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毛线是怎样变成线段的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11-24 06:53
标题:
毛线是怎样变成线段的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一课,根据教材内容,教师一般通过安排“把线拉直”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知道“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作线段”,进而揭示:把拉直的毛线画下来就是一条线段,最后再让学生观察图形,认识线段的基本特征。
像这样,教师根据教材意图,按照教材呈现的内容和方式去教,当然可以。我们这里提出并要讨论的问题是: 就“毛线是怎样变成线段的”,还可以怎样教,或怎样教更好?
我们知道,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一般要经历感知、表象进而抽象为概念的过程。教学中,只有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才会取得好的效果。根据这一观点,笔者想结合“毛线是怎样变成线段的”这一问题谈谈两种新的设想。
方案一:仍以毛线为认知材料。
先让学生“把线拉直”,发现毛线两头拉紧后,中间一段是直直的。然后引导学生在不看实物的情景下,想象出拉直后毛线的状态,并把头脑中形成的图像画下来,以此得到线段。我们以为,直接由感知到概念略显跳跃,学生的认识不够充分。他们或许也能辨认出线段,但这种认识是机械的、肤浅的。而加上想象这一环节,有了图像作支撑,学生对线段的认识可以更充实、更丰满一些。据此,为了避免教师在教学中忽视表象的建立,教材是否可以在出现线段之前加上一句话,即“闭眼想一想,拉直的毛线是什么形状的”,或许会更好。
方案二:以毛线类实物为认知材料。
可以在学生完成“把线拉直”等操作活动后,继续安排同类活动,如看小棒,看直尺的边等。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直直的”,把它们画出来,便有了线段。我们以为,把一种材料变成一类材料,对认识而言更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信度。这样做,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否困难,可以试一下,做一些改进。但是,这种设计所包含的理念和策略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
总之,毛线是怎样变成线段的,在认识上不能跳跃,而要渐进,要让学生在知识生成和思维变化高度统一的过程中来逐步完成。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