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1-7 20:45
标题: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滨海九小 陈丽彩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6段。
能力目标: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预习了第七课《虎门销烟》,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板书课题,强调“销”)。先读读这些词语。
历史 值得 盐巴 销毁 虎门寨
响彻 欺侮 收缴 烟渣 水泄不通
卷进 咆哮 嚣张 应邀 震惊中外
二、精读课文。
1.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悟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打开书,默读课文第1和第6两个自然段,找出一两个词语来说明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在这里选第几种解释呢?
A.强壮;B.伟大、有气魄;C.增加勇气或力量。
目标展示:读读课文2—5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词句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再读一读,把你读懂的内容批到书上。
2.自主尝试,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讨论,启发点拨。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1-7 20:45
(1)第2自然段
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
朗读,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2)第3至5自然段
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3、4、5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 第3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
“礼炮轰鸣”、“群情沸腾”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
②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是分几步销烟的?(三步 撒盐巴 抛鸦片 倒石灰)
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
师: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己读第4自然段,想想应该怎么读。
点拨;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据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
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1-7 20:46
(4)接着往下读,看从哪里还可看出这是一次“伟大壮举”?
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三、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总结: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
2.自己读读第6自然段,齐读。
师总结;孩子们,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为了祖国更加强大,为了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努力学习吧!
3.学法练笔。
用“先……再……然后……”把一件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板书设计:
虎门销烟
值得纪念 伟大壮举
中国人民不可侮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