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8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班数学活动设计与反思我家的照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08:5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设计背景
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都会用各种方式,如照片、录像等,为孩子记录下人生最初的历程。孩子对照片非常感兴趣,每当同伴带照片来园时,大家都要围着观看。从照片来看,大多数5人以内的居多,非常适合进行5以内数量的感知;而且,通过照片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幼儿对家人的热爱之情。因此,我选择照片作为本活动的教具,希望在活动中孩子不仅能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也更希望孩子的情感能够得到满足。

在活动准备的过程中,我注意教师、幼儿、家长三者的互相配合协作。老师将照片的要求告诉家长,家长一起帮助幼儿挑选自己喜爱的照片来幼儿园。有的幼儿带来的照片是从小到大(有1寸照、有2寸照、有5寸照等);也有有的幼儿带来的照片是数量上从少到多的(有1人照、有2人照、3人照、4人照等)。在准备过程中,孩子已经接触到了学习的教具,兴趣已经得到较好的激发,她们对活动充满了期待。

活动目标
1、学习感知4以内的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2、进一步感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愉快心情,热爱自己的家人。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准备4张生活照(从小到大的4张照片或者按人数从少到多4张照片),活动前将照片贴在活动室内。

2、人手4张生活照,操作板一块。

3、苹果、梨、西瓜、蛋糕、糖的卡片若干。

4、视频一台

活动过程
1、 激发幼儿的兴趣,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  幼儿自由参观照片,互相介绍照片上的人

(2)  用视频仪介绍照片。

          师:请大家说说照片上有谁、有几个人?比一比,这些照片有什么不同?

          幼1:我的照片上3人,有爸爸、妈妈和我。

          幼2:这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公园里拍的。

          幼3:一张照片上有4个人、一张照片上有2个人。

2、 通过游戏“给照片排队”,进一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  师:请你在活动室将你家的照片找出来。

(2)  师:你找到了几张照片?照片上有几个人?

                幼1:我找到了4张照片。

                幼2:我找到了一张照片,上面有4人。

                 幼3:我的照片有一个人的、有2个人的、有3个人的、有4个人的。   

(3)师:请小朋友给照片排排队,请你在操作板上从小旗开始往后排。

幼儿根据要求自由的给照片排队,老师进行辅导。

(4)  师:你是怎么排的?

                   幼1:我是一张跟着一张排的,排的很整齐。

                   幼2:我是最小的排在前面,大一点的排在中间,最大的排在最后。

                   幼3:我排的第一张上面有1个人,第2张上面有两人,第三张上面有3人、第四张上面有4个人。

3、通过游戏“送礼物”,初步学习数量之间的一 一对应关系。

(1)    师:我们的照片上有爸爸、有妈妈、还有我们的好朋友,见了照片就像看见他们一样,你喜欢他们吗?你想送他们礼物吗?

  我带来了许多的礼物(出示苹果、梨等实物卡片),看看都有些什么?(自由讨论)你可以选一样礼物送给照片上的人,把礼物贴在照片的后面。动一动小脑筋,你送的礼物,要让照片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

(2)    幼儿根据要求自由选择礼物进行操作。

(3)    讲评:鼓励幼儿互相猜一猜,给照片送了几个礼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08:58:18 | 只看该作者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宽松、愉快的环境中,他们兴趣高涨、积极主动的学习,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无论是那个层次的操作,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认真完成,动手能力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在情感方面,幼儿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孩子们之所以能如此投入活动,就是因为有充沛的情感作为基础。这也是本活动与传统的数学教育最大的区别,总之,只要在活动中本着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孩子就一定会在活动中获得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13: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