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1-10 20:59:44
|
只看该作者
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
一是学习与培训。学习与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应贯穿于校本教研过程的始终。主要内容是:新的课程标准及其解读,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著作、现代先进教育理论、外地外校教育管理与课堂教学的先进经验、关于校本教研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其他观点科学、思想先进的理论与实践材料等。 学习与培训的形式 1、教师自学 (1)学校利用图书室、网络或学校统一提供等途径,向教师推荐培训材料,要求教师在一段时间内读完,写出有一定质量的心得体会笔记,并安排时间进行交流或讲座。 (2)学校为教师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材料,供教师随时学习借鉴。 专题研讨。
2、专题研讨 学校、年级组或教研组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某个共性问题进行一次或几次专题研讨。
学习与培训的形式
3、课例研讨 学校、年级组或教研组对校内外教师的课堂教学实例(包括录象课)开展一次或连续几次研讨。
4、专题讲座 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由学校领导、校内外骨干教师或专业人员针对教师较普遍的困惑进行的专题讲座。
5、教师开放课堂 所有教师每学期都要上一节或一节以上公开课,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 学习与培训的形式
6、交流培训 在校园网上开办教研沙龙、教师论坛等栏目,或在教研活动室创办教研交流园地,举办教学故事交流会等活动,经常性地或定期为教师提供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
7、校外培训 要努力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到校外参观、观摩,参加各级业务培训。 学习与培训的形式
(8)参与式培训 这是与传统的讲座式培训相对的一种培训方式,培训者与被培训者平等互动,模拟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情境,将被培训者分组,通过讨论、探究、操作、游戏、竞赛等活动方式,使被培训者积极主动地获得提高。这是新课程大力提倡的一种新型教师培训方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尝试。
二是教师个人反思。教师个人反思是最基本的一种校本教研形式。
教师个人反思的内容:教师在实践中的各种教育教学行为、现象,学生的反应以及存在或出现的其他问题。 教师个人反思的形式 1、教师教学反思 (1)课前反思。教师在上课前,对依据教案实施课堂教学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先估计,或对教学设计进行必要的修订、调整,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能有意识地避免。具体表现为教师对教案写出修订意见。 教师个人反思的形式 1、教师教学反思 (2)课中反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情况或出现的生成性问题对教学行为或策略进行反思,甚至进行必要的修订或调整。具体表现为教师不按照或不完全按照教案设计实施课堂教学。 教师个人反思的形式 1、教师教学反思 3)课后反思。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反思。指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依据学生学习效果对教案设计、课堂教学行为及策略、学生反应进行反思,以便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改进。具体表现为教师在课后写出课后反思。 教师个人反思的形式 2、写教学日记。内容非常宽泛,教学中一切值得记录的事件、故事、感想等都可以作为日记素材。 3、写教学故事。教师将自己在教学中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叙写下来, 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写教育反思 教师对自己在日常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成功之处或失误进行反思,对下一步教育行为或策略加以修订或调整。
教师个人反思的形式 教师反思是培养教师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的最主要途径。学校应大力倡导每位教师都要主动自觉地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并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约束机制,如要求教师平时坚持写教育教学日记,每周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教育教学反思,每月进行一次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交流活动,每学期评选一次优秀教育教学反思等,还可为教师提供留有修改栏的新型教案本
三是案例研究。 教育教学案例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某一个具有典型研究意义的课例或事例。它既可以是对某一个教育教学事件、片段、现象的研究,也可以是对一堂课的研究,因此案例研究中包括课例研究。 案例研究方式 1、集体备课 学校组织有关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某一教学内容进行集体研究。可每位教师先各自分别备课,再集中研讨,确定出最佳教学设计,作为通用教案供同学段全体教师使用;教师在使用时可根据自身和学生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案例研究方式 2、课例研讨 学校、年级组或教研组可组织教师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后,共同听课,对教学过程及效果进行研讨,修订教案后再听课,再研讨,即“一个课例、两次上课、三次研讨”。以跟进式研究谋求问题的彻底解决。对成功课例的研讨,可以组织教师认真分析成功之处及其原因,并尝试运用于实际教学之中,通过听课、研讨,再听课、再研讨,内化
经验,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案例研究方式 3、教学片段研讨。 学校、年级组、教研组组织教师对一节课堂教学中的某一方面、某一片段或环节的得与失进行分析研讨,借鉴经验,研究解决策略。 4、教育案例研讨。 学校、年级组可组织教师对某位教师教育管理学生上的成功案例或存在问题或困惑的案例进行集体研讨,制定策略;经教师一段时间实践后,针对结果或生成性问题再研讨,再实践,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四是课题研究。
学习与培训、教师个人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础,案(课)例研究是最有效的校本教研形式,这是各校都应采取的三种形式;教研基础较好的学校还可采用课题研究的形式。
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是一种高层次的校本教研形式。它不是承担上级科研任务,而是把学校在落实新课标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应用性课题研究。校本教研课题研究可分为学校课题研究、教研组、教师三个层次。 课题研究 1、学校课题研究 学校课题研究指针对学校在教育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着眼于学校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出明确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确立研究课题,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学校各相关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及教师围绕学校的总课题确定子课题开展行动研究,以实现学校课题的全面解决。 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1)组织建设 学校建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一般校长任组长。领导小组的主要职
能是负责课题研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包括确立校本教研课题、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和指导实施过程、组织学习和培训、考核和评估等。 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2)确立课题 课题来源:学校管理者及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确立课题原则:充分发扬民主。 参考课题: 本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共性问题; 如何满足学生协调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精神与传统教学之间存在哪些矛盾; 如何加强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2)确立课题 确立课题方法:积极引导师生就学校的发展方向、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及各种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领导小组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个别访谈等形式汇集各类问题,进行统计、梳理、归纳、分析,遵循“针对性、综合性、生成性”原则,从中选择具有共性的重点问题,提炼出1—3个校级校本教研课题。在校级课题下,相关年级组和学科教研组结合本年段、本学科特点,确定子课题。同时,教师可将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生成的新问题确立为个人校本教研的小课题。为形成持久的校本教研氛围和教师的问题意识,学校可制定教师问题定期汇报交流制度。 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3)撰写实施方案 校本教研课题确立后,就可以撰写实施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