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任务、核心任务的关系和作用可以用下图表示: 图中,前置任务就像树根;核心任务就像树干;成果就像树叶和果实。核心任务的主要特征是根本、简单、开放。所谓根本,就是指核心任务符合本课程的性质,当学生完成核心任务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就能达到;所谓简单就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入手;所谓开放是指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结论的开放性或者任务的拓展性)。核心任务正因为其开放,学生才能表现出自由,也就是说在课程的核心处还学生以自由。 案例:三角形的中位线 前置任务: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核心任务:延长BC至E,使BC=CE,你能发现什么结论?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然就能得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并能证明。而这一过程中还能发现更多的结论,比如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4、创新教学模式 按照生本课堂的内涵和特征,我们在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新,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二条主线、三个环节,也称123模式。 一个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总是通过人的关系展开的,而人的关系的展开又总是通过人类自己的活动来开辟道路的。因此,人类归根到底只能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发展。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以学习活动为中心就从根本上避免了传统从教材中心、儿童中心、教师中心考察教学过程的片面性。 二条主线:小组为核心的组织形态(空间形式)和任务为主线的教学流程(时间形式)。学习小组是最基本的学习活动组织,而任务则是开展学习活动的理由。任务是为了达到目标所做的事,没有任务,活动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 三个环节:创设情境、明确任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反 馈、评价提升。这三个环节就是生本课堂的基本流程。 环节1: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认务与目标不同,目标是最终要达到的结果,而任务是为了达到目标而做的事。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才能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才能有较高的思维水平。把任务完成了,学习目标也就达到了。老师心中装着目标,但要把它转化为任务,布置给学生。提供学案也好,书写目标也好,口头布置也好,都不是本质,本质是让学生明确任务。前置任务可以布置在课前,也可以布置在课上。前置是相对于核心任务而言的预备任务。 为了保证学生能积极地投入、接受任务,教师还要努力创设情境。“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12],好的情境不只具有学科价值(比如建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联系、引出问题等),而且具有情感价值。“问题情境”可理解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环境。从物理意义上讲,它具有客观性,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背景,它可以是现实生产、生活材料,也可以是本学科的问题,还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等。从心理意义上讲,它要充分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主观愿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让学生在学习中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环节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带着任务先自学,在必要时利用小组展开学习。我们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时,教师要注意给学生一段相对独立的时间,不要人为地要求学生讨论,防止学生由过去依赖老师变成依赖同学。思考的深度决定落实的程度。此时,教师要做两件事,一是观察学生是否都投入到学习中去,防止不自觉的学生开小差;二是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了解并指导学生及小组的学习状态。 环节3:展示反馈、评价提升 展示的目的之一是反馈,另一目的是与评价相结合发挥其促进功能,培养学生自信、自尊、自强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评价是在展示基础上的评价,评价必须是积极的,坚决反对消极的评价。提升包含了总结的意思,还可以为下一节的学习埋下伏笔。 以上三个环节,可以在课上完成循环,也可以在课前和课后才完成循环。例如,可以把前两个环节放在课前完成,一上课就开始展示。 按照郭思乐教授的观点,生本课堂乃至生本教育不是一个教育流派,而是直达教育的本质。是否如此,需要实践的进一步检验。我们的实践也会继续下去。 参考文献 [2][3][5] 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人民教育出版社 [1][4]《我们如何学习》克努兹 伊利雷斯( 丹麦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6][7]佐藤学:《学校的挑战》第2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培根《论说文集》 [9]恩格斯反杜林论 [10]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11]崔永漷《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