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1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数学5.2.1 平行线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3 10:0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后记 《5.2.1平行线》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平行线的概念和平行公理及其推论,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难点在于画平行线、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应用。但是,由于平行线是直线,而直线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所以,我们需要借助同学们的想象力,将线段想象为直线。

首先,教师只做了两个硬纸条,用磁铁将两个硬纸条贴在黑板上,教师用手旋转其中一个硬纸条,学生观察这两个硬纸条的位置变化,从而得到平行线定义。但是,教师要着重强调,不再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即使不相交也不一定会平行。并且运用了班级里的粉笔盒进行说明,这能让学生们较形象、直观的理解“在同一平面内”这几个字的意义。

其次,让学生回顾了小学时学习的画平行线的方法,并利用画平行线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究: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通过学生的自己动手的实践,学生明确了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的存在,最后将课后练习作为巩固新知识的题目,要求学生们自己完成。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动手、动脑,独立思考,完全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之中,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知识的探索者,教师也不再是满堂灌式的教学,而是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符合新的课堂理念。

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某些学生家庭原因所致,不能及时购买三角板和直尺,导致部分学生不能用正确的方法画出平行线。学生们的动手能力,画图能力还是有很大的不足,在做练习时,不能明确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需要老师提醒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

需要改正的:学生数学基础的薄弱性导致教师上课要有很多很多的耐心来帮助学生回忆旧的知识,也需要老师多多的放手让学生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逐渐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这是长期努力才能达到的,应该用很多的耐心坚持下去。并且要以学生能听懂为主,不能因进度问题就放快速度去讲,以能让学生学会为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6-23 10:04:09 | 只看该作者
2月28日,周一,我在七年六班讲授了《5.2.1平行线》,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另一种位置关系,是后面学生继续学习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1、理解平行线的定义,知道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公理的推论;3、会用三角板和直尺作“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整节课进度较慢,各个环节推进也较慢。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忽略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在平行线定义的归纳环节,我只是叫学生“说”出平行线的定义后,强调平行线应满足的三个条件,课后反思这个环节让学生来展示更好一些,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再强调三个条件效果要好得多。

    本节课的另一个失误是时间掌握不合理,完成两个“自学指导”用时太长,以致于在“巩固练习”环节,忽略还在板书的两个孩子,就开始对题目进行分析了,而且“达标检测”环节没有落实。反思失误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对教材不熟悉。

    1、在归纳平行线定义环节,学生ZGT认为“两线间的垂线段都相等,两直线就是平行线”,学生SJL认为“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线”,我在选择哪个作为平行线定义的问题上解释的有些含糊不清。评课时马老师说,第一个可理解为平行线的一个性质,不能作为定义,这样的解释就比较清楚了。

    2、在探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我给学生强调了不包括“重合”,因为两直线重合后实际上就是一条直线了,而马老师说可以把重合解释为“平行的一种特殊情况”,这样和“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形成对比便于记忆。

    3、在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环节,过多强调画法、步骤,而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小学六年级已经接触过了,又浪费了时间。

    说到底,从本课上反映出的最大问题就是对教材不熟悉,今后还要在“说教材”,研究教材上下功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6-23 10:04:35 | 只看该作者
一、顺理成章:昨天学习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时,总结出的“一贴、二靠、三画”,今天学习平行线时有明显的后续效果,今天学生很容易总结出画平行线的方法”一贴、二靠、三推、四画“。
上课之前我有些惴惴不安,怕顺口溜有些相似学生感觉不到新意而影响效果,又怕顺口溜多了,学生弄混了。课上下来,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来,心里倒是有了些许安慰。
二、学生的学习一知半解,需要学而时习之。
1、需要强调前提条件:平行线概念中的“在同一平面内”;平行公理中”经过直线外一点“,顺带强化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中”点分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外两种情况“
2、方法类比: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垂直和过直线外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
3、数学中研究的是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三、从学生的角度着想,老师不要以为知识特简单学生就轻而易举地学会,不要以为你讲过了学生就会掌握,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学而时习之”。让学生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让知识在循环增长,在螺旋中上升。
四、教者要平心静心,由日积月累,达到质的飞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怀有责任心、耐心、爱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2 14: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