的需要。而修正自己的行为不影响他人也是主要的训练,教会他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及合作,让孩子尝试去帮助人。
曾经有个孩子从不帮助人,邻家的小朋友丢了玩具,恰好他看到了,但是却无视地走了过去。聪明的妈妈利用了这个机会想教育一下孩子,便要求孩子拿起玩具还回了小朋友家,在他受到了对方的感激和表扬后,他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是一个举手之劳,却能给别人带来多大的方便,人人都应该学会帮助别人,与别人分享,这样就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事实的教育是最深刻也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教育。
西方教育与中国的差异
一、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西方国家育儿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要从小就形成自立的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而独立生活能力来自从小的锻炼。所谓锻炼是多方面的,诸如劳动锻 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的锻炼等等。但最根本的是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发展各自的才能与特长,增长才智,并形成刻苦、节俭等品质。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促其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无私公民。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育儿观有很大不同。中国的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基于这种企盼,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成长 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一句话,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为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学习好,能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由此看出,中国家长的育儿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这些都足以能体现出人人都只为自己的表现,所以孩子们都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坏习惯,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做父母的一手造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