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质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知识时代,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这个时期也是中学生信息素质提升的关键时刻,中学生必须提升自己的信息素质,时时刻刻都要接受信息素质的教育,在这个高速发展的视觉经济社会里,信息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基本生存的能力,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显得非常重要。文章从信息意识的概念、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知识的获取、信息能力的拓展、信息道德的树立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计算机 课程 信息素质 教育
什么是信息素质? 在国外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信息素质最初的含义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国外学者对于信息素质的内涵,主要强调两点:1、信息活动过程中(从信息感知到信息创造)所需要具备的能力;2、终生学习的能力保障.
美国图书馆协会1989年将信息素质定义为:(1) 懂得何时需要信息;(2) 知道解决某一问题需要何种信息;(3) 能够找到所需要的信息;(4)能对所需信息给出评价;(5)善于组织所需信息;(6)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
美国人波尔,将它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在这个高速发展的视觉经济社会里,信息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基本生存的能力,因此,我们身为教师,在教学中,尤其是在计算机教学中应始终注重渗透信息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信息意识的培养
信息意识,是人们利用信息系统获取所需信息的内在动因。因此,如何调动这个动因,即是我们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一)改善教学环境
计算机教学,应尽量安排在机房或多媒体教室中进行,这样可以尽力发挥充满信息的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功能,应尽量避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空洞的理论方法的讲授,否则,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学习兴趣就得不到提高。通过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视频,学生的眼睛就会亮起来,耳朵会竖起来,精神也随之抖起来,信息意识也就会跟着启动起来,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的信息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信息意识内化在学生的脑海里,从而开发和发挥学生的信息意识。
(二)注重教学环节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该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咨询者、导航者、组织者。之所以这样,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在“教师——学生”互动学习中把握好角色“转型”后的尺度。其次,要以身作则,准备充分,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处处体现具有良好的信息素质,从“备课”——“授课”——“批改作业”,做到电子化“一条龙”,抢占教学中的每个环节,让信息意识遍地开花,指引学生由内因带动外因,逐渐形成稳固的、反映内在需求的内心体验,由被动接受到自觉主动接受。
二、信息知识的获取
信息知识的获取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并熟练地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归纳、检索等方法来获取信息。 “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这句话说得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机器上去摸索操作的最佳步骤和方法,逐步让学生去领会获取信息知识的方法,为学生的信息素质的提高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而这种素质一旦形成,就会使学生终生受益非浅。那么应该如何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呢?在教学中应重点从下面两个方面展开信息素质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