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22:43: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    马淑霞   743000
摘要:自九十年代起,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同样,多媒体技术对生物教学也产生积极的效应,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文本、图形、图片、图像、影像等多种信息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和控制,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融合、贯通并生动地加以再现,能起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能为学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巧妙地应用多媒体辅助工具,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物教学;多媒体;应用
随着信息时代飞速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渗透到生物教学中,充分地体现了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利用多媒体进行生物教学综合应用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方式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重点、难点,优化课堂教学。
一、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优点
(一)直观性更强
多媒体教学中通过声音、图像、视频、动画、颜色等信号刺激学生,直观、生动、形象,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学生易接收,帮助学生记忆,易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能力
生物新课标中强调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运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发散思维能力,生动的画面、丰富的内容,多样的问题和及时的反馈,为学生创设了课堂教学情境,提供了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求知的欲望,产生兴趣,提高效率。利用课本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通过多媒体实验对普通实验实现了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学生各抒己见,大声讨论分析,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课堂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静态内容动态化
生命是运动的,生物生理的特点是细微、动态、抽象的,如细胞的分裂、血液的流动、尿的生成等,这些均是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教材中虽然图文并茂,但图是死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解说、色彩变化手段表达教学内容,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例如“花的受精过程”,可以设计成一个动画:一个黄色的花粉粒从屏幕外飘落到柱头上,静止一会儿,开始萌发,花粉管先伸出一点点,随后慢慢地生长、伸长,在花粉管中形成的两个精子也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往下移动,并随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而伸入到胚囊。接着两个精子从花粉管出来,分别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融合,此时,旁边的注字改为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又进行两次闪烁。在这—过程中,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直观,所以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四)交互性更高
生物教材中许多抽象的概念,单靠挂图、幻灯片等手段很难讲清楚。这些知识往往成了教学的难点,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我们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比如,讲ABO血型系统知识时,过去我用“讲述+版画”的形式讲授,以语言讲述为主,板画为辅,虽然也能强调重点,但缺点是既不真实,也缺乏动感。如果应用计算机软件来显示这一生理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乏味的生命运动现象变得新颖有趣,可促进学生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五)可重复性、针对性强,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
  科学地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易突出重点,功破难点,通过视频、图像、声音等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参与课堂学习。如我在上《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时,学生不易理解,呼吸时,呼吸肌的变化,用多媒体演示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气体入费和出肺的过程。又如学生不易理解氧最后在什么部位被利用,用多媒体演示血液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和各组织器官进行新陈代谢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相互扩散的过程。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可重复性、针对性强,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
  (六)省时高效,增加容量
多媒体技术运用了视、听并用的感觉机制,在帮助学生认识和记忆学习材料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使课堂结构更加紧凑,虽然课下教师的工作量大了,但是课堂上的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件制作费时费力
  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仅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要求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本来采用传统教学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节课,有的教师为了某些特殊原因,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而取得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基本一样。相反则忽略了对教学教法的研究,对教学模具的选择,成了对传统教学的“一票否决”。目前,在农村许多学校,对于不少老师而言,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都有困难,但是为了制作课件,他们有的发动全教研组成员找素材,请学校的计算机老师帮助操作,并且为了让课件更漂亮,从网上找图片等,制作仅仅一节课的课件,老师们要花上一两周的时间,但是等讲完这一节课,以后这个课件也几乎没有任何用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时间和精力。
  (二)课件内容华而不实
  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的设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及声音效果。如:有的老师在课件中每一张幻灯片的出现设置“伸缩”、“飞入”、“百叶窗”等动画效果,每出现一个文本框或艺术字就有“风铃”、“鼓掌”、“爆炸”等系统自带声音效果,有的甚至截取影片中的声音,同时设置彩色文字等等。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只顾觉得好奇了,而忘记了上课的内容,结果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印象,教学效果无从谈起。这样的课件没有针对性,不能满足课本知识、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和课件的设计意图,没有考虑教师、学生和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协调问题。
  (三)“多媒体”成了“一媒体
有的教师在尝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甜头后,便对此视若掌上明珠,于是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计算机来教学,对其他常规媒体不屑一顾。在某些公开课上,我们甚至看到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课件替代小黑板、挂图等教具,还自以为用了多媒体而颇为自得。这样的教师,其追求现代化的意识是好,但是还必须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总的来讲,计算机辅助教学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他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计算机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结合,“和平共处”,而不要一昧追赶时髦。
  (四)淡化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多媒体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工具,师生情感交流在教学中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多媒体难以达到的。生物教学中,单纯用多媒体边演示边讲解教学的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多媒体呈现的视听信息上,学生可能表现地兴趣盎然,课堂气氛也可能很活跃,但师生互动机会减少,影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所以,教师使用多媒体时,要经常面对学生,根据学生学习状态进行教学,适时设问答疑,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遇到的困难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或帮助。
(五)信息容量大、呈现速度快,无法让学生完整地做笔记
多媒体向播放电影一样一闪即过,在屏幕上停留时间较短,学生很难作笔记,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要求,及时调整、更新课件的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一定要做到内容适量,尤其是教材之外的知识,一定要把握好取舍,必须保证学生有理解、质疑和记忆所学知识的余地,保证教师有将课件回放补充、归纳总结的时间。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迅速渗透到生物教学中,是生物新课改的要求,是以往传统的生物教学中的一次新的改革。多媒体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日显突出。但多媒体并非在课堂教学中用得越多效果就越好。我们在看到多媒体带给我们的便利与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他的不足之处,充分发挥它在教学中的优越性,妥善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只要我们摆正学生--教师--多媒体三者间的关系,就能使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让学生的学习进行得更轻松,让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得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郭力华.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8 09: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