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3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新大纲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带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00:1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套人教版新大纲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带参考答案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所有试卷与七年级历史人教版教材大纲同步,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转载前请注明出处
       因为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图片、公式等没有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们可以到本帖子二楼(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如有疑问,请联系网站底部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
      试卷内容预览:
兰州市第15中学2013年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
A."开元盛世"时期  B."贞观之治"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  D."光武中兴"时期 
2、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
C、她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     D、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的农具中,不直接使用人力或畜力为动力的是(   )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曲辕犁
4、唐朝堪称世界工艺珍品的陶瓷制品是(   )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5、对完善科举制作出突出贡献的关键人物不包括(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6、下列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⑴开元盛世      ⑵贞观遗风    ⑶贞观之治
A、⑴⑵⑶    B、  ⑶⑵⑴    C、 ⑵⑶⑴    D、 ⑵⑴⑶
7、"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唐与哪个民族的关系(   )
A、吐蕃   B、突厥   C、南诏   D、靺鞨
8、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   ) 
A.北宋与金的争战  B.南宋与辽的争战 C.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
9、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南宋定都临安  B、宋军收复建康  C、宋金达成和议  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10、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
A、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        B、另一面墙上挂着宋金和议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C、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D、一面墙上挂有一柄宝剑
11、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   )
A、唐玄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高祖统治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12、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   )
A、耧车       B、筒车        C、曲辕犁       D、秧马
13、两宋时都市中的“瓦舍”是(   )
A、夜市        B、商业区          C、娱乐场所        D、居住区
14、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南宋与金  B、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西夏与辽
15、下列政权没有出现并立现象的是(   )
A、五代和契丹  B、辽和北宋  C、金和北宋  D、辽和南宋
16、"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17、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
A、景德镇   B、邢窑   C、哥窑   D、越窑
18、宋代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的原因有(   )
①雕版印刷的普及    ②书籍文化用品的流行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19、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促进了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C、为高官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D、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0、元朝时建立的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
21、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
A.蒙古族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大   B.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君主善于谋略      
C.重用“汉人”“汉法”,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22、我国首创殿试和武举的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23、成为今天研究印度半岛的重要典籍是(   )
   A、《西游记》  B、《大唐西域记》 C、《大藏经》 D、《徐霞客游记》
24、"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2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唐“开元通宝”  B、交子  C、会子  D、关子  
26、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
   A、唐朝后期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27、如果你生活在宋元时期,看不到的社会现象是(   )
A、在瓦舍中看戏、听书、看杂耍            B、吃江南运来的大米,
C、大宗交易用纸币支付,不用带大量铜钱 (   )   D、朝廷大兴“文字狱”
28、"瓦舍"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29、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A.永济渠  B.广通渠  C.江南河  D.灵渠
30、大运河连接的五大水系,由北而南的正确排序是:(   )
A、黄河、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B、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
C、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D、海河、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41、618年,贵族李渊父子以关中为根据地,起兵反隋,建立了__   ___,定都___   ,最后兼并各割据势力,全国又归于统一,李渊就是___       __。
42、__      ___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__         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43、__         ___是日本政府派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唐玄宗时高僧___        ___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唐太宗时高僧___        ___西行天竺求取佛教精义。
4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__      ___,它最早出现于我国__       ___(朝代)的四川。
三、材料题(20分)
49、"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
(1)这是谁的诗句?(2分)文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2分)

(2)这种全盛局面是在何时,因什么事件而被打破的?(2分)


(3)人们尊称这首诗的作者是什么?(2分)

(4)该诗作者的诗因为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而被后世称为什么?(2分)

5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1分别说明胡曾和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4分)
2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6分)


四 、活动与思考(请任选一题完成)(10分)
51、 长期以来人们对科举制度有不同的看法,(一)主要是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想法并阐述理由。
52、 对1000年前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历来有两种评价:第一种主要持否定。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屈辱的条约。第二种主要持肯定。认为签定这个协定是件好事。你支持哪种评价,请结合史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评分标准:1、观点明确,但无论述得1分2、史论结合,但论述不够清晰,不够准确得2----4分3、观点清晰,论述充分,史实运用准确,史论结合紧密得5----6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00:12:00 | 只看该作者
     本站所有试卷下载均无需注册,下载方法:直接点击下面的附件下载到你的电脑或桌面上解压缩即可!
      
人教版新大纲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带参考答案.rar (15.94 KB, 下载次数: 30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1 20: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