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研组资料 活动时间:3月29日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准备;三年级教师示范课《连乘连除应用题》。
活动过程:
一、由执教老师谈谈上课的体会 发言人;沈云
这节课我尝试把连乘和连除应用题放在一课时内教学,结果发现这样是不行的。由于内容太多,有些题都匆匆带过,只讲了一些表面的东西,没有深层次去挖掘。,一堂课下来,看起来有许多学生在发言,回答的也很好,思路也很清晰,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一大半的人是云里雾里,不知在听什么,所以课堂效果也比较差了。所以下次再上这节课还是应以连乘为主,在练习中可加入乘加和乘减的内容,主要是把每道题的多种方法讲透,让每位学生都会找中间问题,因为这是解题的关键。
二、由各年级带着不同的观察点进行评课。
一年级:教师在教学中提取的信息或情景是否符合学习的需要。教材的处理是否合理,合理提取教学信息需要关注什么。(发言人:王治方)
我认为应把“创设数学情境”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借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造能力。
1、情境教学中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处理好“提出问题”与教学行为,与解决问题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1)提出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对数学情境进行观察和分析,产生认知冲突、形成问题意识和生成数学问题。教师应树立一种动态的“提出问题”认识观,还要摒弃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自我意识。(2)处理好“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系。即防止使学生的“提出问题”成为一种单纯的数学活动,而应把它视为学生探究数学的一种基本工具。事实上,在数学探究活动中,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只是其“问题链”中的一个个结点。只有当它们携手并进、相互引发之时,数学活动才能不断走向深入。(3)处理好“提出问题”与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应避免使学生提出问题活动简单化,或者说,只满足于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量”,而不关注数学问题的“质”,另一方面,应将“提出问题”有机地融入问题解决之中,使之成为教师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的教学手段。
学生往往可以从情境原型中提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看上去可能与数学无关,有的可能是当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摆出来了,怎么办呀?这就需要教师引导,首先使学生进入一个选择、筛选的过程: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现在能够解决、哪些问题目前解决不了等等,明晰解决问题的方向。其次是把能够完成的任务完成好、把可以解决的问题解决掉,进行实实在在的数学应用。最后要迎接挑战:那些目前解决不了的问题真的解决不了么?怎么才能解决呢?有哪些线索可以利用、在哪些方面可以作出努力?……等等,这就进入了一个探索发现的新过程。提出问题是把情境用足、用好的前提,通过解决“经仔细挑选的、他们所熟悉的背景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还有可能使他们发现数学。
沈云老师的课中首先出示了许多的活动信息,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信息提一些数学问题,学生从情境原型中提出许多问题,把可以解决的问题解决掉,有的可能是当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摆出来了,怎么办呀?从而引入新问题。
2、情境教学的实质反映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创设问题情境,六个字值得琢磨.创设:要有老师的创造和精心地设计;问题:要从情境中能找到问题,而这个问题应是名符其实的问题,能调动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并且已知和未知之间的联系不太明显,富有挑战性;情境:是提出问题的背景,与现实和学生的知识经验相关。创设问题情境也就是问题与情境的关系,实质上是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沈云老师的课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还要用到生活中去。实际生活与数学的联系,通过问题情境来沟通。情境里边有数学,从情境得到的数学,马上又用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具体问题,用情境引导学生在用的过程的中去学数学,把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绑在一起。
3、“数学化”是情境教学的最显著的特点
问题情境的恰当选择与运用,有助于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和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在用的过程中理解数学,保持他对数学的兴趣和动力,使他爱数学,在用的过程中产生信心,使得他产生自信,现在来看还没有比这更好的素材能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
四年级:教学活动中是否关注了每一位学生。对于学困生在解决问题
时怎样引导较合理。( 发言人:舒童)
,让他自己去分本子或者去数,并且经常要强化,这样他们弄懂到底是平均分还是求几个几。当然不能遇到每到题目都这样,还要借助图形,让学生画一画等等多种手段,说不定他就其中的一种方法能够理解,这样就起到了作用。其次就是在出现一种新类型的题目时,随着练习的丰富,我们要逐渐地有意识地上升到学生能够理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思想。新课程理念下呼唤并实践着“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首先要要构筑起多层次多网络的学生信息反馈渠道。在章建红老师〈〈质数和合数〉〉一课中,巧妙地运用了“学号”这个属于每个学生自己的特殊的数字,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当中,气氛非常热烈,让学生觉得老师就在关注他自己,构建了一个最基本的辐射每一位学生的平台。在沈赟老师〈〈连乘和连除〉〉一课中,学生知识的个体差异性体现得非常明显,好的学生能运用并理解多种解题的策略,中下的学生能够理其中的两种或者一种,但是在反馈的过程中处理得比较有梯度,根据不同学生掌握一种或者多种的方法。其次教师要推心置腹,营造情感交流渠道。即使是投向学生的一个亲切的目光或者是一个淡淡的微笑,都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自信。由于解决问题的这堂课中由于知识本身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所以就要让学生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以至于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其他学生的思维。所以在课堂当中,也经常听到“没关系,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胆子大一点,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其实这样就建立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每一个学生都说实话、真话,说出自己想说的。第三还要多创设实践探索的情境,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孩子本身就存在个性差异,追求均衡意味着削弱多样化的魅力。所以在这节课当中也听“有没有其他的不同的方法”等语句。或者我们老师在设置作业的时候把握梯度,保证练习能对每个学生起到真正的作用。对于学困生在解决问题怎样引导较合理,我个人觉得首先在平时解决问题时要运用最简单,最生活化的模型给学生,比如说学生对于用乘用除还弄不清的数量关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总结。第三,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对于有多个条件或者有干扰条件时,要运用多种考虑问题的思路,也就是归纳法和综合分析法,从问题出发想条件或者从条件出发想问题,这在沈老师的课中也体现出来,就是“找中间问题”的方法。以上就是我个人一些浅显的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