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六年前的回忆》读写练习题 姓名:
一.读下面的句子,再写出课文中和它照应的句子。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2)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4)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
(5)4月6日早晨,妹妹换上了新衣,母亲带她去散步了。
二.回答问题。
1.从哪些地方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为什么要介绍当时的局势严重?李大钊此时是怎样做的?这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要具体描述敌人逮捕李大钊的情形?李大钊在被捕时的表现是怎样的?这说明了什么?
3.李大刽在法庭上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
4.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按( )顺序介绍了李大钊被捕( )、被捕( ) 、被捕( ) 与敌人斗争的事迹,表现了他( )的精神。
四.总结本课在写作方面值得学习的地方。
五.阅读同学习作,回答问题。
我为姑妈自豪
青岛市唐山路小学六年级一班 鄢萌
我有一个让我敬佩,让我自豪的姑妈。我之所以敬佩和自豪,是因为在去年的那场预防“非典”的城市保卫战中,作为白衣天使的姑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为青岛市的疫情预防工作做出了贡献。
记得去年“五、一”劳动节那天晚上,正在我爷爷家和全家人一起过节的姑妈,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刚接听电话的姑妈是一脸欢笑,听着电话,表情就严肃了起来。放下电话,她对一家人说:“你们玩吧,我有紧急任务!”说完便抓起包,匆匆走了。姑妈这一走一个月未回家。
原来,身为李沧区第三医院院长的姑妈,那天接到的是卫生局的紧急命令:在北京——青岛的列车上,发现发烧病人。该次列车上的一名乘务员曾经和这位发烧的病人接触过。这名乘务员就在李沧区内的娄山后村居住,要马上找到这名乘务员送到医院的发烧门诊部进行隔离检查。还要对所有和这名乘务员接触过的人进行隔离检查。由于这名乘务员所在的娄山后村很大,重名的人很多,姑妈带领的近二十几人的队伍找了五、六个小时才找到这名乘务员的家。这时,已是次日凌晨四点钟了。找到这名乘务员后,姑妈他们又根据她提供的人员名单和地址,接连找了几个昼夜,把所有和这名乘务员接触过的人进行了隔离检查。
五月中旬的一个晚上,一连忙碌了几个昼夜,刚刚放松下来想休息的姑妈和应急队的医护人员们突然接到紧急命令:“美佳”服装厂的一名回北京探家归来的员工连续几天出现发热现象,需立刻进入该厂并建立隔离区。
情况紧急,姑妈马上组织起队员们,备齐了器械赶赴现场。
经过严格的消毒,姑妈和同事们进隔离区已是次日凌晨一时左右了。隔离区的人们由于恐惧,情绪很激动。为了便于开展工作,他们在给病人测体温、建立档案的同时,还要与被隔离的人谈心,以便稳定其情绪。
当时,整个厂的四周围上了警戒线,警戒线外有警察看守,不准任何人出入。被隔离病人的吃、喝、拉、撒都由穿五层隔离服的医护人员送进送出。当时最高气温高达30度,隔离衣不透气,穿上它,身上的汗水不断地冒。一天下来,能从衣袖和裤脚中倒出汗水来,而姑妈他们却无怨无悔。
因为姑妈的工作业绩突出,获得了“防治‘非典’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姑妈所在的医院也获得了“防治‘非典’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事后姑妈谈起这段经历,说:“那些日子,很累很苦,但我们的辛勤奉献换来了人们的安全和健康。因此,我们心中很甜!”
听了姑妈的话,我能不为有这样的好姑妈而自豪吗?我敬佩我的姑妈。
朱维山指导
发表于《中国学生简快作文——中国学生年度最佳作品选刊》675页
1. 写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2.“姑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小作者是怎么写出她的品质和精神的?
3.结尾和开头有什么联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六.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表现出他(她)的品质或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