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471|回复: 26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人教现行)第九册 全册教学资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07: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之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07:56:00 | 只看该作者
目的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会本科生自信词,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用“扩大”、“分辨”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学难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具学具 自制幻灯片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住在海边,大部分同学都看过日出,水来说说日出的景象是怎样的?指名说说。
  二、指导看图:
   1、投影图片1和图片2 说说图商会了怎样的景象
   2、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第一段
    ①指名读课文
     思考:“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日出?
    ②指名回答
   2、讲读第2—3自然段
    ①微机出示图片(一)说说图意
     顺序:(天空—太阳—海面)
    ②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
    ③讨论解答:
     日出前天空有什么变化?
     重点理解词语:天水相接范围目不转睛
     太阳是怎样升起的?说说过程
     理解词语:一纵一纵一刹那夺目
     演示日出的过程欣赏壮观的景象
    ④指导朗读句子(日出过程的句子)
     体会用词的准确
   3、讲读4—5自然段
    ①微机出示图片(二)
     指导观察云—太阳
    ②指名读4—5自然段
     理解词语:分辨灿烂重围光亮
     概括段意
     指导读句子“他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黑边……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红色。”体会“镶、透、染”等词好在那里?
   4、讲读第6自然段
     齐读课文
     “奇观”指什么?
     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作者看到这壮观的景形象,心情怎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朗读课文
  四、作业:
   1 练习背诵课文
   2 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练习背诵课文
   1、练习背诵第一段
   2、指导背诵第2—3自然段完成思考练习2
   3、指导背诵4—5自然段
   4、同桌练习背诵全文
   5、抽查
  二、指导书写练习用“扩大、分辨”造句
   1、指导写生字
   2、理解“扩大、分辨”并造句
   3、书写句子
   4、听写生字
  三、小练笔
    写早晨校园的一处景物
  四、作业:
   1、熟背课文
   2、预习第3课

  板书设计:
                      2 海上日出
                        冲、跳
                     上升    躲
                   露半边       黑云
                 红霞            透
               浅蓝                光亮

  教学札记:
  学生在观察图画时对于两幅日出图区别之处看不出,只认为第二幅图是
  第一幅图的延伸。同时“分辨”与“分辩”分不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07:56:00 | 只看该作者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随着作家巴金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二、检查预习
   1、分别观察图1和图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读音。
  三、讲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
   2、学习二三自然段。
    (1)说一说图1景象。
    (2)指名读文二三段,边听边想象。
    (3)用投影片帮助理解。
    (4)理解重点词语。
      天水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5)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概括大意。
   3、讲读第四五段。
    (1)有云时,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挂图2,指导观察。
       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
    (2)指名读第四五段。
      想象太阳躲进云层里和太阳透出重围时,云和海水的变化。
    (3)理解第四五段,读读想想。
    (4)读第五段,体会“镶”“透”“染”等词的好处。
    (5)读第四五段,概括大意。
   4、讲读第六段。
    (1)读文,“奇观”?
    (2)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四、练习朗读全文。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生字新词;并听写。
   2、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字词卡片,读记。
  二、练写生字词。
  三、读背第一段。
  四、读背第二三自然段,做有关练习。
   1、朗读第二三段。
   2、完成思考练习。
   3、自读第二三段,想象,背诵。
   4、练习背诵第二三段。
  五、读背第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四五段。
   2、完成练习3。
   3、想象、记忆文章。
   4、练习背诵第四五段。
  六、看图,全班试背全文。
  七、指导造句。
   1、“灿烂”“目不转睛”在课文中说什么?
   2、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这两个词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4、口头造句。
  八、巩固生字词。
   1、自己识记。
   2、听写词语。
  九、作业:
   1、背诵课文。
   2、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
   3、预习《燕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07:57:00 | 只看该作者

《海上日出》课文评点

 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踏上法国邮船“昴热号”,赴巴黎留学,他将沿途的见闻写成《海行杂记》一书,于1932年出版。《海上日出》便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分别描写了天气晴好、白云飘浮和乌云蔽日三种不同自然条件下的海上日出奇观,文字简洁,描写传神。

  为了看日出,点明作者十分爱看日出,即向往光明。我常常由此可以想见作者曾多次早起看日出的热切心情。早起。开门见山点题,干净利落。那时天还没大亮,点明看日出的时间,照应“早起”。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用“声音”反衬看日出时色彩纯净、气氛清幽的“静”的环境,还有交代具体地点的作用。第一段点明作者多次在海上观察日出景象的一般背景:时间、地点、气氛。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天气晴好,碧空如洗。很浅很浅的,“浅”字叠用,并且以“很”加以强调,更加突出天气晴好。转眼间,时间极短。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东方晨曦初露,是太阳即将升起的征兆。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看的多了,摸着了规律了。便目不转睛形容神情专注、聚精会神地望着那里。指代“出现了一道红霞”的地方。尽管作者“常常”早起看日出。,可还是神情专注、满怀欣喜,以十分急切的心情等待着日出辉煌时刻的来临,可见作者看日出,向往光明的强烈愿望。也正因为作者是观察时全神贯注,看得仔细,先后有序,所以写出了海上日出特有的景象。

  果然,承上节“我知道……”。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拟人手法。红是红得好,原文作“红是真红”,据作者自述是四川话,“是”字具有强调作用,并为下文语言转折作铺垫。却没有亮光。从“浅蓝”到“红霞”到“红得很”写太阳即将跃出海面时光的变化。观察细。太阳像负着背着担着。什么重担似的,仍是拟人手法,形容太阳升起之际缓慢慢儿,一纵跳跃。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写太阳“喷薄而出”的过程,给人以庄重,艰辛而壮观的印象。一个“冲”字,一个“跳”字,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伟力,作者笔下的红日出海图是这么壮观,这么辉煌!给人以启迪。这也是作者热爱光明的喜悦心情的表白。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时间极短暂。这深红的圆东西指代太阳。发出夺目光线强烈。的亮光,由“没有亮光”而突然光芒四射夺目,是光的又一个变化。另外太阳的形状也在随之变化由“一道红霞”到“小半边脸”再到“圆”。射得人眼睛发痛。结合个人感受写,更见真切。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由于云层厚薄不等。对阳光的折射不同,而呈现不同色彩,但都以红、黄为主,因而色彩艳丽,“光彩”照人。

  以上为第二段写天气晴朗时海上日出的景象。这一段写得细致而完整,着重描绘了太阳由将出、半升到全都升起时的形状,色彩、动态和光华的变化,层次分明,刻画细腻。

  有时候,另一种情况。太阳躲进云里。可见天边白云较多。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阳光由上而下地“直射”到水面,水面就把光线由下而上地反射上天,这样天光,水光融为一体,水天一色,所以“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不知是阳光是水光只是亮闪闪的光所以用“亮光”。

  以上为第三段,写天也有云飘浮时,阳光透过云彩照射水面时的景观。这一段写得比较简略,作者不再细写日出的过程。而集中描写了阳光穿过云彩时成的“水天一色”的情状。太阳虽未露面,但人们仍可感受到它的巨大辉煌。

  有时候,又是一种情况。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与上节的背景又有所不同。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文中说云厚”的达到“蔽日”的程度。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乌云遮不住太阳的。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黑云能挡住太阳的“本体”,却阻挡不了它的万丈光芒。“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描写极其准确、生动,它使我们感受到黑云背后的太阳要冲破黑云的势力。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重重包围,与“云片很厚”照应。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由于云片的颜色有深浅,与太阳的距离有远近,所以被阳光染成的色彩也有所不同。与晴天的“光彩”有别。一个“镶”和一个“染”,就把太阳的威力刻画了出来,给读者留下了宽广的想象天地。观察细致,用词准确。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光明战胜了黑暗,万物都享受着太阳的光泽,连作者自己也沐浴在一片灿烂的阳光之中,享受着无限的温暖。这以作者情不自禁从内心发出的欢呼,是作者对光明的追求的热烈情绪的流露。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赞叹,也是对文中大量“奇观”事实的精辟概括,海上日出的景观“奇”在何处?“奇”在它显示了光明的力量如此之伟大!以上为第四段。写乌云蔽日和太阳终于冲破重围,普照天地的情状,最后归结到作者自身的感受,为“海上日出”作一礼赞,表达作者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07:57:00 | 只看该作者

《海上日出》阅读欣赏

《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的佳作。第一,作者观察细致入微。文中对日出过程的描写,对不同情况下,太阳的形状、光亮、色彩、动态及周围事物的状态描写都十分准确、生动、传神,这一切又都离不开作者观察的精细与深入。其次,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景物的个性。在海上看日出不同于登山、站立草原,入森林等地看日出,海上的日出始终与天光、水色的变化等联系在一起。作者就是抓住“天水相接”、“完全跳出海面”、“直射到水面”“海水”等来写日出过程中光亮、色彩的。第三,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开描写。正面写太阳的形----“一道红霞”“小半边脸”“圆”;光----晴天由“没有光亮”到“夺目的亮光”云也有了“光彩”,微云天气是“灿烂的亮光”,云片很厚时,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光芒”给黑云镶上了“金边”,突出重围后,把片片“黑”云染成了或红或紫,太阳“亮”了,云朵“亮”了,海水“亮”了,连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色----“红着”,红而无亮光,红得可爱“深红”;动----“慢慢儿”“纵一纵”“冲破”“跳出”等。侧面着力描写周围环境的变化。天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天空“一片浅蓝”,“旁边的云突然有了光彩”这样写不单调、不板滞。第四,文章详略得当,描写三种不同情况下的海上日出。晴好天气详写,把日出的过程写得细,仪态万象。写微云天气,仅侧重写阳光空穿过白云时造成的“水天一色”的情状。写乌云蔽日时,重点写太阳冲破重围普照天地的情状。这样详略互见,点面结合,各有侧重,而又相互映衬,互为补充,不仅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了“海上日出”的种种“奇观”,而且简炼、精当。第五、语言生动、形象。⒈运用比喻、拟人、借代、映衬等多种修辞手法。⒉动作词“冲”“跳”“纵”“镶”“透”等,名称词“亮光”“光线”“光芒”“光彩”“光亮”等,还有“果然”“终于”等词选择运用都十分恰当,耐人寻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07:57:00 | 只看该作者

读文作画评画学文——《海上日出》第3自然段教学新探

《海上日出》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课文第三自然段共有五句话,具体描述了“无云时日出”这一动态景观,是课文的重点。教学时,如若逐句讲解,原本蔚为壮观的日出景象会变得支离破碎,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难以调动。那么,如何去突破这一难点呢?

  一、读文作画,感知语言。
  读文作画,就是先让学生读通这个段落,从整体感知上这一段的语言,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五人小组,一个小组读一个句子,并根据所读的句子内容作画。
  读文作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还原的过程,即由文字符号还原成图画的过程。通过这一还原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再造事物的形象和课文的意境,从而比较深入地感知课文的语言。

  二、评画学文,品味语言。
  看似简单的读文作画,一经评议,却会发现学生由于读书不仔细,所作的画有许多欠妥之处。评议图画这一环节不可马虎,因为这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极好时机。评画的实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咬文嚼字”,从而品味其规范的语言,领悟语言形式是怎样被用来贴切地表情达意的。如第3自然段第一句话是这样的: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时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一生这样画:
  其他学生进行了如下评议:
  生:这时的太阳,课文中是说“小半边脸“,你画成了“大半边脸”,太阳应该还要小一点儿。
  生:这时的太阳,课文中说“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所以应该把太阳的光芒去掉。
  生:太阳是“红得很”,应该用深红的水彩笔画,不能加黄颜色。否则此刻的太阳就变成“光亮”的了。
  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简单的一幅图,学生却读得如此仔细,评得如此认真。这样的学习无疑会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他们认真读书的习惯。在评议中,他们自然也就领悟了语言,品味了语言。

  三、赏画诵文,积累语言。
  在这一环节,我们的教学重点是借助图画这一中介帮助学生背诵课文,从而积累规范的语言。
  经过评议、修改,学生所作的画应该能够较好地体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可选择五幅较为突出的图画(一句话选择一幅图)依次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一边欣赏这些小画家精美的“作品”,一边朗读、背诵课文的这个自然段。这实际上又是一个还原过程,即把图画还原成规范的语言文字的过程。通过这一还原过程,学生能够有效地积累规范的语言。

  四、看图作文,运用语言。
  积累语言还不是我们的目的,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熟练地运用语言,变消极的语汇为积极的语汇。为此,我们仍可借助“图画”这一中介让学生看画作文,当然,此时的图画不再是学生的“作品”。但教师用的应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画面,以便学生借鉴使用课文的语言。比如此时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一幅日落图,让学生试着描绘日落这一动态的景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08:39:00 | 只看该作者

《夕照》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对夕阳西下整个过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夕照的热爱、赞美的思想感情。(2课时)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感悟作者恰当的比喻手法。
   2、感受夕照日奇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读课文,感受夕照的奇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悟法。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录音机、投影、幻灯。
  七、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大家看过夕照的景象吗?交流。
   2、小结:日出的景象是壮观的,夕照的景象也是如诗如画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篇描写夕照美景的文章。
    [意图:将学生的生活与课堂紧密相连,交流的同时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突出教学的开放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
   2、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容易出错误的读音。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4、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了夕照的哪些景象?分别是在哪些自然段中描写的?(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5.你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教师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
    (估计学生可能产生以下疑问:为什么作者说是"如诗的夕照"?
    夕阳为什么会是调皮的?为什么把它比作石榴?"我"为什么会有一种感概和激动?等等。简单问题随时解决,如果是教学的重点问题留在后面教学中解决。)
    [意图:这个大环节中,学生第一遍读课文,重点是解决字音问题,把课文读通顺;第二遍读课文并交流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初步的阅读感受,这时的感受一般是浅显的;第三遍读课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提出阅读中不明白的问题,以学定教。]
  三、细读课文,感受夕照的奇丽,解决学生疑问。
   1.让我们再来认真地读课文,相信大家能在读中自己解决疑问。请学生自由朗读,可以把最喜欢的夕照的景象多读几遍,等一会儿把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2.请学生朗读最喜欢的景象,其他学生仔细听并展开想象。在听完以后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由于作者是按照夕阳落下去的经过来描写景象的,所以在引导学生交流中,应该在尊重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同时,可以考虑按照时间的顺序安排交流,以便让学生有顺序地想象夕照景象。
    当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说夕阳调皮,"当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说夕阳像熟透了的石榴,"当学生朗读第七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我'为什么会有一种感慨和激动;"其他 问题也可以在学生交流想像到的景象时相机解决。
   3、你们想像的夕照景象多美啊,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夕照的录像片断)看完后你想说什么?
    [意图:运用电教手段,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夕照的美景,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四、品读,升发情感。
   1、小结:通过刚才的朗读和想象,听得出大家庭已经读懂了课文,并且都有很喜欢夕照的景象,下面再让我们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次请小组合作选择各小组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齐读、分自然段读等),把你们眼里的夕照美丽景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交流汇报,大家评议。(各小组朗读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配乐。)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交流。
   4、课文读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说这是"如诗的夕照",你们能不能写几句诗来赞美一下夕照的景象?
   5、学生交流所写的诗句。
    [学生通过写诗,可以尽情表达对夕照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在练笔中明白"如诗的夕照"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检查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夕照》,课文时的生字掌握得怎样呢?请学生看拼音写汉字(投影出示)将错误较多的生字重点纠正。
   2、请掌握好的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记住课文中的生字的。
  二、读课文,感悟作者恰当的比喻手法。
   1、作者把夕照的景色写得如诗如画,让我们感受致函夕照的奇丽景色。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把夕照都有比了什么,画出来并小组时交流。
   2、全班交流。
   3、小结:作者恰当地运用了这些比喻的语句,把夕照的景色描写得这么逼真、奇丽。让我们再次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这些句吧。
    [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课文中的比喻句,感悟作者的描写手法。]
  三、背诵课文。
   1、作者描写了这么美的夕照景色,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请学生自由练习背诵课文。
   2、在小组里背诵给大家听,互相评议。
   3、把你背诵得最好的段落背给全班同学听,大家边听边想象。
   4、有条件的可以播放夕照的景象,请学生配音解说。
    [意图:用小组时背诵、给画面配音解说等到形式,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在背诵中再次感悟、想像夕照奇丽。]
  四、讨论。
   1、读了《海上日出》和《夕照》,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在小组时交流一下。 
   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的感受可以是对景色的感受,也可以是对作者写作方法的感受,还可以是其他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
    [意图: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课文,鼓励学生阅读时有不同的读感受。]
  五、练笔。
   1、你观察的夕照景象是怎样的呢?请你们把自己观察到的景象写下来,也可以像作者一样,用一些恰当的比喻写出自己的观察。
   2、全班交流,建议教师要注意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教学小结:
   本文行文条理清楚,用词贴切,比喻逼真,写出了夕照如诗如画的景观。希望同学们在了解课文怎样写夕照变化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5: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