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组成"说课稿
临高一小 黄英嫣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新课程《数学》
中的"6、7的组成"。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和学法分析、教学程序、
课堂小结 四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上册第44页
(二)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间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的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组成。
教学难点:如何有序地掌握6、7的组成。
二、教学和学法分析
(一)注重直观演示、操作,探索简单的规律,发掘学生的潜能。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直接经验是思维表象形成的基础,学生学习所需要的直接经验主要来源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的演示、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实践。因此,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借助实物:小棒、磁扣、彩旗、卡片等教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眼看、手动、脑想、口说中沟通多种感官的信息,在合作探索中抽象知识,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二)精心创设情境、游戏,激发兴趣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爱活动,学习兴趣是支持、推动他们投入学习的巨大内动力。因此,我努力创设多种情境,鼓励学生手、口、脑并用,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又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借助多媒体课件,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保持热情、高涨的情绪,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变"苦2 学"为"乐学"
三、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魔术的名字叫“神奇的眼睛”。说明:通过表演魔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习的起始阶段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说明:在探究新知阶段,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探索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让学生的思考力逐步生长。通过摆圆片、“手势法”的练习,学生能有序的分和有序的记忆。]
(三)游戏活动,运用巩固
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因此在这一环节,以游戏巩固,可以再次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同学们玩得高兴又学到了知识,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你们把今天学的和做的游戏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玩一玩,好不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小朋友再见!
(简单的课堂小结,让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再次得到满足;教师对课后的要求,巧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