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901|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下载(第十二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2: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套资源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文字版可以直接观看,如果需要下载此套教科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下载(第十二册)的附件,请直接拉到本帖子最后一页的最后一帖链接中下载DOC附件即可!如只是浏览参考一下该资源,则无需下载附件!


小学语文教科版第十二册教案
教材分析
(一)识字与写字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书写工整,有一定的速度。
(二)阅读: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借助字典阅读,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体会各种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懂得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积累习作素材,学写读书笔记和应用文,修改自己的习作,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
(四)口语交际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 分站www.fydaxue.com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转述,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在交际中做到语言美。
(五)综合性学习
初步了解寻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运动员的顽强拼搏精神”为主题,编排了《勇攀高峰》和《苦练》两篇主体课文。在“快乐读书屋”中选编了《马拉松的故事》和《“足球之王贝利 》两篇阅读课文,任务设计不同的球星的体育拼搏事例 “能说会写”紧扣单元主题,安排了口语交际和习作,明白在交往中应持的态度。习作要求结合主体课文,联系实际写一篇体育赛事,“语文七色光”围绕单元的主体编排,使学习内容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教学目标:
1.重视语文学习的育人功能,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运用典型事例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
2.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做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品味语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思路:
1.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课文中人物的典型事迹进行描写,体会人物的情感和品质,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2.“语文七色光”的教学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鼓动学生多多阅读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故事和文章,并展开交流活动,提高语文素质。
1.勇攀高峰
时间: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人公是邓亚萍,课文通过典型的事例,记叙了邓亚萍的成长历程。赞颂了她面对挫折不气馁,勇于克服困难,在体育事业上顽强拼搏、刻苦训练勇于攀登体育高峰的精神。
学情分析:同学们对邓亚萍并不陌生,但对她的成长历程并不了解,在提前预习时,应布置学生在网上查一查她的事迹,以便加强对其精神品质的了解。
教学目标: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3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能力: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用具体的明星事迹表现体育精神的主旨的表达方法。
情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邓亚萍自强不息、敢打敢拼的可贵精神。
重点:体会邓亚萍在乒乓球事业的成长历程。
难点:学习用典型事件表现主人公的风采与品格的写作方法。
教法:读中感悟  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搜集相关资料及课件。
流程:组织教学
一、导入新课:邓亚萍事迹简介(多媒体)出示,汇报搜集的资料。
二、整体把握,感知事件。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想一想课文记叙了邓亚萍在乒乓事业上的成长的哪几件事,把事件概括地批注在书上。
3.重点阅读,品味文章中邓亚萍的可贵的自强不息、敢打敢拼的体育精神。
(1)首先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接下来相互交流所画的句子,讨论自己对这些句子的体会;最后,在班级展开交流。
(2)在引导学生体会上述句子时,要把体会和朗读结合起来,做到默读中体会,用朗读加深体会,在朗读中表达情感。
4.玩味细节,丰富邓亚萍的拼搏形象。
(1)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子以后,让学生再读课文。
(2)找一找课文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描写,进行朗读,展开想象。
5.深情朗读,表达对邓亚萍的敬意。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读的地方,自由朗读,读出感情。
(2)指名读
(3)接替读
(4)分角色读
(5)全班读课文结尾的一段
6.回顾阅读,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
(1)启发学生,读完了课文,我们再回头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2)让学生思考:课文中叙述的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从本文中还领悟到了哪些表达方法?
(3)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小结。
三、积累内化:
1.把读课文后获得的启迪或感受写下来。可以写在课文旁,也可以写在另外的笔记上。
2.把文中新出现的词语抄写在“自选词句”栏中。
四、迁移练习:
1.识字练习,连写课后11个生字。
2.背诵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作业:
(1)课外阅读邓亚萍的其它故事。
(2)选取课文中的某一个场面,编写成小品演一演。
板书:
1.勇攀高峰
                两次受挫   
刻苦训练
勇攀高峰                    
               力挫狂澜      女队夺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2:50:00 | 只看该作者
绝不服输      顽强拼搏
教学反思:  



2.苦练
时间:
教材分析:本文节选自鲁光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文中记录了陈招娣在排球训练中,几次罢练,最终克服困难,理智回归训练的故事,歌颂了她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学情分析:有的学生对陈招娣并不了解,课前需布置学生查一下有关她的资料。
教学目标: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4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
能力目标:在阅读中学习作者用典型事例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陈招娣罢练及继续训练时的倔强性格。
重、难点:朗读课文,从课文对陈招娣罢练及继续训练细节描写中,体会女排姑娘的永不服输的顽强拼搏精神。
教法:自读感悟
教具:有陈招娣的图片、课件
流程:
组织教学:
一、导入新课,用背景资料激发阅读兴趣(多媒体出示)
同学们中国女排在世界上的赛事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背后他们付出多少辛苦你知道吗?其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天,我们来了解女排其中的一名成员——陈招娣的故事,她是如何苦练的。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初谈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读通课文后,可让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三、研读重点,感受陈招娣的训练吃苦耐劳的顽强拼搏的品质。
(1)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女排训练辛苦的的句子,围绕课文后的第一个思考题来进行。
(2)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场面,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先自己体会,再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课文最后九个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
a.先让学生试着自己怎么读,再把自己的体会和大家交流。
b.反复朗读,读出人物的真情,最后让学生汇报朗读。
c.教师范读。
三、整体回顾,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2.在笔记本上简要地写一写自己了解的陈招娣。
四、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要读准9个生字的读音。
2.读下面的句子,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招娣迈动了脚步了。不过,她(   )往前走,(    )来个向后转,步子(   )猛,动作(  )冲。
3.小练笔:学习作者写典型事迹细节的写法。描写生活中的某个场面。
五、实践活动。1.选取课文中的一个场景,演一演。
2.课外阅读女排在赛场上拼搏的其它故事。
六.作业:抄写本文佳句。在练习册中自选两道题。
板书:      
人物   事件   过程
                                         主动请求加练
苦练        陈招娣     一次加练     首次累倒  罢练
再次累倒   罢练
理智回归  完成训练
教学反思:



快乐读书屋一:
                        马拉松的故事
时间:
教材分析:课文记叙了雅典士兵菲地皮茨在马拉松战役中3次长途奔跑传递战争信息,因体力耗尽而牺牲。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爱国者,将其奔跑的距离定为奥运会长袍比赛中的马拉松赛跑。故事传递这样的思想:奥运会比赛表现人类共同的心愿——对祖国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对自由的追求。
学情分析:学生能够自学读懂此文,大对此文的立意不一定挖掘太深,教师要加以引导。
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三个生字,积累课文中有启发意义的句子
能力目标:读懂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感悟奥运比赛项目中表现人类的共同心愿——对祖国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对自由的追求。
重、难点:抓住菲地皮茨三次传递战争信息的故事,理解奥运的精神品质。
教具:搜集资料
教法:读出感悟。学法:自主探究。
流程:
1.组织教法: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研读课题,质疑。
3.让学生自由读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在读中认识生字,并将不认识的生字所带出来的词画出记号。
读一读,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通读全文,把课文读流利。
4.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写在课本上。
5.指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读课文
(1)默读、填表:
事件        人物表现
第一次报信
第二次报信
第三次报信         


(2)          讨论:菲地皮茨是一个怎样的人?
(3)          从他的表现中你获得了什么启迪?
6.读了这个故事,请学生用一句话表达对人物的赞美。
7.积累内化:
(1)        识字:准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
(2)复述这个故事。
8作业:请学生在课外阅读更菲地皮茨的故事。
板书:            
马拉松的地理位置
马拉松的故事.  菲地皮茨三次传递战争信息的故事                          
               将菲地皮茨长跑的距离定为马拉松赛跑


“足球之王”贝利
时间:
教材分析:课文讲述了“足球之王”贝利精湛的球艺,总结了贝利一生对足球事业的贡献。课文按总——分——总的模式写的,表现了贝利在体育上的顽强拼搏的精神,说明体育事业属于全人类的。
学情分析:学生喜欢足球明星,尤其足球之王——贝利,学习此文,能激起学生对足球体育事业的热爱。
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2个生字,积累课文中的词语。
能力目标:读懂课文内容,认识足球之王——贝利的高尚的体育道德。
情感目标:学习贝利在赛事上的顽强拼搏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2:50:00 | 只看该作者
重、难点:
1.认识贝利在足球赛事的精彩表现。
2.领悟侧面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具:贝利的资料
教法:读中感悟      学法:自主探究。

流程:
一、导入新课:综合课文的阅读提示给学生设下疑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阅读后,可以进行阅读的交流。
2.交流体会请学生相互交流。
(1)          从贝利身上你看到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3.领悟详略写法,拓展故事内容。
三、积累内化
1.认识和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复述贝利的故事。
四、拓展活动:
继续搜集贝利的有关资料,看播客。
五:作业:练习册相关的题任选三道。
板书:
                     世界足球之王      
“足球之王”贝利       球艺精湛
                            为巴西足球队立下绝世功勋
能说会写:
我喜欢的体育明星
时间:
目标:
知识:搜集体育明星的资料,并能结合资料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介绍这些体育明星身上发生的故事。
能力:能认真倾听同学发言,从体育明星的故事中有所感悟。
情感目标:围绕话题,讲清楚喜欢体育明星的原因,以及从他们的故事中受到的教育。
课件:搜集相关的体育明星的图片等。
讨论法:
一、创设情境,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明星的资料。然后揭示话题。今天,我们把这些明星请到课堂。
二、小组选代表叙述明星的故事。
三、小组讨论感悟评价。
交流图片与故事。
四、推荐好的图片故事班级交流。

1、拓展延伸:在我们的校园比赛中,你能看到那些人具有拼搏精神?
2、学生接受自己看到的事情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谈自己的认识,并对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的引导。培养学生对社会和生活的正确态度和情感。
记一次体育比赛
知识目标:通过习作,提高学生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能力目标:学习用典型事迹表达自己人物的精神品质,做到真实具体,表达清楚。
情感目标:学习修改写作,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热爱 。用侧面描写的方法人物的精神品质 。
学习修改自己的写作。
学生搜集,阅读些徒明星的的事和文章。
一、在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曾经阅读了一组明星事迹的文章,他们的顽强拼搏精神为人们深深感动。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参加的体育赛事获的经历写下来 。
二、明确习作要求:
1.要求学生通过对运动员和观众动作、表情、语言的描写,将场面写细致,做到有祥有略,把比赛情节再现。
2.要求学生学习评价和修改习作。学会修改习作的方法,提高修改习作的能力。三、提示习作方法:
1、用侧面描写你经历的赛事。
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
四、指导修改习作:
1、 朗读习作:推荐有代表性和有特色的作品朗读,看那些地方写得清楚,生动,感受写作深刻感人。那些地方尚存不足,需要修改和完善。
1、  学生自评:朗读自作的同学自我评价。说说自己对这片作文哪些地方最满意,认为最有新意、最深刻,那些地方需要修改,引导学生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  师生评价:看文章内容介绍是否明白、生动,是否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出了感受,在评价中分享他人习作看到来的快乐。
3、  师生互改:老师给学生面改,学生相互交换修改。
4、  誊抄成文
板书:
记一次体育比赛
            
1.结合自己参赛的经历来 写。

习作要求                    2.力求做到有点右面,详略得当。
  3.把运动员奋力拼搏的动作、表情、语言及观众热情助威的场面写出来。
教学反思:


语文七色光一
时间:
目标:
知识:指导学生主动识字,会辨别多音字。
能力:继续训练学生识字和辨别字的能力。
情感:积累与有关体育健身的名言警句。
重、难点:多音字辨析 与抄写。
教法:练习法。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课件。
流程:
一、练:
1.本单元你自己认识了哪些多音字?请选几个写在横线上。
(1)让学生回报自己主动认识的多音字字,写在本子上。
(2)展示(事物投影)
2.“比一比,在组词”
(1)先让学生自己比较组词。
(2)教师在提供一些相关练习,拓展训练。
3.“抄写下面一段话,比一比谁写得又快又好。”重现学生的书写过程,给足时间让学生抄写。
二、日积月累:
1.先请学生读一读这些句子,再说说他们的意思。
2.请学生把这些语言材料整下来。
三、知识窗:
1.自由读一读这则知识短文,简单谈谈感想。
2.自由找一找相关的短文读一读,扩大知识面,丰富积累。
四、大家一起来:
1.课外搜集:查找有关的手抄报制作的知识及有关明星事迹的图片及故事。2.交流回报:开一个以“体育精神”为主题的手抄报展览,向大家讲述明星的故事。
五:作业:练习册相关的题任选三道。
第一单元测试讲评单元测试讲评
一、辨别多音字,并在横线上注音。
         扎实(     )            喝水(    )      奔驰 (   )
扎                                喝                        奔
           挣扎(     )      喝彩(     )      投奔(  )     
二、填字组词语:
疲(      )不堪  (     )不及防  (     )马功劳  
金榜(        )名     刻骨(      )心    拍案叫(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2:50:00 | 只看该作者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风沙遮住了地质队员的眼睛。(改为被字句)
2.书籍不正是我们的好老师吗?(改为陈述句)
3.小明对我说:“我今天身体不舒服,请代我向老师请假。(改成转述句)
四、造句:
尽管……但是……
那么……那么……
五、扩句:
1.足球王子贝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往绿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见试卷。
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编排了主题课文《春》和《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 》。课文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自然的图画。“快乐读书屋”选编了一篇描写绿色文章和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四首》。选编《向往绿色》 文章,让学生感受静谧的大自然所透发出的勃勃生机,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能说会写”要求学生说一说自然奇观 ,用准确的词句说出自然的美。写一写自己喜爱的大自然景色,写出大自然的美及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语文七色光”中的内容夜仅仅围绕“赞美大自然美景”这一主题来编排。
设计理念:
1.     处理好读与想象的关系,引导学生在读中展开想象,让作家笔下的大自然美景在学生心中“活”起来。
2.     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抓住文章的关键读文、品文字中去,让学生“读”、“品”结合。
3.     要注意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描写大自然美景的方法,及感悟对自然的情感。
总课时数:18课时
                         春
教学内容:《春》一课
  1.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2.学会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的语句描写事物,及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抓住具体的句子感悟春的美。
教学方法:讨论法。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春景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
  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 的?(同学背诵:“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簿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油东吴万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同学背诵:“京口瓜 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的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同学背诵:“春阳垂野草青青,时有 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铜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二、进行比较,激发兴趣
 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 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再说,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 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三、学生朗读全文,要求:
  1.提出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注意正音: 
巢Cháo巢 应和hè  酝酿yùnniàng 晕yùn
 第一节迎接春天。(第一段)
 第2至7节描绘春天。(第二段)
 第8至10节歌颂春天。(第三段)
 四、讲读体会:
  1.第一段:迎春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
(2)轻声读第1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2.第二段:绘春。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先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绘,然后再分别作细致的描绘。
(1)齐读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切”说明什么?没有一个例外。“然”,是词尾,表示状态,样子的意思。
(2)朗读第2节。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 景物?怎样描绘的?山、水、太阳的脸。朗润:明朗,润泽。“朗润”是怎样一幅情景呢?出示月历上山景彩色照片;再叫学生看外语课发的《Lookand  say》里第140幅“hill”这幅画,那个山,就是润泽的样子。 水涨Zhǎng“朗润”“涨”“红”,非常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背诵第 2节。(3)第3节写小草,写得很细。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词特别用得好?钻,写生命力。嫩,写质地。绿,写颜色。……满是的,写范围。软绵绵,写姿态。 “钻”,用得非常好,写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着春天,革从泥土里钻出来,盼望春天。 草好,人欢乐朗读、背诵。(4)第4节写什么呢?先写什么?后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2:50:00 | 只看该作者
什么?再写什么?一派怎样的景象? 树,花,蜜蜂,蝴蝶,野花。 眨zhǎ 赶趟儿:争先奔赴目的地的意思。写花的争春,花的色彩,花的甜味,结的果实。  花下是怎样的情景呢?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哪个词?“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为什么野花会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没有明写风,但风寓在其 中;没有明写太阳,但太阳寓在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动。 细笔描绘了一幅繁花似锦,昆虫喧闹,春意盎然的美景,色彩鲜艳,层次分明。朗读背诵。(5)第5节写风,写鸟,写牧童的短篇。怎么写的呢?背诵僧人志南的 诗句:“古木阴中系短蓬,杖黎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写风的“抚摸”,风的芬芳醒郁,鸟的呼朋引伴呼叫朋友,引伙伴,短笛的嘹亮。鸟的清脆的声音,轻风流水的声音,牧童短笛嘹亮的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首非常 动听的春天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 朗读(6)雨中的景色描绘得同样十分动人,先写雨的形态,再写雨中景色。找两个词把雨的形态讲出来。“细”和“密”。二个比喻形象生动。接着写雨中屋、雨 中树、雨中草、雨中人,怎么写的呢?
朗读第6节,开展想象。“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 眼”,把树木、小草经春雨淋浴后的鲜艳色彩描绘得十分逼真。“逼”什么意思呢?可以在王安石的《书湖明先生壁》诗中找一句话来形容。“两山排阈送青来”, 两座山好像把门推开,把青送到眼前。灯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雨中景是静的,但静中又有动,笔笔紧扣春天。(7)第2到6节着重写景,第7节着重写人。寥 寥几笔。天上地下,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写到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计划”一年中要做的事,一年在 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工夫:时间。朗读第7节,体会:寥寥几笔,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无限好的美景。(8)小结:这一部分绘春是全文的重点。细笔描绘, 绘声绘色绘态,绘动绘静,语言非常生动。比如说,写草的生命力,用“钻”;写热烈的气氛,用“闹”:写小草的青,用“逼”。细致的描绘来源于什么?细致的 观察。观察以后还要怎样呢?表达出来。要仔细读书,积累词语,描绘起来就会形象生动了。3.第三段:颂春。(1)朗读8、9、10节。(2)在绘春以后, 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来颂春,用了什么手法呢?用比喻手法。三个比喻有联系有区别,使春意越来越浓。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 角度写写春的成长,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得十分动人。五、作业:1.诵读全文,仔细体会本文用词造句的妙处。体会那些像小河里的水流 淌一样的词句是怎样从笔端流淌出来的。2. 下周去长风公园春游,仔细观察春景,领略大好春光,写一篇《春天的歌》,也可自己命题。
板书设计:
  总写一切
      山、水、太阳的脸(远)
      草:钻、嫩、绿、满、软绵绵
      花:开满,红、粉.白、甜味儿(树上、花间、地上)
  绘春分写风:抚摸、酝酿
        雨:细、密
        人:赶趟儿
  颂春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
四  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
时间
教学内容:第四课
目标: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犀
黛,沼等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对大自然之美的细致描绘。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陶冶。
重点:品味文章细腻的语言,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美丽景象。
难点:学习作者对景物细致观察与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具:自然美景图片。
教法:朗读法   学法:自主探究
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寻美兴趣。
学生展示搜集的自然美景的图片。
师: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宗白华去体会不同时期他对大自然的种种感受。二、初读课文,初建对大自然美景的印象。
1.让学生读通顺、读流利,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有些比较长的句子,要多读一读,断句要合理,教师适当指导。
3.想一想:作者不同时期描写的自然美景在你脑海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深入精读,寻访作者笔下云、风、山、湖之美
1.在作者小时候、少年时、青年时究竟以什么自然风景吸引了作者?你从中哪些词或哪些句子体会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读一读,品一品。
2.找出相关语句后,即可引导学生练习上下文,边读边谈边想。
(1)先请学生读,紧扣关键词语,然后谈感受。
(2)在把感受带到课文深入地朗读,读出赞美之情。
3.再读全文,颂大自然之美。
1.带着赏美景、品美文的感受朗读全文。
2.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作者对这些美景所引发的感受和怎样的想象.
第二课时
积累内化:
1.     由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文章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
2.     在笔记本上摘录文章中最能吸引你想象的句子。
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
2.读句子,体会引号的作用(小黑板出示)。
3.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句,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妙处。
我喜欢一个人坐在水边石头上看天上白云的变幻,心里浮动着幼稚的(       )。天上的流云,一会变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2:50:00 | 只看该作者
),一会变成(          )。
有一天我根据云的各种境界,分出(        )云、(        )云、(        )云(            )云,等等,真想做一个“云谱”﹗
实践活动:
1.课文文字优美,配上合适的音乐尝试配乐朗诵。
2.课外再搜集一些描写自然美景的优美句段。
板书:
                                    小时候  大自然引起   幼稚的幻
大自然                   少年时  奇异的情感
心中最美的诗             青年时  微妙的音符                          
                        

快乐读书屋二
                                        向往绿色
教学内容:向往绿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本课4个生字,能力目标:体会作者对绿色的描写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体会绿色所带来的生机及其美。
难点:感悟绿色的美妙。
教法:读中感悟。        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搜集有关描写绿色的语句。
流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阅读,激发兴趣
直接板书向往绿色,齐读课题,简介、顺势引入课文。
三、初读课文,读顺课文。
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每段文字分别写了什么?
2.默读课文,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绿色的美妙的?
五、精读课文,领悟绿色的美妙。
1.站在作者的角度看,绿色的哪些“妙处”引起了作者的喜爱?
2.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对绿色是怎样的感受?
3.读了课文,你也更喜欢绿色了吧?为什么?
六、领悟写法,学习表达。
1.作者在表现绿色的美妙时,运用的是什么写法?明白作者运用引用与抒情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积累内化: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认识本课中的4个生字。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缕缕阳光透过(        ),给清新的树干投下(        )的光影,给绿荫(           )添几道光线。我抬头望去,天空(              ),阳光明媚。
3.造句:
不是……也不是……但是……
四、实践活动:
请你选择一种春景,用自己话描绘它。
板书:
                                    我喜欢绿色、迷恋绿色。
向往绿色
                                    绿色  生命的音符“我”心中的一首诗
向往绿色

教学内容:向往绿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本课4个生字,能力目标:体会作者对绿色的描写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体会绿色所带来的生机及其美。

难点:感悟绿色的美妙。

教法:读中感悟。        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搜集有关描写绿色的语句。

流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阅读,激发兴趣

直接板书向往绿色,齐读课题,简介、顺势引入课文。

三、初读课文,读顺课文。

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每段文字分别写了什么?

2.默读课文,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绿色的美妙的?

五、精读课文,领悟绿色的美妙。

1.站在作者的角度看,绿色的哪些“妙处”引起了作者的喜爱?

2.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对绿色是怎样的感受?

3.读了课文,你也更喜欢绿色了吧?为什么?

六、领悟写法,学习表达。

1.作者在表现绿色的美妙时,运用的是什么写法?明白作者运用引用与抒情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积累内化: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认识本课中的4个生字。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缕缕阳光透过(        ),给清新的树干投下(        )的光影,给绿荫(           )添几道光线。我抬头望去,天空(              ),阳光明媚。

3.造句:

不是……也不是……但是……

四、实践活动:

请你选择一种春景,用自己话描绘它。

板书:

                                    我喜欢绿色、迷恋绿色。

向往绿色

                                    绿色  生命的音符“我”心中的一首诗

        

       快乐读书屋二:

古诗四首

时间:

教学内容:古诗四首

目标: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认识4个生字。

能力:背诵四首古诗。

情感: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想象诗中描绘的优美诗境。

重点:朗读背诵四首古诗。

难点:想象诗中描绘的自然美景。

教法:读中领悟。      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挂图、课件、资料。

流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读熟诗句:

1.读准字音。

2.把诗句读通顺,读流利。

3.让学生体会怎样才是读诗,为下一步诵诗奠定基础。

三、读懂诗意:

1.让学生自己对照时候的注释,想一想每句诗的大概意思,在想想哪些词语的意思还不理解。

2.小组学习,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2:50:00 | 只看该作者
3.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予以点拨后,要求学生把各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四、体会诗境: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

2.在读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并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语言描绘出来。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朗读抒情:

1.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用自己的朗读把诗人的感情表达出来。

2.配乐朗读,在朗读中加深体会,获得审美感受。

3.在朗读中自然成熟。

三、欣赏解读: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从诗的感情、意境、语言等方面谈自己的理解。

四、拓展诵读。

五、积累内化:

1.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背诵四首古诗。

2.阅读其他描绘自然风光的古诗。

板书:

                                        晚日

晚春江情寄友人       远山          晚景绮丽

                                        春草           怀恋家乡

望乡





教学反思:





能说会写:

介绍自然奇观

时间:

目标:

知识:学会观察自然景观,做到观察有序。

能力: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词句描绘自然景观的能力,发言时能做到按一定顺序引入介绍。

情感: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正确评价他人发言。

重点:仔细观察,能通过观察积累交流材料,

难点:学会抓住特点,有顺序地向别人介绍自然景观之美。

教法:展示、交流。       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图片。

流程:

一、组织教学

二、1.导入

2.学生讲述、交流:

(1)分组讲述、交流

(2)全班交流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1.要将自己观察自然景观的奇特情况向大家介绍。

2.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

3.师生评议:提示学生正确评价他人发言的方法。

4.总结与展示:

教师总结: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图片在班级展示角张贴展示,促进交流。

写我爱大自然

时间:

教学内容:作文我爱大自然

目标:

知识: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美景,通过自己观察,了解它的它的特征,然后把观察到的写出来。

能力:练习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具体,受到美的熏陶。

情感:通过观察与描写自然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重难点:能把观察到的写具体,并有一定的顺序。

教具:例文

教法:指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3课时

流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不同的自然美景有不同的特点,你最喜欢什么自然景色?你准备用什么方式,来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色?

三、同学互动,激活思维。

1.准备:自由介绍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色,初步说说从哪些方面展开?

2.分组:喜欢同类景色的同学分为一组,小组内交流,选择表达方式。

3.互助:有困难的小组可向其他小组或教师求助。

四、交流展示,互评互长。

1.请各小组派代表交流自己观察的景物的奇特,介绍其特点。

2.分小组展示,评议。

3.提示写法。

(1)注意介绍景色的奇特。要抒发你对大自然的赞美。

(2)可尝试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写自己亲近的自然往事。

(3)可以写珍惜自然、保护自然的倡议与措施。

(4)注意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4.学生动手写作。

5.引导评改:

(1)请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修改作文的,推荐修改方法。

(2)请学生用推荐的方法修改本次习作。

(3)评改示范:

a.让学生先自己朗读,自己修改,疏通语句。

b.同桌互相修改。

c.开展美文赏读活动。

板书:

         

                把你喜欢的自然美景奇特写具体

我爱大自然    把自己和所写的自然景色联系起来,表达你对大自然的情感。           

根据自己的描写的景色,自命题目



              

语文七色光二

时间:

目标:

知识:抄写难写的字及容易写错的字。

能力:根据词褒义与贬义的色彩,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情感:进一步扩大语言材料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重点:通过读句子,提高自己词语积累,学习相应的词语。

难点:了解对比描写的好处。

教具:有关大自然景色的描写片断。

教法:练习巩固。           学法:自主探究。

流程:

一、         组织教学

1.抄写下面的字,每个字都要写得正确清楚。

炼       醒     毅      晓         

瞬      微      鼓     茫

(1)学生尝试完成,同桌互查。

(2)师指导,归类识字。

(3)拓展练习。

2.根据词的色彩分类:

(1)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2)汇报、订正。

(3)体会词语的妙处。

3.可以让学生先读文中拟人描写的片段。

讨论:文章中怎样运用拟人的写法把景物写生动的?这样写好处是什么?二、日积月累:

1.学生读词语,并理解意思。

2.尝试背诵。

3.汇报自己找到的好词佳句。

三、知识窗:

1.学生自己读文章,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简历。

四、大家一起来:

1.搜集有关描写大自然景色的诗文,小组交流。

2.选优秀者在班级汇报、交流。

五、作业:预习第五课《最后的时刻》

测试讲评

读拼音写词语:

Xiāo sè    lián xì    xiān yàn    hè sè

(          )   (         )    (          )    (         )

cù yōng    chèn tuō    cōng yù     zī tài

(        )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16: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