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有大量的形象的教学内容需要展示,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其中包括大量的图片、影音资料和影视资料。常规的电教手段,只能按线性的方式组织各种媒体信息,学科教师难以控制,且交互性差。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能以超文本和超媒体的非线性方式组织媒体信息,教师容易控制,且交互性好,为多媒体信息的呈现提供极好的展示平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能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堂演示、扣人心弦的跌宕悬念,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与学的实效性。 例如《斑羚飞渡》一课,我利用PowerPoint、flash等软件,针对飞渡情节,制作出动态课件,使学生形象地目睹了斑羚起跳、空中衔接、飞渡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其思想内涵。这种方式实现了教学环境的虚拟化,将原本抽象的概念,难以想象清楚的现象和跨越时空的事物,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展示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 优化学生认知,掌握思维规律。
传统教学让学生走成功的捷径,不重视思维训练,以教师向学生的单向灌输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现代课堂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有意识地通过多媒体技术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我用计算机放映了相关图形,学生直观看后,引出了多种答案。促进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启发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长期的口手相传,很难满足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多方面要求。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授之以“渔”,因此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机制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科学地设置学生活动的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猜一猜、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议一议等方法,采用指导自学、独立练习、协作学习、网上学习等各种形式,使课堂教学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尤其是网络环境下的整合,可以使课堂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达到学生随时随地均可学习的目的。例如《黄河颂》一课,我播放朗诵录音,又有黄河奔腾的画面,学生们就情不自禁地高声模仿着朗诵,后来,我们还随伴奏音乐一起唱起了《保卫黄河》!整节课学生群情激越,热情高涨。通过多媒体建构的平台进行展示,有效地实施了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即:教材内容的多媒体化———画面、声音、文字三维一体,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声化表达;学生多方收集的资料还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化,教学时空的扩大化。
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我们还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的特性,在局域网内,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每个小组向其他的小组成员发布自己小组收集、整理、加工过的知识和信息。这样,学生共享了所有的小组的学习成果,节约了学习时间,又培养了资源共享的意识,又会让学生在发布的过程巩固了知识,获得了一种学习的成就感。同时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利用自己查找的信息及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还促进了他们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中,老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从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转型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使学生由无奈地听授,以记忆为主的个体行为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个性化的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充分表现的主体地位,使之自主快乐地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