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我国已经文规定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要达到一小时,但长期以来,这些规定始终未能起一些地方和学校的重视,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一直得不到落实,生体质现状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影响21世纪四化建设人才的培养。为了增强学生体质,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好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工作迫在眉睫。
2.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分析
运动是保证人体身心健康的前提,体育锻炼能有效地增强人的体质,增进人的健康已是众所周知,但要人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将体育锻炼变成人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和习惯,则仍须要一个艰难的过程,并受到各种主要因素的影响。中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懂得了“身心健康是人体生命的根本,运动是保证人体身心健康的前提”的科学道理。但在付诸行动时,结果不令人满意,总是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一)身体因素
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学生的身体条件要求就不一样。因中学体育科目开展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从根本上就对学生的锻炼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心理因素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对实施终身体育起着很重要的启蒙和桥梁作用。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摇篮和基础,也是学生个人终身体育的基础,要打好这个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心理因素是关键。
(三)文化课学习方面因素
学校时期,文化课学习是学生的重担,也是这个时期面临选择的十字路口。在这个时候学生的想法不是怎样去思考,怎样锻炼能使身体强壮,而是在思考“我的人生该怎样规划”等一系列重大的问题。
(四)交流方面因素
交流就是共同驱逐自我身中和它者身中之后建立的关系。在文化课学习(特别是在高三)的气氛中,找个相关体育锻炼的话题来讨论、学习和见解,同学们就觉得是浪费时间。因为在他们的心中考上大学就是万事大吉,也就实现了自己和家人的愿望、目标。这时候的锻炼对他们来说,就是给高考施加压力。
(五)体育锻炼的习惯因素
说到习惯,不能不涉及到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教育在习惯上占了主角。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最关键的环境。习惯的解释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今泛指一地方的风俗、社会习俗、道德传统等。所以,体育锻炼习惯和这一方的风俗习惯是分不开的。后天的教育只是引路让其了解和认识锻炼的重要性。
(六)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未来学校体育的结构、内容、教法、管理、师资培养、远景规划等一系列问题都收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进行革新和实验。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终身体育间题是整体和长远的体育思想。对每个人来说,在学校里进行的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并要把它贯彻到人生始终。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新思想,是随着当代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而出现的。
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需要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这个解释同学们也许只能在书本上看到,但从来没有注意到字里行间的意思,也从来没有人做过。归根到底还是在于我们的制度体系不够健全。
(七)高考的考试制度
高考一般指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全称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除体育考生以外,文化科考生在高考中对体育的要求几乎为零,所以导致学生们在体育的认识和理解上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只要考上大学体育可以不要学的念头或考上大学后在学也不迟等的想法。这种结果导致当代儿童少年身体素质日益下降,奇病多发。归根到底,这是我们在制度上不够完善、体系尚不够健全的结果。
(八)参加体育锻炼的物质条件
体育设施为学生提供的体育项目、服务质量、服务环境,是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现在学校学生人数大量增加,而学校场地数量有限,场馆数量很难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造成学生参加运动的人数比例下降。而体育场馆的设施条件不同,在很多学校中没有固定的体育馆或者体育馆的数量极其有限,对于很多体育场地如:篮球场地、足球场、排球场等,因场地占地面积大,同时容纳该项目比赛人员有限的特点,致使在休闲高峰期使这些场地成为超饱和状态。对于千人的学生、仅此几块场地也会显得杯水车薪,而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也是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