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生命与健康教育论文 浅议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1:1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爱学生   健康成长
                           —浅议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宣恩县民族实验小学    吴丹
关键词:生命教育   青少年健康   迫在眉睫   现实意义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引导和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对于构 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是开展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国家教育部的杨进先生的一 句“生命不保,谈何教育”,揭示了青少年生命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战线面临 的新的课题,也是我们社会各界面临的新的课题。生命教育决不应是一时兴起的项目或热闹一时的活动,也决不应是学校中可有可无的点 缀,它应该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长期努力的一项艰巨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 应该承担生命教育的责任,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是我们教师的崇高 理想。
最近,看到一个有关青少年教育的调查资料显示,在中小学生中有 5.85%的 孩子曾有过自杀,24.3%的孩子曾有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思想,有 60%的大学生存 在一些心理问题。 再看近几年来发生的一些血淋淋事实: 新疆石河子 122 团中学初三 4 名花季 少女因期中考试成绩名次排在年级后面而在开完家长会的当天相约喝老鼠药自 杀。长春一中学女生不堪中考压力服毒自杀。广东顺德一中学男生因家长不让玩 游戏机上吊自杀。 呼和浩特市一中学生因钢笔水甩在老师身上 1 次而不是老师说 的 4 次,就选择自杀来挽回自己的尊严……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和事实,让我们意识到,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这次学校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开设的论坛,确实是抓住了当前青少年教 育中的瓶颈问题。 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这些少年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逃避失意、困难和挫折 呢?我想,不外乎四个原因:一是个体因素。青少年的心理发育不成熟,缺乏责 任感,在无法承受各种压力的情况下以自杀来逃避现实。二是学校因素。老师迫 于升学压力而重视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无形的精神压力。三是家庭因素。望子 成龙,望女成凤,家长的期望值太高,给孩子制定过高的标准,使孩子在家中也 感受不到亲情和温暖。四是社会因素。外界环境形成的贫富差距、竞争压力、邻 里同学以及恋爱关系等等都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上的冲击和刺激。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引导和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对于构 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校是开展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国家教育部的杨进先生的一 句“生命不保,谈何教育”,揭示了青少年生命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战线面临 的新的课题,也是我们社会各界面临的新的课题,这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各方 面的共同努力。学校要主抓,社会要关注,家长要配合,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才能引导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保尔.柯察金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是啊,生命何其珍贵!有了生命,才有了竞争和拼搏;有了生命,才能有理想与希望;有了生命,才会有快乐与悲伤;有了生命,才会 有对于生命的珍爱。如果生命失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可以重 复,岁月可以重复,季节可以重复,唯有生命一去不复返。海伦凯勒曾经说“只 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这就告诉大家,要好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要让自 己的生命发光,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见,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1:10:27 | 只看该作者
我国台湾地区自 1998 年正式提出实施“生命教育”,并且将从国小到大学的各级学校教 育都纳入生命教育的范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不少学校在生命教育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 展。台湾推行“生命教育”,也是针对校园暴力和青少年自杀等社会问题。不过随着生命教 育的发展,他们的目标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全人教育”的目标取向,希望学生通过教 育,懂得珍惜生命,爱己、爱人、爱社会,也爱大自然,而且能够积极努力,追求生命的理想,并从 中发展生命的智慧及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展现生命意义与永恒的价值。我国台湾地区生命教 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由政府部门来推动,如教育部门设立“生命教育年” 、组建“生命教 育委员会”以及拟定“推动生命教育中程计划”等。其“生命教育计划”以高中及“国中” 学生为有限对象,逐年推广到小学和大学,从生命教育目标的确定与细化、生命教育课程的开 设与教材的编制,以及师资的培育等方面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和设想。2005 年起,生命教育已 列入高中正式课程的选修课,与此相关的选修课程包括《生命教育概论》 《哲学与人生》 《生 死关怀》 《宗教与人生》 《生命与科技伦理》 《道德思考与抉择》等。台湾地区在中小学推行 的生命教育,已经积累了相当系统、成熟的经验。  近几年,我国大陆也开始重视生命教育。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如在思想品德、体育与健 康、科学、语言等课程标准中,都渗透了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譬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 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分类目标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热 爱生命” 。另外,国内一些省市或学校也开始启动生命教育工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04 年 12 月,辽宁省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制定了《中小学生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同年, 上海出台《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帮助学生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 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热爱生命, 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在生命教育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将一些中小学作为实验学校,开展生命 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这些实验学校实施生命教育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开发生命教 育校本课程,二是与其他课程整合开展专题教育。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亚太实验学校与专家合 作编写了系列丛书《美丽的生命》上、中、下三册,分别作为 1—9 年级中小学生的校本教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也编写了《生命的凝视——生命伦理学青少年读本》 。这些教材或读 本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 珍惜生命、开发生命。此外,还有一种方式是将生命教育与其他课程和学生活动加以整合,开 展一系列专题教育,将生命教育的理念贯彻其中,并结合健康教育、环境教育、青春期教育、 安全教育等专题性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并发展生命意识,培养他们的生命情怀。这些实验学校 将生命教育作为当前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在生命教 育的研究与实践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乃至整个华人世界的生命教育与西方国家的“Life Education”,虽同 名,但内涵及具体做法仍有差异。一方面,西方国家注意从死亡与生命的关系入手,而我们却更 直接地确认生命的宝贵;另一方面,西方国家更强调个体生命的独特价值,而我们强调生命的 社会或集体关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历来主张人的生命的本质不是个体的物质生命,而是其 社会生命、道德生命和精神生命。一个人生命的价值,正是在与其他生命的交往中,在对其他 生命的成全中才更彰显其伟大与崇高。同时,中西方生命教育也有异曲同工之处。首先,在生 命教育的内容上,都是要让青少年理解生命,理解人的生命的宝贵和脆弱。人的生命是短暂的,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它要求我们必须培养起必要的生命安全意识与技能,懂得远离伤害,保护 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其次,都试图引导青少年学生欣赏生命,欣赏生命的神奇与伟大,包括对残 缺不完美生命的欣赏,培育宽广的生命情怀,激发生命潜能,创造生命奇迹。 另外,要教育青少年 学生体悟并尊崇生命的社会意义及价值,西方对个体的尊重也不排斥个体生命的社会价值— —也许他们认为有自己个性的人更有社会意义。 在教育方法上,我国现阶段的生命教育既要有意识地建构社会、学校、家庭的协同引导 与帮助体系,形成有效的互动互补效应。同时在学校教育中,要注意依据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 的心理与认知特点,积极探索分阶段、分层次、有机衔接、循序推进的多学科、综合渗透的 教学思路,力图让我们的青少年藉由这一时期所受的相关教育,形成在身心、 智力、 审美意识、 责任意识等领域的全面和谐发展。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生命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它需 要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温暖生命;更需要用生命去感化生命,用生命去润泽生命。 在这 里,教育者只有以自己的生命参与关于人的存在的思考,进而凭借他的参与将一种精神过程引 向“真诚的历史性”之中。[3]正如狄尔泰所说的,人对物的认识是说明,而对其他人的认识是 同情地理解。 生命教育决不应是一时兴起的项目或热闹一时的活动,也决不应是学校中可有可无的点 缀,它应该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长期努力的一项艰巨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 应该承担生命教育的责任,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是我们教师的崇高 理想。以上只是我所想到 和我能做到的。我相信,通过参加这次论坛,必将进一步增强我们包括孩子 的生命意识,帮助青少年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引导青少 年健康安全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有思想有创造性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2]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338.
[3]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43.


个人简介:
     本人吴丹,二00四年6月毕业于长江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9月通过宣恩县组织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进入宣恩县高罗中学从事英语教学。二00八年9月调入李家河二虎寨小学任教,在李家河小学任教期间,曾撰写论文《对教学反思的认识》获国家级二等奖。二0一一年调入宣恩县民族实验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在实验小学工作期间也曾撰写论文《浅议网络环境下识字教学的创新》获州级二等奖,省级二等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11: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