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漫作文教学设计样例:(设计者:宋运来)
劳务费
适用年级:中年级
一、课时目标:
1.知道这是一家三口人的故事。里面有爸爸、妈妈和儿子,不同的人物应有不同的言语。
2.通过人物“对话”练习,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知道不同人物的语言是不同的,注意说话人物的身份。
3.能理解“劳务费”词语,并适恰地运用在习作里。
4.淡化教育思想,只要体悟出“不给钱,不干活”的思想来源即可。既有社会的也有家庭的因素等。
二、习作重点:
人物对话,并注意提示语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
1.抓住“劳务费”词语,联系生活进行理解。
2.在引导学生分步看懂图以后,可以分角色演一演,提示爸爸、妈妈、儿子的语气与表情各不相同。
四、教学导航:
1.说一说。
“劳务费”,什么情况下才会有劳务费,什么情况下不需要劳务费。
2.课件演示:
第一幅:这里也有一家人,在谈论社会风气的不正。引导学生知道是爸爸妈妈在说话,然后关注细节:妈妈爸爸说话的神态。
第二幅:引导学生观察“苍蝇”,说说眼里的苍蝇,苍蝇的到来打断了爸爸妈妈的说话,苍蝇会有哪些令人厌烦的事?
第三幅:想象一下被苍蝇叮咬的爸爸会怎么办?学生猜测以后再出示第三幅图。
第四幅:猜测儿子会答应爸爸去拿苍蝇拍子么?儿子会怎么说?在引导学生说的基础上,然后出示第四幅图。
3.演一演。
分角色扮演。
4..写一写。
可以让学生写好后定题目,也可以直接给定题目《劳务费》,再写。
五、习作评价:
1.请学生评价几位同学的扮演效果。
2.教师注重评价学生的作文是否突出了人物的对话。
六、教学点金:
A.开头的方法:
1.开门见山。
如:放学以后,小方回到家,妈妈正在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
2.设置悬念。
如:一天,妈妈要小方做点小家务,没想到小方却伸手问妈妈要五元劳务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3.描述图画。
如:小方放学回家,书包一扔,就跑过来看电视。妈妈在一边织毛衣,一边看电视,当看到电视里的焦点访谈节目时,妈妈感慨万千地说:“现在的社会风气不正,做什么都要劳物费。”
B.结尾的方法:
1.自然结尾法。
如:妈妈听了,气得从椅子上摔下来了。而小方却不以为然地笑了。看样子还在为自己的“好主意”自鸣得意呢!
2.劝说人物法。
如:我们都是家庭中的一分子,做一点小事情怎么能要劳务费呢?那爸爸妈妈为我们辛辛苦苦地付出那么多,该怎么算劳务费呢?
3.抒发感情法。
如:我想对图画中的小方说:你这样做点点小事情就要劳务费是不对的!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太多太多,我们是无法偿还的啊!
七、词语百宝箱:
惊讶不已 理直气壮 自鸣得意 振振有词 火冒三丈
洋洋自得 笑容满面 眉头一皱 计上心来 不以为然
|
|