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教师优秀读书随笔《瓶中的天空》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9:5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得 天空的蓝色,一直是我迷醉的地方。有天清晨,发现蓝色的净空飘着几絮乌云,阳光若隐若现,顿觉天空别有一番风韵。然而我从未深思过这美丽背后产生的原因。

《瓶中的天空》,前前后后读了很多遍,说不出自己读懂了什么,一直没有灵感完整的描述读后的感觉,但心中至始至终保持着一种强烈的惊叹。倾佩于两千多年来科学家们的善于思索和孜孜不倦,不断追求表象下无穷的奥秘,一点点蛛丝马迹,总能迸发出灵感,形成如今惠于大众的东西,那是种纯粹奉献的努力。惊叹于佩西奇先生以一种神奇的力量,将看似不关联的发现串成科学的轨迹,在历史、艺术、物理、大气中穿梭,引领我们思考着光、颜色、视觉、大气,向我们展示简单的事物真相如何脱胎与复杂的表象,然后风平浪静,答案跃然纸上。就像置身于一个迷宫,当你惊叹和沉迷小小的迹象衍生出的那么多发现和原理,游荡时,却总有一股潜在的力量指引你到达最终的目的。

读这本书,有时像是在读历史,原来天空的蓝色曾是让人们敬畏的东西,正是心存敬仰和膜拜,因为不解更显神奇。从哲学的领域到物理的净空,思索的先辈在不同的领域改变对它的印象,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剖析,去亲近这个神圣而又美丽的秘密。而有时读着我又会陷入专业领域的束缚,我似乎对其中现象一知半解,虽然学过。却总有一种做实验的冲动,是否真的能将天空装入瓶中。那种看似相同的蓝色不尽然是同一种,抑或想去观察下饮料开瓶时飘出的云絮,少量脱脂牛奶呈现的淡蓝。虽然知道答案,偶尔也会陷入对真正看到的事物的怀疑,那是看到的还是想象中的,是事物本身存在的还是相互作用产生的?

科学探究的形成是曲折的,也是带有时代特征的。柏拉图的视觉被动论谈到眼睛的主观作用。而亚里士多德的黑暗理论则认为天空的蓝是黑暗贯穿其中。从金迪的粉尘理论到海赛姆的粒子理论,人们开始意识到光线是直线传播的,而大气中的悬浮颗粒如水蒸气或者烟尘、尘埃等可能是天空变蓝的关键。为此,前辈们开始通过各种实验、数学计算,物理推测、实地考察等各种方式探索其中的秘密。或许他们并未找到最终的答案,却发现其他许多东西。笛卡尔的彩虹,托马斯杨的干涉和衍射,牛顿环、泊松亮斑、布朗运动、光的偏振等等一系列我们如今所熟知的伟大现象和理论在发现中诞生。很多次思维的脚步总会陷入过去的泥潭,但又总是缓缓而努力地向前。

书中每一段情节都以其独特的真实性吸引着我,它凝聚了思维的精华,我暂且不论,怕我的一知半解亵渎前辈探索的精神。把它当做一本科普性的故事书,谈几点我感兴趣的东西吧。

当我读到“蓝色色度”时,我渴望像索叙尔一样登山远眺,在傍晚时分,看薄雾淡淡,暮霭如烟,山腰间,薄雾形成的绛紫色带子随着水汽的凝结越来越深,越来越窄,晚霞印染,直至暮色完全降临。站在山顶,感受脚下的云海里风暴肆虐,而头顶的天空阳光刺眼,一派宁静。我无法描诉,这种感慨、敬畏和强烈的心灵震撼。为了探寻天空的蓝色,索叙尔执着而系统的用自制的仪器记录下温度、湿度、风速、水的沸点和空气的带电程度以及天空的蓝色色度。虽然最终他未得到答案,但他的执着与实践,令我敬佩。

“真实的蓝”中讲到,延德尔发现燃煤的烟雾,焚烧的树叶,甚至雪茄烟,都产生了蓝色,他在实验中发现,不同于索叙尔的铜铵沉淀物呈现的持久不变的天蓝,他需要在更为柔和的蓝色出现之前须等待几分钟。与此同时,直射通过液体的光会变成橘黄色,沿着光线看,甚至可以看到微型的天空和淡色的晚霞,淡蓝色持续很短,几分钟后变成白色的云状物,偏振也随之消失。这个实验也许在诉说粒子的大小是关键。而我则对有趣的实验现象颇感赞叹。

读到“蓝色的定律”中,瑞利总结出他的散射定理,测量蓝色光谱,科学家开始探究阿伏伽德罗常数,光波的性质等等,一步一步,我们越来越接近所期待的答案,而这中间又有许多疑问亟待解决。

……

天空的蓝色,从神圣的敬畏到理性的思索,最终尘埃落定。可是,现在的我们,依旧需要探寻着有关它的答案。在环境污染的今天,重视我们的天空,我们更应该思索,如何使它恢复那抹持久而纯粹的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30 08: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