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读课文,思考:
(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
(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回击楚王的?结果又怎样?
(3)理解文中两个“水土不同”的意思?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放在结尾处有什么作用?
3、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你喜欢故事中的晏子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整体感知故事中的人和事,理清文章的脉络,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
三、学生自学,小组内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1-3自然段,体会晏子的“聪明”。
(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画出文中有关句子;
(2)晏子是如何反驳楚王的,结果怎么样?文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这一问题?
(3)读读晏子的话,想一想你体会到什么?
2、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感知晏子的“机智”。
(1)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的态度?
(2)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文中的句子转变成四字词语:举袖成云、挥汗如雨、摩肩接踵、欺君之罪等。
(3)晏子是怎样回击楚王的侮辱的?
(4)面对楚王的再次侮辱,晏子针锋相对,巧妙反驳,这样的场面真是既紧张又精彩。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用表演来再现当时的情景?(两人一小组,要把你们当时观察到的晏子和楚王等人的动作、神态、语气通过表演体现出来。)
(5)学生表演,师生相机点评。
(设计意图:表演是体验课文内容的方式之一,表演是为理解内容服务的,是活用文本的体现,能使更多的学生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