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9-5-18 06:34:00
|
只看该作者
二、探寻信息的关联性,构建解决问题的关系模型
分析数量关系是从“数学问题”到“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桥梁”。新课程中应用问题的教学改革,关注的不是要不要数量关系问题,而是获得数量关系的过程。新
教材中解决问题编写的跳跃性、分散性,导致教学从“生活情境”直接走向“应用”,忽视或弱化了“数量关系”这个重要的数学建模环节。“数量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简约、形象的数学模型,老师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使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理解和把握具体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并逐步内化,从而有效“建模”。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构建数量关系模型的:
用50元钱买一个书包后,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①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②要求剩下的钱可以买几本笔记本,你准备怎么办?
(让学生提出模型假设:剩下的钱÷每本笔记本的钱=还可以买的本数)
③哪个信息还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怎样解决?
(利用数学模型找出中间问题,进而建立关系:原来的钱—买一个书包的钱二剩下的钱)
④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尝试列出综合算式。(利用模型对问题求解)
⑤选取综合算式典型的错例50-20÷5进行讨论交流。
(让学生用前面提出的模型假设来验证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⑥引出小括号,体验小括号的作用。
(让学生根据数学模型作出解释:要先算剩下的钱50-20,就要改变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
有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信息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可以运用数学化的手段(如画图、列表、转化等),分析、梳理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用数学语言构建基本模型,进而解决问题。如“希望小学五、六年级共有学生140人。从五年级抽出1/3,从六年级抽出1/4参加合唱活动,结果发现五、六年级抽出的学生一样多。五、六年级原来各有多少学生?”该题中的数量关系不能直接看出来,如果将题中的信息用图表示出来(如下图),数量关系就会一目了然:五、六年级学生人数的比是3:4,或五年级人数相当于六年级的3/4。
三、引导分析与综合,构建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
“分析”与“综合”是解决问题过程中两种最为基本的、常用的、重要的思维方法。综合思维是从问题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出发,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思考可能得出的结果;而分析思维则是从问题出发,思考解决该问题所需的信息,从而有目标地从问题情境中寻找相关性的数学信息。这两种思维模型都是对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把握,为学生指明了思考问题的方向,使解决问题有了基本的思路。
如苏教版三年级(下)解决问题(如图),我采用综合、分析两种思路进行教学。
师: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个乒乓球两元钱。
①
生:每袋有5个球。
②
生:一共有6袋。
③
师: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用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吗?
生:(略)
(引导学生将相关联的两种量进行有意义连接,从已知信息人手寻找问题解决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
师: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你能解决吗?试一试。
学生利用一步计算问题解决的经验和成果,尝试建模解决用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解决的思路——
生:我先算出买一袋乒乓球的钱5×2=10元,再算出买6袋乒乓球的钱10×6=60元。
生:我先算出6袋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5×6=30个,再算出30个乒乓球要用多少钱,即30×2=60元。
师: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从已知信息出发,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一步一步地解决。根据①和②这两个信息求出买一袋乒乓球的钱,再根据③求出买6袋乒乓球要用的钱。也可以根据②和③求出6袋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再根据①求出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钱。
学生总体上是按照综合法的思路解决的,于是我进行了如下跟进:
学生筛选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后,迫问:
①求苹果树有多少棵,需要知道哪种树的棵数?(梨树)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关系模型:梨树棵数×2=苹果树的棵数)
②梨树的棵数知道吗?(未知),用什么方法可以求出梨树的棵数?(桃树的棵数×3=梨树的棵数)
③桃树的棵数知道吗?(已知)
教师从而揭示:解决问题时也可以像这道题一样,结合图中的信息从问题想起,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逐步寻找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