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5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21:1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南区九年制学校  陈玉成
内容摘要: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要靠学校教育、教师引领、家庭监管、社会氛围各方面的共同教育,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掌握良好的教育方法,才能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学校教育 家庭监管 社会氛围 从小培养 良好习惯
小学生的好习惯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养成的,而良好的习惯是小学生在小学生涯中必须要养成的,这是一个艰难切漫长的过程。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除了学生本身主动的在学习生活和日常活动中要进行一点一滴的积累,并且依照一定的标准及时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判断,改正,和反省之外,更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运用正确的原则和方法,起到一个监督,评判,并纠正的作用。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规范,训练,矫正和强化。同时,也学要学校的积极配合。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场所,需要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来配合教师的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氛围,有助于加快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另外,家庭风气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家庭和学校应该形成统一的习惯养成计划,并在良好的社会风气下,共同为学生的好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不仅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且要突出个人的性格特点。
   一、学校履行教育义务
首先,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应绿化、美化校园,使校园环境优美整洁,充分发挥学校环境的育人作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师生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就会增强。让健康、向上、优美的校园环境在陶冶学生情操、创建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次,组建良好的班集体。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良好的班集体犹如一个大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学校应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教室的四周,重视每个教室的布置,在教育中应设有评比栏、特色班报专栏,还有图书角等等。不仅如此,还要加强班级管理,深入细致地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班风,协调好班级各个方面的教育力量,保持教育的一致性。班集体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每个学生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所以,组建良好的班集体十分重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导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做人,怎样生活,随时让学生优化自己的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最后,制定严格的校规校纪。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应充分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具体的行为规范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和需要,从而使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的校训一定要积极向上,让孩子在学校严明的教育理念下健康成长。每周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养成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全校性的传统教育活动,定期举行相关的主题班会,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每一周都应进行卫生、纪律评比,并有相应的流动红旗,这样可以激励孩子奋发向上、刻苦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努力做到最好,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有力保证就是严格的校规校纪。
   二、教师发挥引导作用
第一,以身作则,榜样示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到表率作用,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还要不断激励学生,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行为规范的有效形式是为学生树立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的观察和模仿能力较强,进行榜样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榜样身上获得道德的启迪,自然而然的理解、认同一定的要求和规范,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应经常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让他们学习故事中人物的优良品质。教师还要从学生中树立榜样,让他们从身边的人身上学习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如此,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行为养成也十分重要,身教胜于言教,所以教师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用榜样的力量促使学生不断的进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21:19:1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每个学生的性格和兴趣爱好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再加以正确的引导,习惯是在不断重复和练习中逐渐形成的。所以,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时常督促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耐心教导,持之以恒。小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需要的是教师的恒心和耐心。孩子思想及行为上的转化是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水滴石穿”一样,并非力量大,而是功夫深。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及时加以改正,进行耐心的劝导,使学生明辨是非,理解并接受教师的教导,并且加以改正。相信在这样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训练中,学生身上的坏习惯会逐渐变为好习惯的。
第四,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学会合作。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班集体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样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在集体生活中,教师应培养小学生具备集体的荣誉感,让每个学生都知道个人表现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集体的荣誉。这样他们就会逐渐克服自己身上的缺点,形成良好的习惯。每个小学生都应具有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这样不仅使孩子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看到他人的长处,取长补短,促进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第五,以人为本,倾注师爱。教师应做到理解、信任、关心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并且能“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不应只看到学生身上的不足,而是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的进步进行适当的表扬,这样学生受到鼓励之后就会加倍努力的完善自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逐渐把缺点转变为优点。对于学生来说严厉的批评有时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相反如果以关爱之心对学生进行教导反倒能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进而养成更好的习惯。
第六,加强监督,形成制度。小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可能由于意志不够坚定不能坚持,因而形成了“反复”的特点。教师应制定出适当的管理制度随时督促、提醒学生,并对他们进行循环反复,逐渐加深的训练。每个班级都应建立一套长期督促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检查制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检查和评比。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自觉化,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让同学们之间也可以相互督促,共同进步,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七,常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自我调控。教师应与家长在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方面形成共识,通过家长会、家访的方式与家长相互交换意见,在学校和家中都能对孩子进行相应的习惯养成教育。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让孩子不断地完善自我。教师应在实际行动中引导学生的强化认识,自觉的调整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言行。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严于律己,并且不断的鼓励自己,要有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并且坚持到底。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不断适时的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习惯形成过程中需要改进的行为,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找出自身的缺点并能不断地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21:19:15 | 只看该作者

第八,在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来养成好习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预习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在各个学科之间都贯穿思想品德教育,进而形成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各科教材中挖掘思想品德的渗透点,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家庭尽到监管责任
作为父母不仅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要在行为习惯和言谈举止方面为孩子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家长内部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家长要用真诚、平等、民主的态度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让孩子与家长成为知心朋友。只有这样父母才会知道孩子心理在想些什么,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才会第一时间的指出他们的缺点与不足,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不要只在乎孩子一方面的发展,重智育而轻德育,学习知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不是主要的内容。如果一个人只有过硬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无半点生活常识,这样他将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只有智育与德育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待孩子的言行举止应结合他们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的摆事实、讲道理、进行分析、讨论后要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孩子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让他们视自己为良师益友,让他们在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中成长。家长应经常与孩子相互沟通,与他们成为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会与孩子相处的更加融洽。
家长还应常与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进而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老师一起制定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计划。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只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及时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再经常与老师沟通,才会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社会对小学生的影响是与学校和家庭有所不同的,学校与家庭是老师与家长掌握主动权去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在社会中是小学生自己去探求未知的世界,自己去学习体验一切,这两者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社会中形成的主观意识都是小学生自己发现的,他们并不知道是对是错,不良的社会风气会影响到孩子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而在学校和家里,父母和老师会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及时进行说服教育,让他们能马上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所以,社会所营造的氛围对小学生的成长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现在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早已走进了千家万户。电脑和网络在给孩子带来欢乐地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危害,比如:有些孩子沉迷于上网聊天、电子游戏、有许多不健康的网站改变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所以,各类网站应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为广大的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各类书刊、报刊要多发行一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教育性相统一的读物,努力为青少年提高素质和开阔视野贡献出一份力量。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很丰富的今天,学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学习会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他们会用利用自己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才会推进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程。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可把小学生习惯的表现内容分为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包括学校教育、教师的指导、父母的教养和社会风气等。小学生的好习惯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养成的,需要学校履行教育义务、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家庭尽到监管责任和社会营造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成为他们享用一生的宝贵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4 20: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