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4课时)
安徽省黄山市实验小学 程玮峰(初稿)
安徽省黄山市实验小学 程秋霞(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高娟娟(统稿)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能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目标解析: 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亲身经历个位上不够减时应该从十位退“1”当“10”来减,同时在交流、计算中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笔算的算法。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口算。 15-7= 20-8= 17-9= 13-7= 指定某名学生说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提示:利用小棒来说明理由。 (二) 课件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三名金牌榜”情境图。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有关减法的什么数学问题吗? 3.学生汇报有关减法的数学问题,收集如下: (1)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2)中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俄罗斯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3)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俄罗斯比美国少多少枚金牌?) 4.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3),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全班交流,笔算时应该注意到什么? (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减起) 5.学生根据问题一、问题二列出算式:51-36=,51-23= 【设计意图:复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计算能力的平台,这个展示过程,激活了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减一位数、10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知识经验,也是帮助学生理解10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做好铺垫,完成知识的迁移、提升,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尝试练习,制造冲突。 1.学生试着口算51-36= 。 2.尝试列竖式计算,同桌交流遇到的困难。 3.指定某名学生汇报,引发冲突: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二)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1.小组内借助小棒进行探究,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理解算理。 预设:①11-6=5,40-30=10,5+10=15 ②10-6=4,4+1=5,40-30=10,5+10=15 问:为什么都要拆开一捆啊? 3.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三)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1.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学生列竖式计算,同时指定某名学生板演。 2.全班交流,掌握算法。 (1)个位:当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该怎么办呢?当被减数的十位上退1后被减数的个位上就是多少?个位上减得的差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提示:几个几) (2)十位:现在被减数的十位上是多少?十位上减得的差是多少?这时减得的差表什么意思?(提示:几个几) (3)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列竖式计算。 (4)学生交流:个位和十位分别怎样算?并形成如下板书: 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退位点记住点。 3.练习巩固。 列竖式计算问题(2):51-23,指定某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 (四)运用知识,拓展提高。 1.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明到书店买了一本24元的书,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给小明多少元? 2.学生列式,并列竖式计算,指定某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反馈,强调:从十位上退“1”后,个位上要算10减3。 3.比较51-36和50-24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五)观察比较,全面认识。 今天学的列竖式计算和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背景,体会减法的意义;借助学具帮助学生理解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有效地沟通了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同时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教材第19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同时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强调:退位点要点。 (二)教材第20页的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然后全班交流,着重强调:十位上应该怎样算。 (三)教材第21页的第6题。 课件逐题出示,学生抢答,说明错误的理由,然后强调计算时注意的问题。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着重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活跃了课堂气氛,能轻轻松松做数学。】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觉得自己学得如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五、课后小练笔 教材第20页第4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