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所以数学教育及能力的培养首要任务是要思考如何让幼儿对数产生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只能从感知获得一些简单的粗浅的数学知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开发幼儿的智力、能力。而幼儿期又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精确性的特点,即使是粗浅的数学内容也需要经过一番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智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一、培养观察力是幼儿学数的基础
在兴趣中,玩中学是培养幼儿学数的观察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幼儿在学习数字3时,最容易使这一概念模糊的是幼儿总是认为只有完全一样的3个物体才是3,而对形态、颜色稍有差异的3个物体,就不能确定它的数量,这说明,在建立数概念时,数的实际意义比较抽象,不容易把握,因此引导幼儿在观察中进行比较,确实符合数学规律。如为幼儿设计几组数量不同,颜色、形态各异画面生动的动物,这几组分别是:态各异画面生动的动物,这几组分别是:“五只鸡,四只鸟,五只狗,三只兔子。”我们先让小朋友点数每组里有几只小动物,然后,让幼儿进行观察和思考:“哪群小动物和哪群小动物一样多?”“为什么?”“哪两群小动物不一样多?”“为什么?”这样幼儿的感知过程就很明显地反映出目的性和概括性,在这种观察的基础上。很顺利地完成了难度很大的不对应比较,并得出鸡和狗一样多,鸡和鸟,鸡和兔,鸟和狗,狗和兔,鸟和兔不一样多的结论。这些结论体现了幼儿真正理解了数的实际意义。
二、培养注意力是幼儿学数的保证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人的心理品质之一,也叫注意的保持性,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力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活动上的能力,对幼儿来说,要培养这样能力是十分不易的一件事。根据幼儿心理特点,我们一定在兴趣教学中,突出玩,玩中记,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数学是抽象的,幼儿又最喜爱游戏,幼儿学数借助游戏活动,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记的快乐自主中,建构数的知识。例如:“玩扑克牌”游戏,让幼儿先学抓牌,一次十张,最后再教幼儿按顺序出牌。通过这活动发现幼儿很快掌握了出牌的规律。因为幼儿平时看大人玩扑克牌,心中痒痒的,也想摸一摸,我们就抓住时机,吸引注意力,让幼儿在玩扑克牌中学数,很快幼儿非常熟练地掌握了数学的大小顺序。再如“滚骰子”游戏,取两个较大骰子,在一个的每一面分别写上[——6]的数字或分别画上[1——6]个小园点,在另一个的每一面贴上各种物品图案,两个骰子一起投,然后说出一个骰子面上的数字与另一个骰子面上的物品,如“三个苹果”,说对了可得雪花积塑一枚,最后比一比谁的雪花积塑多,这活动让幼儿要记住每次投骰子后两个骰子上面的数和物品图案并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从中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说对了可得雪花积塑一枚激发了幼儿兴趣,从而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
三、培养记忆力是幼儿学数的关键
记忆在幼儿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的记忆以无意的、形象的记忆为主。但在教师的启导下,随着幼儿活动范围的扩展,语言能力的增强,幼儿的随意识记亿也会逐渐发展。教幼儿学数,培养幼儿记忆力极为关键。在兴趣中,玩中动是培养幼儿学数的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在数学活动中,操作活动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帮助幼儿在自主,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又由于幼儿学数,体验数概念内涵离不开对材料的直接操作。于是凡是要教给幼儿的数学知识都应尽可能转化为可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动。例如:中班幼儿学习按大小排序时,我们为幼儿提供大小不同的树(树上有大小鸟窝)和鸟。指导幼儿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鸟窝。然后帮助小鸟按不同大小。一一对应地找到树上的“家”。幼儿通过操作,积累经验,再通过语言表达关于动作结果的经验。在感性经验基础上获得知识,规律。这样顺应幼儿身心发展情况,既有利于幼儿在增多接触外界实物基础上理解数学逻辑结构,又有利于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探究性,还有利于不同幼儿的数学天赋和创造才能的发展。幼儿双手的操作活动能激发大脑相应的积极活动,所以通过操作活动,也是发展幼儿智力的有效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