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历史优秀教学论文多媒体使历史课堂异彩丰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22:0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中历史优秀教学论文多媒体使历史课堂异彩丰呈
摘要:借助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使学生获得全面准确的历史知识,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运用影像资料,教学中有目的准确传授历史知识,让学生掌握一个个历史概念的本质属性。借助课件,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总结规律,掌握系统的知识,不断地培养提高学生归纳历史规律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综合用好媒体资源,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现实感和未来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为一个历史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抓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这一历史机遇,使历史学科充分展现其独特的社会人文教育功能,从而真正做到以史育人。

关键词:借助媒体资源   准确传授知识   总结历史规律   培养学生素质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准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历史学科来讲,立足现实,了解过去,展望未来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不仅对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智力的发展起着特殊作用,而且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历史教学,必须形成历史学科的特色与个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规律,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正确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具备良好的品行,培养创造性的思维。以德育教育为先导,以公民教育、认知教育及创新思维教育为侧重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如何使其有机结合,我认为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一、运用影像资料准确传授历史知识
中学历史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过程,影响等,反映着相应历史内容的本质属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从教材中归纳出历史概念的内涵,让学生掌握一个个历史概念的本质属性。影像资料可以使这些抽象的感念生动起来,在教学中,首先给学生播放有关的影视资料,通过播放,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的积极性,通过视角的转换,教师可以把西周“分封制”这一概念,依据课本的描述概括为:
①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诸侯,在重要地区建立统治据点,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②内容: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诸侯国是周设在各地的据点,起着拱卫王室的作用。
③作用:通过逐级分封,编制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帮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通过这样的归纳,这些内容学生依然比较陌生,教师利用大量的图片资料展示,再配上相应的文字,图文并茂,学生接受就比较容易,掌握就比较牢固了。就能使学生比较完整的掌握了“分封制”的本质含义。
二、 借助课件总结历史现象的规律性
20世纪以来的认知心理学提出了结构主义课程论。它认为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学科的知识结构。用这一观点指导历史教学,就应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构筑历史知识的结构系统,总结其中的规律性,而不应让学生仅仅死记硬背一些零星散乱的知识点。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的最大优点是便于从中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把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史实进行梳理加工,得出一个个系统的知识结构,然后才能通过分析,总结规律性的认识。如我们可以把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演变梳理成这样的纵向结构系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22:04:43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归纳。讲解和训练,这样的讲解还不够,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把上述知识体系做成课件,在学生合作学习达到水到渠成的时候展示出来,使儒家思想的体系一目了然。这样梳理历史知识结构系统的方法在综合复习是效果尤为明显。当然教师还可以随机选出四位学生扮演孔子、孟子、秦始皇、汉武帝,以那个时候的大事为背景加一些经典台词,让这些人物活起来,通过对话争论,是生硬枯燥的历史知识常驻学生心灵。教师把学生的表演录下来,然后播放并相互点评。这样才能不断地培养提高学生归纳历史规律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另外,还可以采用电影资料剪辑进行教学。例如“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我们就要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尚等侧面加以归纳总结,同时还要提到洋务派开办军事和民用工业,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维新变法的浪潮。之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的近代化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艰难起步,曲折推进,传统社会开始逐步向近代社会转型。这些知识点可以通过播放电影剪辑和相关图片,对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时代的各个侧面逐项加以归纳,通过分析各个侧面和对各个侧面的综合分析,找出该历史事件或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点及其成因,对历史事件或人物做出历史的全面的公正的评价。
三 、用好媒体资源,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现实感和未来感
历史感,现实感和未来感也是一个人素质的构成要素。所谓历史感,就是要把历史现象定位在它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认识,而不能把当代的观念置于历史的观念之中。所谓现实感,就是通过对历史现象的科学分析,对现实社会做出比较正确敏锐的认识和判断。所谓未来感,就是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对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见。对于历史教学而言,我们可以在教材所提供的知识范围内逐渐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例如:把电视报刊,杂志上一些与现实有关的历史故事,与历史有关的时事评论等,通过多媒体手段介绍给学生,培养学生历史感与现实感相结合的素质。针对教材中能与现实有规律性联系的知识,精心设计一些这方面的问题供师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一些尝试性的预见,培养学生的未来素质感。敢于引导学生向教材内容有关的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进军。以史为鉴,资治育人是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如反腐倡廉现实问题的讨论上,我事先让学生搜集历史上有关设计到这些问题的资料,再让学生联系实际讨论。学生展示了各自搜集的资料,以资料为依据,各抒己见,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把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起来,以历史为镜子,争论的激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人们积极思考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历史教学的主要社会功能,就在于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借鉴,做到“古为今用”,就禁毒问题、安全问题、领土争端问题等,也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进行思考、分析、讨论。
历史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学科知识传递,而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以德育教育为先导,以公民教育、认知教育及创新思维教育为侧重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用好信息技术这个平台,形成历史学科自己的特色与个性。新课程标准里面关于历史学科的人文功能也就基本得到落实,这样,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竭力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才能实现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作为一个历史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抓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这一历史机遇,使历史学科充分展现其独特的社会人文教育功能,从而真正做到以史育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22: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