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5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数学观摩课《三角形的内角》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4 07: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开课资料 《三角形的内角》教学设计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交通路中学 汪 勃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角的定义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

(2)了解辅助线的作用,能准确、规范地利用辅助线进行证明;

(3)规范学生的推理过程,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证明过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由具体实例的引导,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研究;

(3)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从动手实践中得到的结论,经过简单的推理证明以后可以成为定理。初步感受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理证明及运用定理解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2.难点:

(1)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

(2)通过作辅助线独立完成证明过程。

课前教具准备:

让每个学生课前准备好两个同样大小由硬纸片剪出的(较大)三角形.课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4 07:44:32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理念
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1.命题的形式、命题的构成是什么?
2.平行线的三条性质是什么?
观看动画演示
二、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逻辑证明。
观看动画演示,动手拼图,老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证明二
三、课本例题评讲
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方向,C 岛在B 岛的北偏西40°方向,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多少度?
四、课堂练习
新知应用:
1.1.在△ABC中,∠A=35°,∠ B=43 °,则∠C=.
2.2.在△ABC中,   ∠A =30°,∠B=∠C,则∠B =_____.
3.3在△ABC中,∠A :∠∠B:∠C=1:2:3,则         △  △ABC是    三JI角形.
练习:
1.从A处观测C处的仰角∠CAD =30°,从B处观测C处时仰角∠CBD =45°,从C处观测A、B两处时的视角∠ACB 是多少度?
2.如图,一种滑翔伞是左右对称的四边形ABCD,其中∠A=150°,∠B=∠D=40°,求∠C的度数。

五、课堂小结
一、活动1
   在小学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我们是经过拼图或度量的方法得到的,今天我们要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请同学们回答两个问题。
1.命题的形式与构成
2.平行线的性质
二、活动2                        
如果我们不用剪、拼的办法, 可不
可以利用推理论证的方法来证明这个定理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问题吧!
已知:△ABC
求证:∠A+∠B+∠C=180°
分析1:证∠A+∠B+∠C=180°.
联想:180°存在于哪些图形之中,根据目前掌握的材料知道.
(1)平角=180°
(2)两直线平行线,同旁内角和=180°
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过顶点A做平行线MN,可以得到∠B=∠1,∠C=∠2从而得到∠1+∠BAC+∠C=180°
∠B+∠BAC+∠C=180°
证明一:过A作MN∥BC.
∵ MN∥BC.
∴∠1=∠B,∠2=∠C
而∠1+∠BAC+∠2=180°
∴∠BAC+∠B+∠C=180°
我们将∠B和∠C撕下来拼在顶点A处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那么我们能不能将∠A和∠B撕下来拼在顶点C处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了?同学们自己试试看。
证明三:过顶点A作AE∥BC构造同旁内角
则∠A=∠1
∠B+∠BCN=180°
即∠A+∠B+∠ACD=180°
已知:△ABC
求证:∠A+∠B+∠C=180°
证明:
过A作ANM∥BC.
∵ AM∥BC.
∴∠B+∠BAM=180°  ∠1=∠C
∴∠B+∠BAC+∠C=180°
例题分析:虽然本题已给图形,但我们必须从画图入手, 记住画图的过程就是理解题目的开始,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就是以A岛为中心画方向线AC,B岛在A 岛的北偏东80°,也是以岛为中心画方向线AB,C岛在B岛的北偏西40°方向,这就是以B 岛为中心画出方向线BC、AC与BC交于C.
由于A、B、C三点构成△ABC.
所求∠ACB是△ABC的一个内角,这样就要求得∠CAB和∠ABC的度数.而且题目隐藏条件是两条南北线互相平行,这一点同学们容易忽视。
根据方向线不难得到∠CAB=80°-50°=30°,
由BE∥AD得∠EBA=100°,即∠CBA=60°,
解:∵∠CAB=∠DAB-∠DAC=80°-50°=30°
又BE∥AD
∴∠DAB+∠EBA=180°
即∠CBA=100°-40°=60°
∵∠CAB+∠CBA+∠C=180°
∴∠ACB=180°-30°-60°=90°
答: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为90°
四、课堂练习
以生生交流、师生合作的方式完成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2.添加辅助线推理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六、作业
1.课本P76: 1,3,4,7.
2. 思考
1)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     个直角?为什么?
2)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     个钝角?为什么?
3)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锐角?为什么?
4)任意 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角的度数至少为      .
将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是今后学习的重要方法,同学们要注意学会
七.课后反思
情境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发现问题,从而对问题产生猜想。这种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注意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由活动1寻找出严密的逻辑证明方法,从而为活动2的引出打下伏笔。同时培养了学生大胆猜想的创新精神。
根据命题的构成写出已知求证。
在解决新的问题时应用我们已经掌握知识去分析、解决它,即应用“化归的数学思想”将新的知识转化为我们熟悉的知识去解决,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正迁移。
让学生去尝试如果将角的位置放错了及时纠正大胆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己体会辅助线的做法。最后老师提示总结证明。
试图通过多种证法,多角度地去解决问题,进一步地熟悉和应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定理。
例题设置的四个目的:
1.  方位角知识点的考察与应用。
2.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3.  鼓励学生应用不同的证法,拓展学生的思维。
4.引导学生注意题目中隐藏的条件。
新知应用的第1、2、3题主要考察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练习的第1、2题是实践应用。
板书设计:
7.2.1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4 07:44:56 | 只看该作者
《三角形的内角》教学设计说明
定西市安定区交通路中学 汪 勃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三角形是最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又因为三角形是多边形的一种,而且是最常见的多边形,在几何学习中,经常通过把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利用三角形的性质去研究其他多边形,因此对三角形性质的学习研究在数学学习中显得十分重要。三角形内角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七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要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证明与运用,学生通过小学的学习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但这个结论的得出是学生通过实验(度量、拼图)得到的感性知识,本节是在学生学过线段、角和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初步了解了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及特征,会进行简单说理后,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进行证明及其简单应用。在证明过程中,通过一题多解,初步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本节学习,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感受,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理论论证,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角的定义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

(2)了解辅助线的作用,能准确、规范地添加利用辅助线并利用辅助线进行证明几何问题;

(3)规范学生的推理过程,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证明过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由具体实例的引导,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研究;

(3)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从动手实践中得到的结论,经过简单的推理证明以后可以成为定理。初步感受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理证明及运用定理解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2.教学难点

(1)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

(2)通过作辅助线独立完成证明过程。

四、教学问题诊断

1.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阶段,也是由代数运算向几何推理过度的较好时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和谐地融入到探究性学习的氛围中。

2.通过拼图引出如何做辅助线、为什么要做辅助线,教师如果不加以引导,撕下来的角拼的位置学生就难以完成任务。

3.要把文字证明题转化成数学证明题,学生很难写出已知、求证。用多种方法证明内角和、规范书写证明过程都是学生的弱项。

4.例题中的隐藏条件学生很难发现,也就是两条南北线互相平行。

   五、教法特点和预期的效果

    1.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是学生第一次遇到的文字证明题,要通过命题,让学生找出题设和结论,从而写出已知与求证。在拼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做出辅助线,注重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把三角形的内角拼合在一起,探索它们的和及其原因,然后交流想法,并归纳总结出结论,再寻求多渠道、不同途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经历“实验―思考―交流―总结―运用”的过程,不仅掌握知识点,还要知道为什么,做什么用,使学到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达到能运用多种方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的目的。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勇于探索并发现结论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六、教具准备

教具:三角尺

学具:三角形纸片、剪刀、三角尺

七、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一)复习回顾

(二)新授课

1.提出问题:在小学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0,没有研究,本节课我们来回答这个问题。

2.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并将内角剪下,试着拼拼看,三个内角的和是否为1800?

3.根据上面的拼合,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作辅助线,如何证明并写在练习本上。

最后老师再板演证明过程

4.课堂小结

(三)巩固练习

(四)作业布置

八、评价与反思

    本节主要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 ,是一节探讨课。

    本节的知识内容学生早在小学就已经学习过了,而本节课是要对以前所学内容进行有理有据的推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已知结论进行论证。在解决问题时,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开阔思路,让学生能够经历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还要关注学生的思考习惯。本节的证明较多,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先理清思路,再下笔证明的习惯。让学生在探讨、交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并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9 19: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