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写字课《重叠结构》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8 11:3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叠结构》教学设计

                                   红山区第十七小学  朱玉芹
教材分析:
《语文新课标》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同时在第一学段中指出写字方面的目标为: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根据这一要求,在本课的学习中应该让学生明白并立、重叠结构意思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交流这类字的特点,从而明确同形字组成之后的大小写法的区别,进而感受汉字的美。又因为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之后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接下去的几课则是综合练习和评价,可以说本课是整册的新授结束课,用来检验学生学习前两种结构之后,能否有一个对汉字结构形体变通和创造的意识、以及发现同形字组合结构的细微变化的能力。学习本课,不但要让学生学会此类字的写法,更重要的是学会举一反三;学会归纳、分析和整理,以及在语言表达上是否清晰明确;思维上是否积极活跃。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几种结构类型,知道结构的宽窄变化,笔画的穿插避让,因此,本课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书写能力。本教学设计是这一课第二课时的设计,并立结构的教学已经在第一课时中完成,这节课主要学习重叠结构。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评价、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重叠结构这一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要领,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在老师指导下,学习书写“炎、众”,认真临写“哥、多、森、品”,能写出同形字的变化,并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
3.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掌握重叠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能写出同形字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区分笔画的细小变化。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动画课件、实物投影仪、练习纸、田字格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1、做知识问答游戏:谁是天下最早的神医?(神农)
二、揭示课题
1、从“神农”引出“炎帝”继而引出“炎”字
(出示炎帝的图片,旁边注明“神农炎帝”)师:这位天下最早的神医神农,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帝”相称的部落首领,因为他崇尚火和红色,大家都称他为炎帝。他和另外一名轩辕氏黄帝都是我们华夏民族最早的祖先,所以我们中国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今天这节书法课,我们要学的第一个字就是“炎帝”的“炎”字。
(设计意图:在游戏部分适当地补充一些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目的是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借此了解一些有关华夏民族远古始祖的知识,并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努力使写字课不再只是单纯地练习写字而显得有点枯燥,试图想营造一个开放的、有文化气息的生动活泼的写字课堂。)
2、从“炎”字的结构以及与其他上下结构字的比较中得出:上下同形的字就是重叠结构的字。
预设:
师:小朋友们观察一下“炎”字,(板书:炎),它是什么结构?(上下结构)
(出示:节、志、泉、炎)这些都是上下结构的字,炎和其他三个字有什么不同?(炎字上下两部分都是“火”)
师:上下结构的字,而且上下两部分相同,老师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叫上下同形。板书:上下同形
师:像“炎”这样上下同形的字,我们既可以把它们叫做上下结构,也可以把它们叫做“重叠结构”。(板书:重叠结构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重叠结构”。(生齐读)
三、引导比较,学习“炎”字
1、通过观察比较三个“炎”字,感受到“炎”字书写时上小下大才漂亮,同时要做到笔画有变化。
预设:
师: 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三个“炎”字,你认为哪个更漂亮?(出示上大下小、上下一样大和上小下大的三个“炎”字)
师:这三个字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第三个漂亮?
(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师:同学们通过比较都认为要把“炎”字写漂亮应该要做到上小下大,上面一个火字的一捺改成一长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比较后,发现什么样的字才是美的,从而对写“炎”字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审美情趣得到培养。)
2、明确要点后,教师示范。
预设:
师:下面老师来写一写这个“炎”字,同学们举起右手,跟着老师一起写。(教师范写“炎”字,边写边说要领。)
师:(边示范边讲解)“炎”,两个“火”上下重叠,上面的“火”略小,捺改为长点,下面的“火”略大,这就是“炎帝”的“炎”字。
(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效果要优于任何一种教学手段,其笔法、手法、以及在整个书写过程中表现出的线条美、结体美、韵律美等都会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一种让学生感知美、感受美、鉴赏美的过程,从而受到汉字艺术形象陶冶。这里我还注意让学生在观察教师范写的同时,可用手模仿,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精神,从而会逐渐养成主动学习、自觉练字的习惯。)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遇到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示范,重点指导写字有困难的学生,“双姿”不正确的个别提醒。)
预设: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也来认认真真地写写这个重叠结构的“炎”字,练字之前我们先来跟着静静小朋友一起来做一遍正确的写字执笔姿势(媒体播放)
师:请小朋友们在练习纸上书写,争取后面一个比前面一个写得好。[电脑:放音乐]
(设计意图:教师在指导学生练字的过程中,特别关照和鼓励写字有困难的学生,强调“执笔、坐姿”保持正确,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双姿”习惯。及时表扬和鼓励。同时,在写字时,播放古典音乐:《高山流水》,来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能静下心来写字。)
4、学生作品讲评。(点评——自评)
预设:
师:下面,谁愿意上来把你写的炎字让大家欣赏一下?师:他的字哪些地方写得好,你来夸夸他。
师:还有哪些不够好的地方你来帮帮他。
(学生点评,引导学生对夸奖自己的同学和帮助自己的同学都要心存感激,虚心听取)
师:同学们这就是学习,我们在夸奖他人的同时,吸取他人的优点,在指出他人缺点的同时也要提醒自己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下面请大家看一看你写的炎字,如果你觉得自己做到了上小下大,可以在上面画两个五角星,如果你已经把一捺改成一长点,就再给自己加两个五角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一起欣赏和借鉴,不仅能检验掌握知识和规律的情况,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字水平和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互评、互学”目的在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审美、观察和评议能力。)
三、从扶到放,学习“众”字
1、从“众”字的不同字体引出第二个重叠结构的字——“众”,感受汉字丰富的变化和历史的悠久。
预设: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请看这些字,你认识几个?
(出示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和简体8种字体的“众”字。)
师:其实上面这些字都是“众”字,它们分别是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和简体8种不同字体的“众”的写法。在甲骨文中,众字的意思是许多人在烈日在劳动,到了大篆中,众字的意思是许多人在别人的监视之下劳动,到了小篆中,众字的字形又发生了变化,目字的写法发生了改变,意思还是不变,到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中字体又发生了变化,到了现代,我们小朋友所学的所写的都是已经简化了的汉字,保留了众字中“人很多”的意思,而去掉了上面的目字。众字从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一直演变到现在的简化汉字,这需要经过几千年的时间。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第二个重叠结构的字,就是这个“群众”的“众”字。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目的是想让学生知道汉字的历史非常悠久,它的形体变化经过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几个演变阶段。使学生对书法艺术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受到书法文化的熏陶。)
2、通过前面学过的知识(并立结构),明确“众”字书写时也要“上小下大”,笔画略有变化。
预设:
师:接下来,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这个重叠结构的“众”字,它的下面部分其实是个什么字?(从字)这个字是什么结构?我们上节课已经学过。(并立结构)写并立结构的字,要注意什么?(左小右大)(媒体演示)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上面的“人”字和下面的“从”字,哪个大哪个小?
(上小下大)
师:写三个人字的时候,笔画有变化吗?(两个人字的捺改成了点)。
(设计意图:联系以前的旧知,结合今天的新知,让学生能学以致用,达到知识的迁移,灵活运用的目的。从而降低新知的难度,使难点分散,学生能轻松掌握重叠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
3、学生自己试着写“众”字,教师巡视点拨。(遇到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示范,重点指导写字有困难的学生,“双姿”不正确的个别提醒。)
预设:
师:下面,老师不示范了,看小朋友能不能把这个众字写好。
师:写之前,我们再来说一说写字执笔姿势,头抬高,脚放平,笔握高,一关节。
师:好,保持这个姿势,请小朋友们在练习纸上写一写,争取后面一个比前面一个写得好。[电脑:放音乐]
4、学生作品讲评。(点评——互评)
预设:
师:谁愿意把你写的作品拿上来,给大家欣赏一下。
(让学生先找优点,再指出缺点)
师:下面请同桌交换,改一改,如果他做到了上小下大,请你在上面为他画两个五角星,如果笔画有变化,再给他加两个五角星,他写得不够好的,你也可以给他指出来,让他改正。
四、总结写法,举一反三
1、通过“炎”和“众”的学习,总结得出:上下同形的字,书写时一般要上小下大。
(读一读小博士信箱里的话)
2、找找其他重叠结构的字还有哪些。
(出示另外四个重叠结构的字:多、哥、森、品)
3、发现规律,学生练习,进行写法迁移。
(学生自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纠正)
4、把学生写的字进行展示,表扬优秀的,指出有欠缺的。
五、运用写法,解决问题。
1、替小博士解决难题。(出示少了一部分的“昌、圭、淼”三字,请学生来补,以此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什么样的字是重叠结构的字,以及它的书写规律)
六、成果展示,拓展延伸。
1、奖励每位学生一张卡片,这张卡片上有格言、名句等,但是上面少了几个字,请大家自己写上。希望大家既能写一手好字,又能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2、请三人小组评一评,评出优秀的上台展示。
3、教师总结,延伸课后学习内容。
板书:
(上下同形)重叠结构
      (上小下大)               
炎                  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14: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