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2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数学优秀获奖论文融合之路,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18 22:0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中数学优秀获奖论文融合之路,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当今社会知识信息激增和“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开展,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不仅从手段上,而且从观念上、教学模式上都引起教学的深层次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成了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由此可知,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其融合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融合,能改善传授式、接受式学习方式,加强学习过程中的指导性、探究性,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融合,需转变教师的观念,树立创新教育观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光靠粉笔和黑板是绝对不行的。而中学数学,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学会多媒体教学设计,并能在教学中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不仅是在公开课、研究课中使用多媒体,更要在平时课中普遍使用,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此,教师就自加压力,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学习课件制作技术,提高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
转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观念。教师还应由传统的教育者转向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作为组织者应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作为指导者应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知识;作为参与者应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发展。
    可见,教不再是单纯的灌输和训练,教是为学服务的,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启发学生的学。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改变灌堂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不再拘于一种答案。照顾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重视其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利用网络平台信息、 实现资源共享,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而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地找,一页一页地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平台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每个教师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猛发展,远程教育网络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 大量的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的教学。在此过程中,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因此,数学教学需要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原本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逐步显现出了它在数学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2-18 22:01:12 | 只看该作者

三、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源泉,只要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强烈的兴趣,那么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应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为培养创新精神奠定基础。 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感到枯燥、无味、怕学,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决定的,再者就是受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我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从学生实际生活的例子引入,激发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参与《平移和旋转》的学习活动。用多媒体出示物体的录象,开窗的运动、开冰箱的运动、搬运物体、观光电梯等物体的运动,初步揭示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从“生机勃勃的动画片”晨练情景引入,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画面中,体验和理解平移和旋转。这堂课一开始的这样设计,就将同学们的求知欲完全调动了起来,新知的学习成了同学们内心的需要。
四、利用数学画图软件,注重理论实践, 有利于强化学生理解和创新   
教师只有不断鼓励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融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不能纸上谈兵,而是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大胆探索、自主创新。创设条件,调动积极性。只有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时,他们才能自由思考,才有可能进行积极创造,他们的创造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培养。因此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先决条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必须对学生充满信心,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都有创造才能。在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与他们一起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生的创造积极性,形成开放型的课堂,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铺平道路。 让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融合成为支撑学生学习过程的手段,达到其学习目标与目的操作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有其独特的一面,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践课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主题探究、合作学习、交流评价的教学方式。如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教学中,传统教学的难点有两个:一是双曲线的形成,二是对双曲线与两坐标轴无限逼近的理解。为了突破这两个难点,我一改传统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师生讨论”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带进计算机教室,并为他们提供一个画图软件,然后让学生利用这一媒体技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给自变量赋与更多的不同的数值,让学生自己来“绘制”出双曲线,并最终发现和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这样的数学活动,不是独立地理解数与形,而是自然而然地由数到形,加深了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理解与掌握。
在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我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先作一个任意的等腰三角形,画出底上的中线、高线和顶角平分线,并测量出它们的长度;然后拖动顶点,观察在三线的长度发生变化时,点的位置所发生的变化,学生很直观地就会发现、互相重合,进而启发学生从实验结果中去寻找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问题背景,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比较、验证、归纳、结论,亲历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从而使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很自然地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不仅使教师摆脱了“说不清楚”的窘境,而且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数学作为学习各科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事物的判断分析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抽象性和严密性是初中数学的特点之一,而这也是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离不开大量的感性认识。因此在一些概念知识的学习上先列举大量的实例或者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获得感性知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2-18 22:01:16 | 只看该作者

五、.信息技术的应用数学教学,有利于分层教学的实施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它对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力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因为个体差异,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又各不相同。这样使得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同的问题。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方式——讲演法很难顾及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也特别容易形成“满堂灌”。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融合,在分层教学上有着独特的优势。例如,我在讲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节时,我就将这节内容做成网页,分成“判定定理”、“例题解析”、“知识探索”、“智慧小试”、“中考链接”。在“智慧小试”、“中考链接”这两部分的试题由易到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选择不同层次的题目,并且题目与答案均有超链接,学生可以自由点击。这样学生就能及时得到反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有成就感,同时也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在这种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可重现性,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去侧重解决自己的难点,真正实现了分层教学。
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融合,容易实现交互学习,促使学生自主探究
在现代化设备齐全的学校,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教室,使其发挥功效。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研究问题;网上大量的信息也是学习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可指导学生在网络中查找数学资料,完成制作网络作业,从而形成学生动手“做数学”的模式。这样,学生可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利用网络技术的课件所传递的信息具有统一性、开放性、灵活性、动态性和全员可控性等特点,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可能。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自己控制和调节学习的进程,在师生、生生、人机、个体与集体之间多方向的交流,凭借网络资源的优势,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如在初中数学学习平面几何中的勾股定理知识,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较难以掌握,而且很快遗忘。而让学生在网络中寻找有关历史、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学生极其有兴趣,同时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让老师也学到不少知识。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
的确,教育教学必须适应新的形势,更新观念,改革创新。新的课程标准向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作为教育工作者,身处教育教学法改革的前沿,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接受挑战,真正从数学教学规律自身特点出发,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实施有机融合,以丰富课堂内容,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而又激发思维、体现自主建构的课堂氛围,使信息技术成为黑板、粉笔、三角板、模型一样得心应手的工具,让学生切身体会数学的美,全面提升课堂效率,做好新课程改革。这样数学乃至整个教育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
总之,我们要把实现教育信息化,作为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不能单纯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教育信息化,让电脑代替教师上课,而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看问题。教育信息化应从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等多方理解,即信息化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是实现教育跨域式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我们相信在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下,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教育信息化一定会展示出更美好的前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06: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