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96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预习资料大全及课后题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10:2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后练习题答案参考  她没有家的温暖,没有亲人疼爱她,她只能靠卖火柴来赚钱,这样她才不至于挨饿,她只能靠做梦来满足那一点点的愿望。可惜最后上天还是没有眷顾她,离开了人世! 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不同啊,我们现在是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她却为每天的生计担忧. 我们可以在很好的环境下读书学习,她去不能. 她渴望得到温暖和爱,所以在梦中梦见亲人.我们不用在梦中,在现实生活中就可以感觉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10:30:1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题卖火柴的小女孩先后擦着了5次火柴,每次看到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第一次擦着火柴,她看到了温暖的大火炉;第二次擦着火柴,她看到了喷香的烤鹅;第三次擦着火柴,她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第四次和第五次擦着火柴,她看到了慈祥的奶奶。从中可以体会到,她渴望幸福,渴望食物,渴望温暖,渴望欢乐,渴望疼爱的美好心愿。体会到了作者对当时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第三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什么意思?) 提示:就是小女孩她死了,在美好的幻觉中死去了。小女孩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怎样理解这句话两个“幸福”?) 曾经,指的是美好的幻象。提示:曾经,指的是美好的幻象。第一个幸福是指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妙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第二个幸福是指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了,就彻底幸福了。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10:30:44 | 只看该作者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作者是安徒生。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困不堪。1835年开始写作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发表于1846年。当时,有一个朋友寄给他一封信,信里附着三幅图,要求他写篇童话,以配其中一幅图。他选择了描绘手中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一幅,配上了这篇童话。这是因为安徒生的母亲,幼年是个讨饭的孩子。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来的时候,她感到饿极了。她把手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饥饿。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这幅图,自然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的苦难童年。文中那小女孩的模特儿是安徒生的母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10:31:05 | 只看该作者
 《卖火柴的小女孩》,童话故事。写的是一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作者是安徒生。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困不堪。1835年开始写作童话。  《卖火柴的小女孩》发表于1846年。当时,有一个朋友寄给他一封信,信里附着三幅图,要求他写篇童话,以配其中一幅图。他选择了描绘手中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一幅,配上了这篇童话。这是因为安徒生的母亲,幼年是个讨饭的孩子。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来的时候,她感到饿极了。  她把手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饥饿。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这幅图,自然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的苦难童年。文中那小女孩的模特儿是安徒生的母亲。  安徒生1805,4,2-1875,8,4) ,丹麦童话作家。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于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奥登塞.他创作的文学各类很多,但以童话闻名于世界,一生共计写下168篇童话.正是他,首次将"童话"从幼稚粗糙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发展成为优美的,饱含作者内心情感的文学童话,为后世作家的创作留下经典范文.1954年国际儿童读书联盟第三次大会上设立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至今仍是儿童文学界最高的荣誉 。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  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10:31:25 | 只看该作者
一、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它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课文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 课文的重点是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从火柴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幻象是由幻觉产生的形象,是并没有实在事物出现的虚假的感觉。人在神志不清或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出现幻觉。小姑娘从擦燃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种种幻象,说明她长时间受冻挨饿,已经神志不清,濒临死亡了。在现实生活中,小女孩又冷又饿,没有欢乐,没有人疼爱,她是多么渴望得到温暖,得到食物,渴望像别的孩子那样得到欢乐,得到圣诞礼物,多么想念疼爱她的奶奶啊!这些是她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得到的,而又是她迫切需要的,因而在她临死前产生了这样的幻觉。这些幻象与小女孩的现实处境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衬托出小女孩的可怜和悲惨。 课文的难点是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两句含义深刻的话。一句是:“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联系前文的内容,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小女孩离开了这个世界,就是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说得直白些,小女孩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这是作者在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鸣不平。 另一句话是:“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中第一个“幸福”,联系前文可知其含义:小女孩临死时是在种种美好的幻觉中度过的,是幸福的。 第二个“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透过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二、学习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火焰、暖烘烘、火柴梗、填满、橱窗、闪烁、灵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建议 1?根据课文特点和教学目标,本课教学可以这样安排:在检查预习、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导入新课之后,首先应认真地通读几遍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初步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容;然后,讨论理清课文思路,把课文分为三部分,逐一引导学生精读。 精读“卖火柴”这部分,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再结合具体语句、段落相互交流感受,重点认识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 对小女孩现实生活感受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对下文种种幻象和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深度。因此,这一部分一定要搞扎实,为精读重点部分打好基础。 精读“擦火柴”这部分,应先整体默读这一部分,启发学生说一说,小女孩共擦燃几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讨论:她为什么接连不断地擦燃火柴?整体把握幻觉与现实的关系。再以第一次擦燃火柴为例指导精读,读出小女孩敢擦燃火柴的勇气,读出火柴光焰的奇异,读出小女孩面对美丽温暖的大火炉那喜悦舒服的感觉,读出火柴光亮熄灭回到现实的冷酷无情。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讨论:她为什么会在火柴的光亮中看见大火炉?使学生感悟,因为小女孩太冷,自然企盼大火炉出现,美妙的幻象与冷酷的现实鲜明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小女孩的寒冷。使学生领悟作者的想象描写完全基于现实,十分合理。第二、三、四、五次擦燃火柴的内容让学生仿照这一段的读法自学。最后,把这部分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整体上加深理解和感受。 精读“冻死街头”这部分,先让学生自己认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学生很可能提出:小女孩冻死了,为什么嘴上还带着微笑?“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甚至学生还可能问:小女孩冻死了,为什么人们只是淡淡地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这些问题都与前文的内容有关,特别是后两个问题涉及到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对全篇主旨的理解,应该组织学生联系前文深入讨论,然后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要使学生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注重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同情。同时,应抓住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提出的两个含义深刻的句子,组织学生联系前后文深入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和体会。 3?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的设计意图在于关注阅读理解的个性化,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个问题的汇报交流可在精读理解各部分内容之后进行。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读、说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或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自己选择读、说的内容、形式。全班交流时,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独立体验。 4?课后“思考•练习”第四题,“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写一写。”此题意在虚拟情境,想象与小女孩对话,一方面深化课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另一方面进行说、写练习,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一环节可放在精读理解全文之后进行,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练习说一说,再全班交流,互相借鉴,从不同角度表达对卖火柴小女孩的同情和怜悯。也可以让学生先写一写,再读一读、评一评。 5?本课应注意的字词。生字中,“焰”“填”是前鼻音,要指导学生读准。指导写字要注意,“蜷”的右边是“卷”,不是“券”;“焰”字的右半部是“臽”不是“舀”。“兜”字要注意书写的笔顺:兜。 以下词语解释供教师理解教材时参考。 刀和叉:指外国人用来吃东西的餐具。 圣诞树:基督教徒12月25日纪念耶稣诞生,把这一天叫“圣诞节”。过圣诞节的时候,把砍下来的枞树或松树陈设在屋内,用蜡烛、糖果、纸花、玩具、画片等装饰起来,叫作圣诞树。 闪烁:发出光亮。 灵魂: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体上的东西,认为死亡就是灵魂离开躯体。 6?“思考•练习”中的选做题是“读一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及其影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课外阅读量,还可在适当的时候组织交流。 四、参考资料 安徒生(1805—1875)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他出生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市欧登塞。父亲是一个穷苦鞋匠,曾在拿破仑军队中当过雇佣兵。父亲死后,母亲靠洗衣度日,祖母有时还上街行乞。因家境贫寒,安徒生幼年未进过正规学校,十四岁时单独去哥本哈根,在剧院里打杂。后来在一些艺术家帮助之下,获得了助学金,才正式上学。他坚持刻苦学习,终于从文盲变成了作家。 在十七岁那年,安徒生发表了诗剧《阿尔芙索尔》,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安徒生写过一些剧本、小说、游记和诗歌,但他的主要作品是童话。他的童话和过去的一般童话不同,并不是民间传说的重述。安徒生立足于现实生活,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作了168篇童话故事。安徒生的第一部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发表于1835年底,作为他送给孩子们的新年礼物。此后,他的童话故事相继出版。 在英语国家中,安徒生的作品是青少年教育的范本,同时他也是属于全世界的。他的作品被译成八十多种文字,是丹麦对世界文学最伟大的贡献。 由安徒生的生命历程组成的《我生命的故事》一书,已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首次出版的安徒生自传。 圣诞节全称“耶稣圣诞节”。据说耶稣基督是公历12月25日诞生的,教徒们视为节日。一般西方国家在这一天都要放假庆祝,其热闹程度不亚于我国的春节。圣诞节的主要装饰是圣诞树。一般为松树、枞树等塔形常绿树,挂以白絮,象征白雪,点上蜡烛,安上彩灯,表示欢乐幸福。在圣诞节中最受欢迎的人物是圣诞老人。传说他是芬兰人,叫圣涅克劳斯。每年圣诞节时,圣诞老人会乘坐鹿拉的雪橇,从遥远的北方赶来,从各家的烟囱进入屋内给孩子们分发礼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14: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