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8-10 07:35:14
|
只看该作者
2. 从音乐欣赏中培养幼儿的感受力、创造力
音乐欣赏是人的一种内心的感受,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要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就应该让他们多听、多讲,把听到的音乐和自己的感受与伙伴们分享,也可以根据音乐进行舞蹈的创编,通过他们的听觉及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从而把他们带进优美的音乐境界中去。例如,在给幼儿播放蒙古族的乐曲《赛马》时,首先要向小朋友介绍蒙古族的人们喜欢唱歌跳舞,还喜欢骑马赛马,然后可以让幼儿边观看有关赛马的图片,边欣赏《赛马》录音,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引导幼儿欣赏的主动性,发挥欣赏的创造性,学会根据乐曲的不同阶段,音乐的快慢、强弱变化,掌握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3. 进行节奏训练,培养音乐兴趣
幼儿活泼好动,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节奏性的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通过拍手、踏脚等简单的动作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通过有节奏的演奏感受节奏活动的乐趣。在幼儿园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老师也可以通过利用易拉罐、筷子等自制响板,引导幼儿熟悉节奏乐器的音质、音色,帮助幼儿自己从敲打节奏乐器的活动中辨别各种乐器的性能,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敲打节奏,鼓励他们多听、多练、多感受,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提高幼儿唱歌的兴趣。
4. 联系与歌曲内容相关的知识,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在音乐活动中教授歌曲时,以往的教学方式是让幼儿一句一句听琴声模仿的方法,而现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老师更多的是采取启迪式的方法,首先让幼儿感受曲子,并通过小故事或设置问题等多种的方式,这样幼儿学唱歌时就有了丰富的实际感受,并产生相应的形象思维,更容易理解歌词,从而启发幼儿自己表达出来。在唱歌时也在发声、咬字、口形方面给以辅导、示范,让幼儿能更流畅、清晰地表达音乐。
二、美妙的童声需要引导
歌唱是音乐教学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的直接手段。德国音乐理论家舒巴尔特指出:"人声是自然的原音,而自然的所有其它声音,只是这个原音的遥远的回声。人的喉咙是创作的第一个最纯洁的,最卓越的乐器。"歌唱可以使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可以培养他们的乐感和美感,可以丰富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可以终生保持他们对音乐的热忱。唱歌是人们抒发感情、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艺术方法,幼儿也是这样。但是幼儿由于缺乏经验,不知道如何才能唱出好听的声音,如何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绪,那么我们就必须让幼儿等到很好的引导。
1. 学会聆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幼儿园音乐教育任务的完成都必须依赖于幼儿敏锐的听觉能力,幼儿唱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必须在幼儿学会聆听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会聆听音乐,可以帮助幼儿很快进入音乐情境中。小班的孩子在刚入园时,出现哭闹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常常播放一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乐曲,稳定、安抚幼儿的情绪。孩子通过不断地聆听,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跟着音乐一起打节拍,在以后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就可以让幼儿很快地掌握音乐节奏和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当孩子们在听音乐方面表现出初步感受时,便可以教幼儿学唱歌,歌曲中有歌词更能帮助幼儿步入奇妙的音乐世界。
2. 生动形象的语言
说话要有趣味,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音乐教育的方法也必然被孩子所接受。由于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我们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我们应该将自己的语言倾向于儿童化,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再加上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孩子的注意力很自然会被吸引。
3. 注意保护幼儿的嗓子
幼儿的发声器官还处在成长发育阶段,非常娇嫩。因此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中,特别是歌唱活动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幼儿的嗓子。首先,要教给幼儿正确地唱歌姿势:身体坐自然,眼睛平视,两手下垂,放在腿上。其次,教给幼儿正确的发声方法,在唱歌时要保持喉部自然,防止和纠正大声喊叫。可以播放或演示两种声音,让幼儿自己用听觉去分辨歌唱质量的优劣,懂得什么是好听的,什么是不好听的。在平时的活动中,老师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用嗓习惯,不大喊大叫,老师在幼儿面前要起到表率作用。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老师要适当掌握幼儿唱歌的时间,防止用嗓过度,造成嗓子的疲劳。掌握幼儿歌唱的音域,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歌曲教材。
4. 自然的引导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的年纪尚小,光靠听老师讲接不一定能很好的接受和理解,我们需要用有趣的方法引导。
首先,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入手,这也是最能引起孩子的兴趣的方法:模仿小动物。如:音乐游戏《动物模仿秀》中,“小花猫,喵喵喵,伸伸懒腰,喵喵喵……”幼儿可以边做动作边跟着录音唱,学习歌曲的节奏。
其次,可以一边播放歌曲,一边通过问题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感情倾向。如:在歌唱“两只小鸟”时,先诱导孩子们去感受小鸟飞走了的心情,提问:“丁丁飞走了,东东也飞走了,树上还有小鸟吗?树爷爷好孤单啊!”然后再对比小鸟回来时的心情,在孩子理解歌词内容后,歌声中就充满了真实情感。
三、音乐教育贯穿生活之中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要求是教给幼儿唱歌、舞蹈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幼儿音乐教育不应局限于幼儿园的音乐课中,应当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音乐的感染力和震慑力是强大的,唱歌、跳舞、节奏、儿歌几乎被所有孩子所喜欢,而且玩起来乐此不彼,成人眼中的协调与美观在快乐的心中是那么渺小,我们所做的就是用音乐打开孩子的心门。
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以高高在上的“长者”身份和“指令、要求”的口吻来组织孩子们的活动,而是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进出活动室我们用音乐来指挥,就餐、入寝我们用音乐来安抚。在幼儿园中,教师创造多样化得环境,使幼儿在幼儿园中的生活、休息、游戏都有优美的音乐相伴。将幼儿的歌曲活动与幼儿园其他教育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幼儿园分科教学中的缺陷,有助于将各种教育因素全面整合地利用起来,促进幼儿在音乐能力及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
在家中,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听优美的适合幼儿年龄的歌曲,还可以鼓励孩子将学校中学习的歌曲、舞蹈表演给家长看。长期的音乐熏陶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还有利于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四、用音乐塑造幼儿的心灵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当一个孩子三五岁大的时候,他们一生的命运就被他们这个时期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人的一生将会受到幼儿时期所形成的性格和心灵特征的影响,幼儿时期——这个“儿童之魂”的时期心灵上留下的烙印就像胶片上的影像一样,是难以磨灭的。
人的大脑不仅十分神奇,还充满着无穷无尽的潜力。孩子的大脑在发育的过程中,外部世界的刺激占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婴儿时期,孩子们会自然地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融入所见所闻,并会用不同的反应来对待不同的音乐,还能依据不同的音乐节拍摇晃身体。
人的耳朵是非常神奇的,正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听到周围世界的声音,世界上充满了无数的声音,但是只有一种声音是最美好的,所有的耳朵都喜欢去聆听的,这就是音乐。
创造意识和才能是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幼儿音乐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促使幼儿创造的资源,有待我们去挖掘。音乐是幼儿离不开的伙伴,幼儿的快乐生活需要音乐,音乐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天真活泼的孩子对音乐天生有种热爱和向往,匈牙利的音乐教育家认为,音乐刺激可以直接激起儿童进行各种活动的意向,是引导儿童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因素,对于儿童认识、情感、意志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倾听音乐可以发展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情感反应,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体验,音乐活动还可以让孩子更加了解世界,可以让孩子懂得感情,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可以加强孩子的听力。 音乐本身能给予孩子成长中的概念与技巧,但是过程胜于成果,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远比其它毫无情感的强迫训练更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