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9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感于“小红花”的魅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6 08: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朋友聚会上,妈妈间又聊起了孩子。“我那小孩,昨天又不肯好好吃饭,竟跟他奶奶讲起了条件:‘你给我一朵小红花,我才吃!’大概幼儿园里的老师一直这样哄的吧。唉,现在的教育……   

这番话,让作为教师的我不禁有点儿心虚。 现在的教育怎么了?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一些课堂画面:(1)上课伊始,教师出示有五角星的贴纸,问:这是什么呀?生:五角星。师:想不想要?生:想!师: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老师就奖给你!(2)“你答对了!奖你一个红苹果。”“你也答得不错,也奖你一个红苹果。”“你坐得真端正,奖你一个红苹果。”“你的发言很响亮,也奖你一个红苹果”……皆大欢喜中,老师忙碌地在近30张小脸上贴上了红苹果。(3)(讲台上放着一盆橘子和一盆草莓)师:“这盆橘子有20个,谁来猜猜这盆草莓有多少个?猜对了,奖给大家吃!”,顿时,教室里沸腾了,一只只小手高举,一张张小脸通红,争着抢着,好不热闹……   

“奖励”之下,学生“动”起来;“奖励”之下,课堂“活”起来。一到分开教学,课堂上更是“人人争奖,个个有奖”。乍看起来,“奖励”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然而,我们是否看到了这样一个现实:孩子的学习变味了——外在奖励成了孩子关注的焦点,成了孩子学习的原动力,学习成为一种直接追求“功利”的行为。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0-6 08:06:00 | 只看该作者
不可否认,外在奖励的刺激会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学生保持高涨的热情,对于低年级学生有时也是需要的。但是长此以往,一旦失去了这些外在奖励或者奖励无法满足孩子的需要时,孩子的学习会是什么样呢?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位老伯家屋后有一片空地,很多小孩都喜欢到那儿玩,嬉闹声常吵得爱静的老伯不得安宁。老伯阻止了几次却一点儿也不奏效,孩子们依旧天天来。有一天,老伯把正在游戏玩耍的孩子们叫了过来:“谢谢你们常常来陪伴我,奖给你们每人一元钱买点好吃的。”第二天,老伯奖给了这些孩子每人五角钱。第三天,老伯奖给了这些孩子每人一角钱……后来老伯就不再奖励了,小孩竟也来得越来越少,不久就一个也不来了。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一开始孩子们是为了玩耍喜欢这片空地,后来更具吸引力的刺激——金钱,给了他们喜欢空地的更大的理由,到后来他们来这儿纯粹以获得奖赏为目的了。奖赏慢慢少了,到最后没有了,他们自然也失去了来这儿的理由。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过度理由效应”现象。

老伯是睿智的,可教育一线的教师们常以外在奖励来诱导孩子努力学习,是否也会造成“过度理由效应”,而使孩子渐渐丧失那种与生俱来的对于学习的热爱?教育的过度功利让孩子患上了“表扬依赖症”,做什么事情总想得到老师或家长的赞扬和奖励,靠别人的表扬奖励来主导自己做什么,怎么做。一旦失去了这些外在激励就好像失去了学习的理由。

一个人持续一生的学习应该依靠内在的学习动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培养孩子从内心生长出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应该更多地从教师由身的教学魅力来激发,更多地由获取知识的快乐来激发,应该在不断地努力和成功之中得到生长。激励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艺术,它是精神上的沐泽,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刺激。但愿所有的教师能让所有的孩子在文化的天空中仰望知识的星辰,不是出于外物的诱惑,而是发自内心的渴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9-10-7 09:01:00 | 只看该作者
表扬很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9-10-9 16:58:00 | 只看该作者
更是一种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20: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