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7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中语文必修1《新闻两篇》备课综合资料大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21:1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参考 《新闻两篇》预习提示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美国《纽约时报》著名记者詹姆斯·赖斯顿说过“19世纪是小说家的时代,20世纪是新闻记者的时代”。虽然有点夸大其词,但我们周围何曾离开过新闻?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我们每天要接触大量的信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渠道就是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所以,新闻作品,应当进入我们阅读研究的视角。



新闻作品的样式很多,本课所选的两篇新闻属于新闻特写。新闻特写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法,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和场面,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报道形式。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因此,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无数报道中最别致的一篇。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据报道统计,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是新闻史上的佳作。



阅读这两篇作品,要运用下面的方法:



1.了解背景。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性很强,如果脱离具体的背景材料可能不太容易领悟。可以课外查找一些香港历史和纳粹暴行的背景材料,特别有关的视频资料,如香港回归的纪录片,反映纳粹暴行的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单》等,以辅助阅读。



2.探究创新:这两篇新闻的最大特点都是不落窠臼,独辟蹊径。《别了,“不列颠尼亚”》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探索两文的特点,不仅能深入体会课文的内涵,而且有助于开启我们的创新意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21:17:33 | 只看该作者
《新闻两篇》特色鉴赏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强烈的现场感,是《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第一个突出特征。香港回归祖国是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采写这样的新闻,最需要的是记者亲临其境,以见证人与目击者的身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纪实性报道,把在现场捕捉到的细节、材料,以“活动”着的视觉形象、现场画面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感染读者。《别了,“不列颠尼亚”》的作者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善于捕捉香港主权回归、末任港督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里那一个个重大场面的一瞬间;又像一个熟练的影视导演,巧妙地将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既准确生动又色彩明快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时刻的真情实景。全文有11个自然段,除了有两个为阐明与深化主题必不可少的背景段(第4、11段)与一个转换角度的过渡段(第8段)外,其余8个自然段,都是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的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让读者有如置身现场,亲睹其景,亲见其人,亲闻其声,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



小角度大场面,是《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又一个突出特征。这篇新闻写作的难度很大,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场面大,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复杂,选择哪个角度以驾驭全局,不容易把握。二是这篇报道,毫无疑问,必须长我中华民族的志气,灭彼殖民主义的威风。但这又是一篇政策性极强的新闻,既要抒发我们民族的自豪,又要保持外交上的主动。这个分寸,也很难把握。为此,作者不仅巧妙地借助现场景物寓意抒情,还通过精辟、凝练的点睛之笔暗示现场事实的深刻内涵,借以引发读者的联想。例如文章撇开盛大场面和众多政要人物的描写,而集中笔墨反复叙写降旗与升旗,以此暗示殖民主义的衰落,社会主义中国的兴盛。文章又一再突出英方的“日落余音”、“日落仪式”,暗讽殖民主义如日薄西山。结尾更用含蓄之笔,对殖民主义加以辛辣的嘲讽。如此等等,化大为小,化直为曲,妙不胜言。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巨大成功,首先就在于有刁钻的角度。新闻贵在“新”,首先材料新,但同时还必须构思新、写法新、立意新。这篇新闻则是角度新。最佳新闻角度的标准在于从最广大受众的共同兴趣出发选择新闻角度,从报道新闻的最佳部位切入,于同中见异不落窠臼,独步一时。传统新闻强调“客观报道”、“零度写作”,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由事实本身说话;而本文则突破了这一窠臼,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这篇新闻所以被普利策新闻委员会视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篇章”,就是以新闻角度刁钻取胜。爆炸性新闻不可能天天有,更多时候是从平常的生活中挖新闻。罗森塔尔的作品《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范例,对我们中学生的写作也有很好的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21:17:50 | 只看该作者
《新闻两篇》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问题探究



从理论上来讲,新闻强调真实,反映的都是客观事实,容不得半点虚构。但实际上,新闻作品总难免带有记者的主观色彩,或者只是记者从一个侧面进行的报道,可能并没有反映事件的全貌,读者容易被记者牵着鼻子走,掉入记者预设的“圈套”,学习和阅读新闻作品,要培养在众多信息面前始终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并辨伪存真的新闻素养和能力。



请你读读下面这篇文章,说说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西方媒体应当如何面对改革中的中国



作者:zhangdeyi     2008年9月10日



我1990年大学毕业,是经历过学潮的特殊一代。作为一个在文革后接受了完整的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八十年代新一辈,我曾经是一个完全亲西方的、同时有着极度爱国热情的青年学生,怀着一腔热血积极参与了学潮的全过程。



我曾经认为只有全盘接受西方的民主、自由、科学思想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可以想像,我曾经是西方媒体的最忠实听众。在学潮期间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以CNN、BBC和VOA为代表的西方媒体是我唯一可以相信的代表公平、公正和真相的媒体,而中国国内媒体只代表谎言和宣传。



西方媒体真的客观公正吗?



及至上世纪90年代中,我在东欧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只能接触到西方媒体,而很难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我也亲眼看到了东欧国家从前苏联式社会主义制度走向全盘西化的过程。



正是这一段时间,使我的思想完全转变,从对西方的盲目崇拜变成一个批判接受者。而促成这个转变的,正是BBC这样的西方媒体。



在我只能看到西方媒体的四五年时间内,我所有看到的关于中国的报道,全部是负面的和批评的报道。



如果不相信我的话,请BBC自己查一下之前所有关于中国的报道。以至于,在我只能听到西方媒体报道的这段时间,我一直认为中国是一个随时可能崩溃的国家。



可是,每次我回到国内,看到的却是一个比东欧国家发展要快得多的欣欣向荣的国家。我开始疑惑了,西方媒体真的客观公正吗?



一直到另两件事情发生后,我的思想彻底改变了。



一件是1997香港回归中国,每一个在海外的中国人都为之自豪,有些华侨甚至激动得泪流满面。当我看到《时代周刊》的黑色封面,看到那著名的"THE DEATH OF HONGKONG",听到BBC那喋喋不休唱衰香港的报道,我彻底疑惑了。



再到1998年,中国国内发生了百年一遇的长江流域大洪水。洪水期间,我正好在国内生活了几个月时间,我看到听到的全是中国政府如何千方百计调动全国力量抗洪救灾,看到大批军人不惜牺牲生命,而忘我救人的场面。



洪水尚未结束,我回到国外,看到西方关于洪水的报道,全部是尸横遍野、哀鸿满地。



没有任何关于中国政府正面努力的报道。我彻底失望了。为什么选择如此有倾向性的报道?



两个明显的误解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回到中国,开始就职于外资企业。经常接触外籍员工,也经常出国。仍然可以不断比较西方媒体和国内媒体。非常遗憾的是,西方媒体没有改变。



而且直到今年闹藏独和四川地震,西方媒体仍然没有改变。



西方媒体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你们正在失去中国!你们正在失去中国年轻一代对西方的崇拜和信任,而将他们推向民族主义立场。



而所有这一切,只因西方媒体根本不了解中国,也根本不愿真正了解中国。



西方媒体对中国有两个明显的误解。第一是认为中国政府是专制、集权政府,而专制政府必然是不得人心,得不到民众支持的政府。



一个最明显的例证发生在今年CNN辱华事件中,事件发生后,CNN主持人遭到全球华人抗议。他的第一反应是立刻辩解说,他是针对中国政府而非针对中国人民。



殊不知,此说立刻引来更大声的抗议和官司。第二个误解是,西方媒体认为可以代表中国民间声音的是在海外的政治流亡人士或民间的反政府人士。



为什么说这是两个误解?第一,西方忽略了一个事实,中国政府带领中国在过去三十年实现了惊人的经济增长,大批民众在这轮经济增长中得到了实惠。如果西方媒体愿意作一下调查的话,中国现政府的民众支持率很有可能高于许多西方国家。



第二点,西方媒体并没有注意到,现在真正代表中国民间声音和左右社会舆论的,是在过去三十年经济增长中迅速成长起来的中产阶层和知识精英。



而这些改革的既得利益者,虽然都希望中国能够进一步深化改革,但基本上是拥护和支持中国政府的。而西方媒体在关注中国政治流亡人士的同时,对这批新崛起的社会力量又知之多少?



历史成因和东方文化



 往更深层次分析,西方媒体并不了解,中国之所以形成现在的社会政治制度。有着非常深的历史成因和东方文化背景。



论历史成因,中国在过去一百多年所遭受的屈辱,使得中国政府必然有着很浓的民族主义色彩,而不可能是西方世界的追随者和同盟军。



论东方文化背景,与西方文化崇尚个人自由不同的是,东方文化更推崇的是集体主义。中国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舍小家,顾大家”、“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实际上,有着同样东方文化背景的韩国、台湾、甚至新加坡,都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之路,即在集权和专制政权的统治下,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在培养出足够的中产阶层之后,才最终实现政治民主化。台湾仅有二千多万人口,在经济增长50年后,至今仍然在承受民主化的镇痛。而13亿人口的中国,有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你怎能奢望她在改革开放仅30年后,就能实现政治民主化。



毋庸置疑,民主化和法制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终极目标。但在现阶段的中国,比开放更多个人自由更重要的,反而是应当维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虽然,这会导致腐败和部分阻碍经济自由。这是中国现代化之路上,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和承受的阵痛。



目标是否一致?



西方媒体非常希望推动中国的民主化和自由化进程,这与广大中国民众的希望是一致的。



但是西方媒体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却极易使人产生疑问。虽然我可能真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但我还是必须发出疑问:西方媒体想要推动的民主与自由与中国民众想实现的终极目标是否一致?



中国人想最终实现的,是通过民主化达到人民富裕和国家强盛。西方媒体却象是为了民主而民主,哪管民主自由之后,中国会成为什么样。



甚至可能有人因为担心中国成为一个新的东方帝国,成为西方的强大对手,而假借民主自由为幌子,行分化、弱化中国之实。



必须提醒西方世界的是,一个稳定和富裕的中国绝对是全世界的福音。而如果中国真的走向前苏联和东欧那样分崩离析的道路,那将是一场绝对的地缘政治灾难,甚至导致全球经济灾难。



因为,东方文化最推崇的是和谐和稳定,一旦打破一种平衡,会比西方世界花费更多更多的时间才能重新回到平衡。



写到最后,我突然想挑战一下BBC,一贯标榜客观、公正的BBC敢不敢一字不删的全文发表这篇文章呢?



探究思路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如何正确对待每天接触到的大量信息,是必须正视的问题。通过对这篇文章的探讨,有助于提高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参政议政意识。下面的几点意见,可供你参考。



1. 批判地看待西方舆论。以“代表公平、公正和真相”自居的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时实际常常是极不客观公正,存在极端的偏见。在西方国家,只能听到西方媒体的声音,听不到任何来自中国的声音;而西方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全部是负面的和批评的报道,甚至把正面的东西也歪曲成负面的东西。在许多西方人的心目中,中国是一个极端专制的没有自由的国家。



2.科学地分析西方偏见。为什么对中国存在偏见呢?一是东西文化的差异,西方人只承认多党执政的政治体制,不承认一党执政是符合东方文化背景,使国家走向强大富裕的政治体制。二是西方人的自私。他们害怕一个统一的稳定的强大富裕的中国的出现。三是并不真正了解中国,特别是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3.正确对地待西方偏见。要把对中国有偏见与反华区别开来,不要把所有不真实的报道都看作是反华的表现,对有偏见的人要做耐心的工作。要通过多种渠道把中国推向世界,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中国。要加大新闻开放的力度,让西方媒体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途径及时了解中国发生的事情。



4.关键在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受外界干忧。要扩大人民民主,尽快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制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21:18:12 | 只看该作者
《新闻两篇》训练提高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1.选择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    )



A.降落(jiàng)        撤离(chè)         序幕(xǔ)



B.凝重(níng)         瞩目(zhǔ)         停泊(pō)



C.旗帜(zhì)          接载(zaì)         冉冉(rǎn)



D.撰写(zhuàn)       雏菊(chú)           窒息(zhì)



2.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在空格处:



A.统治、管治



①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      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②晚6时15分,象征英国      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



B.装修、扩建、改建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      、       和      。



C.终结、告终



①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      。



②在1997年6月30是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      。



D.木然、茫然



①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      ,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表情      。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3.“英国国旗”和“米字旗”在本文出现频率最多,意义完全相同,但情感上有细微区别,请在下面句子空格处选填适当的词语?



①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②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



③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④在1997年6月30 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⑤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



4.下面的句子中,没有双关意义的句子是:



A.4 时 40 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B.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C.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D.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5.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语句的内涵。



A.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B.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C.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D.对另外一些人说来,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答:                                       。



6.《别了,“不列颠尼亚”》描写了几个场景,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答:                                       。



7.说说这两篇新闻标题有什么样的的含义和作用?



答:                                       。



8.《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请你找出几句,说说应该怎么理解?



答:                                       。



9.作文。(1)题目:运用特写消息的形式写作一则消息,标题力求新颖别致。(2)内容:报道学校或班级举行的运动会。(3)要求:字数在300左右;通过几个场景的描写体现班集体的凝聚力;进行适当的描写;适当穿插议论、抒情;结构要符合新闻的体例。



解析与答案



1.解析:A项“序”xù;B项“泊”bó;C项“载”zài(注意音标位置)



答案:D。



2.解析:A项要注意词的褒贬,“统治”有不平等的关系。B项要注意事理,只有改建才能扩建,只有建好后才能装修。C项“告终”就是“宣告终结”。②句已有“宣告”,故只能用“终结”做宾语。D项“木然”,麻木,没有反应。“茫然”是不知所措,①句有“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故该用“茫然”。



答案:A项①统治,②管治。B项依次为改建、扩建、装修。C项①告终,②终结。D项①木然,②茫然。



3.解析:用“国旗”比较庄重;用“米字旗”则欠严肃。



答案:略。(见课文)



4.解析:A项如实描写彭定康离去的情景,没有双关的意义。B项“退役”实指船舰退出服役,但因为在本文中“不列颠尼亚”是殖民主义的象征,所以“退役”又暗指殖民主义的退出历史舞台。C项参观者是为死难者祈祷,表示她对死者的同情和对法西斯的愤恨;后一句是交代奥斯维辛没有教堂,法西斯不信基督,不存在象征。D项“够了”,一方面是参观者说“够了”,无法再看下去了;另一方面也暗含作者说“够了”,不需再看,法西斯的罪恶也完全暴露无遗了。



答案:A、C。



5.解析:品味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要有语境意识,注意其与上下文的联系。



答案:A.“不列颠尼亚”号是殖民主义的象征,紫金花图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区区旗的标志,两者互相映衬,构成“日落仪式”的背景。这背景的特征是,一个如落日,一个如朝阳,一个已经腐朽衰落,一个正在兴旺发达。B.大英帝国从海上乘船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1997年7月1日凌晨,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了香港,消失在南海的茫茫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C.这个句子作者用了所谓“以乐写哀”的手法,布热金卡这个当年的人间地狱,太恐怖太可怕了,所以与之相配的景色本来也应该是恐怖可怕的,但现在呈现的却是和平宁静的景色,在极大的反差中,人们越是感受到现在的和平宁静的幸福,就会越发感到法西斯残暴的恐怖和可怕,从而也就越是激发起对法西斯暴行的憎恨。D.这是一个有争议的句子,中心就在“雏菊花”象征什么。有人认为“雏菊花在怒放”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教师用书》认为“雏菊在怒放”象征“朝气蓬勃的生命”,“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我们认为这些说法都未能从具体语境出发。句子写得明白,“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不能忘了前面有个介词结构作状语,“德国人撤退时炸毁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是为了毁灭罪证,它们的阴谋能得逞吗?“雏菊花在怒放”!所以白色的“雏菊花”当是象征那些屈死的冤魂,“雏菊花在怒放”当是象征死难者在不屈地怒吼,在控诉,在声讨。西方人为死者哀悼常手捧雏菊花,这一习俗对理解句子也可能有帮助。



6.解析:本题要求在熟读课文的前提下进行综合概括。



答案:四个主要场景: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晚上6点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仪式;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7.解析:一篇新闻分为三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由此也便可知,新闻标题在一篇新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新闻标题的作用有:划分与组织新闻内容;揭示新闻内容;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美化报纸版面等。



答案:《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个标题很有特点。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标题,以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别了”委婉的口气中略带一丝嘲讽,借以表达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不仅揭示了事件的主题,而且新颖别致,寓意深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奇妙无比。“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新闻?这不能不让读者产生疑问,怀着好奇心读下去。同时,作者通过这个标题,也暗示我们,奥斯维辛虽然有的只是“旧闻”,没有什么“新闻”可写,也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看,但人们还是会天天地来到这里,也会经常地说起它,只是因为永远也不能忘记法西斯的暴行,不能忘记那些死去的同胞,应该特别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的和平和幸福。



8.解析:一篇优秀的文章不仅表现在思想内容上,也表现在语言风格上,多用否定句是这篇新闻的语言风格,这一风格很好地服务于其内容的表达。



答案: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9.解析:消息是我们天天接触的一种文体,通过写作练习进一步熟悉这种文体,对于我们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答案: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04: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